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渭河城市段的生态景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春 《陕西水利》2009,(5):107-108
文中将渭河城市段生态景观建设界定为在城市或城市规划区渭河河道及毗邻地区(滨水区)建设绿地、园林、水面以及娱乐设施,从而达到改善市民生活品质,促进渭河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城市灾害的渭河生态治理活动.从生态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加以论述,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宁化县小吴杨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结合生态景观建设案例分析,探讨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生态景观提升的对策与措施,以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能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作为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也已经成为水利工作必须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渭河的水环境建设上,在解决影响渭河水环境的四个主要问题:即水多(洪涝)、水少(缺水)、水浑(泥沙)、水脏(污染)的问题上,我们已经启动了包括"引汉济渭"调水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措施.在渭河论坛上.我们又邀请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渭河水环境问题,这必将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和渭河水环境治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凯 《陕西水利》2016,(3):26-27
针对泵站枢纽工程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结合渭河杨凌示范区水面及生态景观工程2号泵站项目实例,对其景观规划及其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规划设计要点,为项目后续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志强 《陕西水利》2012,(6):20-20,4
1对"数字渭河"工程的理解"数字渭河"工程是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推进"数字渭河"工程,支撑和保障渭河综合整治目标的全面实现,促进并带动渭河治理现代化,是一项事关渭河及全省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解决渭河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渭河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不仅需要尽快建设完备的工程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需要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数字渭河"通俗地说就是把渭河装进计算机,从而更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渭河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近几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对护岸型式、景观坝等都提出了生态的要求。文章重点介绍生态景观坝在萍乡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应用及生态景观坝结构设计,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渭河”工程是实现渭河治理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数字渭河”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概念、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主要内容、建设任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数字渭河”工程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丹 《河北水利》2020,(7):30-31
结合新乐市木刀沟生态湿地项目设计经验,就河道治理工程中融入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探讨,重点分析河道治理如何兼顾生态景观建设,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渭河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缺水,调水是破解水短缺瓶颈的重要途径。引汉济}胃工程是目前陕西省正在筹划中的一项规模宏大的调水工程,其实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不仅对渭河的治理,包括提高渭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污水携带能力、冲砂减淤能力,以至实现建设绿色渭河的目标,重现渭河昔日的风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将大幅度提高陕西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启动实施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对渭河全线进行系统治理,通过加宽河堤、疏浚河道、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措施,彻底治理渭河水患,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渭河全线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后,要维护其治理成果,保障防洪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长期发挥,必须有符合省情河情,切合实际的工程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为此,本文初步探索了渭河整治后防洪工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大规模开展渭河综合整治的第四年,也是实现渭河全线治理目标的冲刺年。省委书记赵正永在视察渭河时要求,今年在加快进度完成未建工程的同时,要准备好明年渭河整治工程的竣工典礼。要求抓紧抓好对各市(区)的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同时要求考核办更加重视渭河治理的年度考核。今年省人代会上,省长娄勤俭对全  相似文献   

12.
张润平 《陕西水利》2010,(4):39-40,54
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渭河干流已建成了基本的工程防洪体系,在度汛及抗洪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滞后,对大洪水和超标准洪水缺少必要的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在渭河干流建设蓄滞洪区的探讨,分析了防汛抗洪及应对超标准洪水的方法,进而对根本上解决渭河干流洪水灾害提出了一些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结合渭河治理成就和河情新变化,总结探讨了新时代渭河下游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并从流域全局和系统治水要求出发,提出了推进渭河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扶风县境内渭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渭河扶风段治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通过各项措施和综合措施,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了渭河治理的方式和途径,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线实录     
《陕西水利》2011,(4):I0002-I0007
5月27日和6月1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分别深入渭河杨凌段、咸阳段整治工地考察调研,指出渭河整治是百年大计,要求在工程建设中要始终牢记质量第一,坚持高标准设计,严要求施工,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切实加强工程管理,搞好现场监理,千方百计保证工程质量,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汛保障线和美丽的生态景观线,确保渭河成为群众的幸福之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治理目标及整治措施,确立渭河治理中关键指标体系,并对相应的指标提出具体建设标准。在传统河流指标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河流治理中"生态产业带"经济指标,是对传统河流生态理论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骅 《陕西水利》2009,(2):36-37
2008年初冬,笔者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组织的"走近渭河"全程考察(从源头到渭河入黄口),结合从事40余年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拯救渭河,解决渭河的水源不足、防洪保安、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四大问题,是治理渭河的症结所在,也是陕、甘、宁三省的当务之急.笔者用"六小六大"来概括渭河的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渭河下游河势演变对防洪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渭河下游近期洪水特性为洪水流量小,含沙量高,水位高,灾情大,损失严重。渭河下游近期河势变化剧烈,主流摆动幅度大,畸形河弯增多,小流量漫滩现象严重。河道严重萎缩是渭河下游河势变化的的主要原因。渭河下游河势变化使发生横河、斜河和滚河的几率增加,治理难度增大;河道整治工程着流率大幅度降低。针对渭河下游河势演变情况,应加强河势演变研究,合理规划布置河道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临时抢险工程作用;积极推进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青区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西青区在水环境治理中,以河道清淤、生态型护岸和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介绍分析了河道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渭河污染的成因,针对渭河的"病症"提出了治理措施,根据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治理渭河的初步成效,并倡导人们关注渭河、爱护渭河、宣传渭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