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汉斯·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凯尔森的静态法律观和动态法律观。认为纯粹法学在法律本体论上的探讨成功引入了康德的认识论.并将法学相对成功地与非法学学科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2.
《法学概论》的作者认为,法律“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施行的”、“被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这个法律观代表了我国学术界的传统观点。然而,笔者认为,它曲解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既没有揭示法的本义,也不符合原始社会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在对法律发现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的适用的角度.目前,学界则更多是从司法视角去透视法律发现理论,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鲜有提及.为此,以历史法学为切入点详细剖析立法立场的法律发现观的产生背景、观点及其影响,进而期待对该理论有个“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法律观是马克思法学思想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强调充分保障人权,关注人性,保护弱势群体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是法律本源"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7,(5):80-83
前期研究一般将《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这一角色看作是女权主义法律观的完美体现。这一结论通常是根据鲍西亚在威尼斯法庭上所做出的关于仁慈的独白而得出。然而,剧中的鲍西亚在司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诡辩、偏私及无情却难以使我们将其与女权主义法律观所对应。因此,鲍西亚这一角色实则并不具备女权主义法律观而更偏向于是以实证主义法学为核心的男性法律观。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鲍西亚依旧是男权社会下的一具傀儡。  相似文献   

6.
汉语言文字既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又是法律的规范领域(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通用 语言文字法》)。语言工具书的质量应当引起语言学和法学的双重关注。以发行量极大、流行 范围极广的《现代汉语词典》为例,现行语言工具书对法律术语的释义存在着诸多常识性错误, 这些错误对读者构成法学知识和法律观念传递的障碍。本文以三组作为法律基本要素和法学 核心范畴的法律术语为例,对语言工具书的释义进行辨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法律移植作为当今常见的法律交往形式,笔者认为已经不需要对其必要性加以探讨。笔者所选择的视角是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尝试去认识这一学说对法律移植的阻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去发掘其对法律移植给力的一面。立意在于希望能在法律移植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追今"但却不要"忘史",思考如何从如同萨维尼之类法学家的思想中提炼出"良药"。  相似文献   

8.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10.
一、诊所法律教育概述诊所法律教育(clinic legal education),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模式,其宗旨是使学生脱离单纯的法律文本教育模式,更多的走入社会,感受活生生的法律。在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是大学法律职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法学家及法学教育家兰德尔1870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任院长进行法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律逻辑学教学中的几个视角:既讲普通逻辑学的知识,又讲辩证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强调逻辑自律意识,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从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相似文献   

13.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是目前国内研究法学(律)的基本分类。这一分类有助于学科研究的细化与发展,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通过简述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常用方法的问题与不足,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是目前国内研究法学(律)的基本分类。这一分类有助于学科研究的细化与发展,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通过简述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常用方法的问题与不足,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法律诊所是一种新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符合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法学专业开展诊所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和引进诊所法律教育方法,提出了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关系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对作为分析工具的法律关系疏于研究,法律关系的方法论功能在理论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要进一步提升法律关系的方法论功能、完善法律关系理论模型,需要理论法学界与法律逻辑学界的共同努力。一个成熟的对法律人有影响力的法律关系模型对法治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评析现代西方法学流派及我国学者对法律价值的观点,阐述法律价值的含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评析现代西方法学流派及我国学者对法律价值的观点,阐述法律价值的含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法学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法学专业面临的就业困境,并非供需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职业技能培养不足是其根源。当前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法律咨询、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得失成败参半。法学本科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法律硕士应当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强化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职前培训应当以职业适应为导向,重视职业实战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诊所教学法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法学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教育模式所致,不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法律诊所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意识,能促进立法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