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移动IP及其信息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IP的基本原理 移动计算、无线通信和Internet的融合产生了移动无线互联网络,它使得无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网络通信。移动IP协议就是在全球Internet和采用TCP/IP协议的局域网上实现IP终端漫游的网络协议,它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使节点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移动IP提供了一种IP路由机制,使移动节点可以以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作为网络层协议,移动IP与运行在什么媒介上毫无关系。因此,采用移动IP的移动节点可以从一种媒介移动到另一种媒介上,…  相似文献   

2.
安玲君 《中国新通信》2008,10(22):65-67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局限在有限空间里的商务交易模式,而希望随时随地进行交易,甚至在移动的过程中获得服务。加之宽带无线IP网、移动处理器、无线终端等IT技术与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一种全新的商务交易模式随之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这就是移动商务。  相似文献   

3.
1移动IP的基本原理将移动计算、无线通信和Internet融合,形成移动无线互联网,它使无线用户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网络通信。移动IP协议是在全球Internet及采用TCP/IP协议的局域网上实现IP终端漫游的网络协议,它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切换链路时,节点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值得注意的是,移动IP提供了IP路由机制,使移动节点可用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作为网络层协议,移动IP与运行在何种媒介毫无关系,因此采用移动IP的移动节点可以从一种媒介移动到另一种媒介,不会丢失原有连接。1.1移动IP…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一个统一的IP网络平台上传输话音、数据、视频、图像将是大势所趋。而下一代移动Internet将是移动通信技术和IP网络技术不断演进和融合的结果,而移动IP技术则是两者的重要结合点。在移动IP网络中,由于用户的频繁移动及切换使得网络的QoS要求面临挑战。又由于移动IP既通过有线链路又通过无线链路,安全问题比普通IP网络大大增加。文章主要应用主流的VPN技术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IPSec相结合来应对移动IP中的QoS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歆 《电子工程师》2010,36(8):28-31
随着宽带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回话网络、Internet以及移动网络三网分离的局面已不能满足企业办公需要,因此需要一种整合多种通信方式,对统一消息数据进行综合管理的企业融合通信技术。另一方面,随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同样需要融入固话网络、Internet以及移动网络。本文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VoIP接入网关的设计方案,给出了一种使用IP网络电话的方式;对VoIP接入网关的硬件设计及系统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对VoIP接入网关的整体硬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给出PCB设计实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通信》2008,10(8):15-16
充分展示在3G/4G无线宽带、IP转型和移动电视/视频及内容传送领域的先进地位 阿尔卡特朗讯于4月1日~3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8年美国无线通信展(CTIA Wireless2008)上,充分展示了其在3G/4G无线宽带业务、移动电视/视频及其它多媒体内容、移动回程链路和面向全IP的网络演进方面上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无线接入互联网和无线多媒体数据业务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宽带化、IP化、移动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Wi-Fi和移动WiMAX技术.本文从市场、技术、运营的角度来分析移动WiMAX和Wi-Fi的定位,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邮电新书讯     
1.11262《IP宽带业务与运营》丛书名现代IP技术丛书作者蔡康等定价38.00元本书以讲述IP宽带业务与运营为核心,通过介绍广东电信在IP业务运营中的实践经验,对运营商在IP宽带业务、宽带市场和宽带运营价值链等方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2.11053《无线通信网中的安全技术》丛书名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作者徐胜波等定价23.00元本书主要介绍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各种安全技术,包括密码知识,对称密码系统和算法、非对称密码系统与算法,认证系统与算法,密钥分配与管理方案,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络和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安全技术,无…  相似文献   

9.
张平 《世界电信》2010,(11):65-67
移动互联网由三大要素构成 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用户对无线服务泛在化和全业务类型的需求下,移动通信宽带化及宽带移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两化融合”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成为宽带无线通信的主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提出了超(后)3G或4G等未来无线通信技术新概念,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论坛也在积极开展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研究工作.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IEEE)在无线通信领域先后推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 802.15和无线城域网标准IEEE 802.16后,又提出了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MBWA)物理层及媒体访问控制层标准IEEE 802.20,目标是通过发展基于移动空中接口的高效IP包传输技术,为IP业务的传输能力寻找到高度优化的移动解决途径,实现一种可全球普及、可漫游、支持车速移动和实时在线的公共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1.
1引言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信业务的日益丰富,用户宽带接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传统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越来越不满足于固定宽带业务,希望宽带服务能延伸到移动环境。另一方面,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满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等低速服务,而希望能享受到宽带服务。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使得宽带服务和移动服务逐渐融合。在众多的移动宽带技术中,WiMAX由于其性能上的优点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被誉为是"超级连接世界的真正无线宽带"[1]。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微波接入全球互通)是一种基于IEEE802.16-2004标准的宽带无线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将能提供无缝、高QoS、高速率的基于IP的无线业务。IEEE802.16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的出现使得无线网络向4G过渡成为可能。WiMax技术将作为宽带无线接入应用。对比了WiMax和Wi-Fi的技术,提出一个融合Wi-Fi和WiMax的组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周波 《中国新通信》2012,(14):47-49
1引言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信业务的日益丰富,用户宽带接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传统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越来越不满足于固定宽带业务,希望宽带服务能延伸到移动环境。另一方面,传统的移动用户也不满足于简单的语音、短信等低速服务,而希望能享受到宽带服务。宽带移动化和移动宽带化使得宽带服务和移动服务逐渐融合。在众多的移动宽带技术中,WiMAX由于其性能上的优点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被誉为是"超级连接世界的真正无线宽带"[1]。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微波接入全球互通)是一种基于IEEE802.16-2004标准的宽带无线技术,最初该技术仅定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WiMAX技术的宽带WMAN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考虑到用户对高速业务、终端移动与漫游的强烈需求,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向无线联接、无缝覆盖的目标迈进。其中,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的极大成功,促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传统的城域网领域;而伴随着骨干网向IP宽带化的发展和用户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飞速发展的宽带移动IP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顾名思义,移动IP是由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协议(IP)组成的,它要实现用户终端(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在移动或可移动状态下,随时可以上网,随时可以共享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从技术领域来看,此项技术既包括无线宽带接入、无线传输链路、移动IP协议、数据包选路、隧道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又有路由接入、核心交换与边缘交换、互联网QoS保证、系统与信息安全等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几年里,宽带移动通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这主要由于移动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大量的移动用户希望能以高速率接入Internet,从而享受移动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乐趣。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的融合将会引起无线通信领域的新的热点,从而会出现一种新的网络架构,基于这种新的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普通的配置下就可以向移动用户提供宽带服务并且支持高增值业务和交互式多媒体通信。目前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会使这种系统更容易实现。移动Internet是两者业务融合后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要应用,通信终端会变得高度智能化,能…  相似文献   

17.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宽带无线IP网络领域的先导者,其技术团队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专注于网络无线扩展、漫游、无线IP安全等关键基础技术的研究与积累。该公司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宽带无线IP网络完整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WiMAX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WiMAX在固定宽带无线接入场合和便携、移动通信场合的应用前景.文章认为:在固定宽带无线通信中,WiMAX会广泛应用于家庭用户、IP语音用户、传输承载用户和集团客户,为他们提供宽带无线接入;在便携、移动通信中,IEEE802.16即将集成到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实现在城域网范围内的可移动的宽带无线数据服务;用户需求加上WiMAX设备的批量上市及终端成本的下降,WiMAX的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将呈几何级增长.  相似文献   

19.
WAP结构     
赵明伟  熊思民  聂能 《数字通信》2000,27(8):3-5,16
随着Internet业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从他们的手持无线设备来获得Internet的信息.但由于原有无线通信网络和Internet协议之间协议和传输能力的基本限制,移动通信系统和Internet未能实现业务的有效互通,在这种情况下,在应用层协议上产生了无线应用协议(WAP),WAP解决了移动和Internet之间的差异,并提供给用户递交一些没有限制的移动补充业务.  相似文献   

20.
王晓泓 《电子世界》2013,(17):159+166
当今世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方兴未艾,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各行各业对信息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数据通信特别是基于移动的数据通信的需求也来越大。受制于原有无线通信技术,多采用基于数据传输的窄带应用,并不是针对移动宽带接入业务来设计的,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传输信号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差、速率低、网络安全性若等缺点,不能满足移动信息点的接入需求;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宽带应用成为可能。因此,为公共安全服务,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做标准的无线宽带专网应运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