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徽派建筑融古典,简洁与富贵于一身,具有的独特艺术风采,是徽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研究徽派传统建筑元素,了解现代室内设计特征,探寻徽派建筑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点,使现代室内设计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让徽派建筑元素能够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徽派家具与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体现了当地人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结。本文通过对徽派家具和建筑调研,探索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析徽派建筑的艺术特点,进而从用材、结构、空间、装饰等方面深层解读徽派民间家具与建筑间的共生关系。希望借此将徽派特色符号诠释于现代家具灵魂中,为现代的徽派家具赋予艺术化的设计新标签。  相似文献   

3.
余琴  梁勇 《针织工业》2022,(4):67-70
徽派建筑是我国明清时期徽州地方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丰富的装饰纹样为我国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分析徽派建筑纹样分类和特点,寻找其与毛衫图案设计结合点,并进行毛衫图案创新设计。通过4款设计实例,阐述徽派建筑纹样在毛衫设计中的装饰作用,为徽派建筑纹样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徽派建筑纹样丰富了毛衫图案设计思路,毛衫图案则拓展了徽派地方特色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天井是徽派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鲜明特色。它的通风、采光、排水等功能,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思想,都是古徽州人的智慧结晶。天井空间的发展,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从天井功能的深化、空间层次的连接、尺度和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分析现代设计中对徽派天井空间的现代化演绎。当然,对徽派天井的现代化设计与延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挖掘。  相似文献   

5.
《家具》2016,(6)
本文把中国徽派建筑风格和现代家具设计相结合,从造型、材质和结构方面引入特色建筑文化内涵。沙发靠背的徽派马头墙造型、雕窗格排列的江南风格,造型柔美,刚柔并举,归纳与演绎了中国传统家具创新设计和现代人的时代需求,让原本静止的文化赋予新的形式灵魂,给人以全新的文化的诠释面貌,为风格家具和中国传统家具创新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所谓徽派木雕是指以安徽当地木雕为特色的艺术种类。原有徽派雕塑主要包括有木雕、砖雕、竹雕等种类。其广泛被应用于房梁、屏风、家具等建筑领域。不论岁月流逝、时代更迭依然屹立于中国雕塑艺术之林。当下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追求越来越大,而现代徽派木雕的发展现象,依然没有摆脱建筑的影响。独立、创新、多元显现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家具与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设计理念能推导出家具设计中可用的创新方法。本文以系列徽派家具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藤忠雄光之教堂、风之教堂、水之教堂等建筑的分析,探讨了安藤忠雄建筑中融入自然性、用户体验性以及文化传承性在徽派家具创新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得出了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对徽派家具创新设计的启示。并具体以"徽韵系列"家具设计为例,借助徽州建筑的造型元素,将归纳出的安藤忠雄建筑理念在徽派家具创新设计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计出"徽韵系列"沙发两件,为徽派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一种符号或者说是由符号组成的系统,建筑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意义可以通过对建筑符号的运用来表达,包括建筑的地域属性和文化内涵。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流派中的一员,一般主要指古徽州地区具有传统儒家文化内涵和徽州地域特征的建筑,其建筑装饰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皮尔斯的符号学分类方法,结合徽派建筑的特性,对徽派建筑装饰符号的构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三雕"艺术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本文从徽派建筑"三雕"分析入手,解析其历史发展与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将其本身的造型、色彩、图案等特点,结合"三雕"元素的美学特征,加以创新运用,使其融入现代服饰图案设计理念之中,设计出既可显示地域特征、民族亮点,又能体现出时代精神的服装设计新图案,从而阐释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艺术的相融统一。  相似文献   

10.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其中,徽州古民居是徽派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个门类,作为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历史上有过相当长的一段辉煌时期。通过对徽派建筑文化的追溯,来了解徽州古民居动态形成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中国传统徽派建筑及其文化进行分析,将赖特的有机建筑与中国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了比较,并发现了这两种处于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建筑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而最大的共同点是贯穿于这两种建筑文化之中的有机生态观,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徽派建筑还是对赖特的有机建筑的形成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保理念对开发设计的启示作用,因此生态设计理念成为家居、建筑和城市等领域设计的重要命题,将绿色环保概念融入产品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内涵。传统徽派家具兼具徽州本土设计风格和明式家具风格,发展至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设计风格,是地理区域文化下形成的地域特色家具的典型代表,对现代家具设计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基于对传统徽派家具特点的分析和解读,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地域特色生态家具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徽派"旅游纺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依托于徽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尤其是徽派艺术留下的大量优秀"图形遗产",对于现代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而作为纺织品设计的一个特殊门类,"徽派"旅游纺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样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婺源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15.
徽派版画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餖版"与"拱花"套印技术更是开创了世界印刷史的新纪元。但这门艺术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了解。饰品是人们生活中陶冶情趣的常见艺术物品。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视角出发,尝试将徽派版画艺术融于饰品设计创作中。利用人们爱用饰品装饰自身彰显个性的心理,在人们佩戴的过程将徽派版画艺术传承下去。通过融合徽派版画与饰品设计的文创产品去发扬其背后的艺术性、文化性与地域性,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徽派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启发地域性饰品产品的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对湘西凤凰民居建筑装饰风格形成进行分析。通过对自然与宗教崇拜,人伦观念折射,民风民俗物化三个方面对湘西凤凰民居建筑装饰之美成因进行探析,得出凤凰民居建筑风格源于徽派建筑与当地文化的漫长糅合且无法复制的结论。结合当前民居建筑现状,对其独特艺术风格进行一定的分析,旨在挖掘其建筑文化及蕴含的精神之美与文化内涵,以期能够对当下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创新起到指导意义,引起人们对建筑的传承意义之关注。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作为与藏族文化、敦煌学齐名的一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在徽州文化体系中,主要有徽派建筑、徽菜、徽州商人这几大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能够保留下来都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内涵,从形式上来说,传统的徽州文化元素都是以建筑、美食、经商这些固化或常态的形式来反映和表达,而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以形象思维和创新为主的新兴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这种传统文化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和表达,让这种蕴含着文化精华的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和传承下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是以徽派建筑元素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徽派建筑中提取建筑元素中的图案、造型、意境展开研究,探究如何把这些建筑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中,打造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创产品,为徽派建筑元素的文创开发提供有效的应用思路,进一步提高徽派建筑的传承性和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本文以“吻器”陶瓷餐具设计开发案例,从图案符号、造型语言、意象延伸3个方面,解析徽派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传统木构建筑结构的典型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榫卯种类进行了叙述,归纳了现代技术在材料、连接形式、加工技术上对传统榫卯应用的创新,对传统榫卯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文章提出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加快推进传统建筑榫卯文化的现代创新应用,以现代的材料与工艺,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其结构进行数字化创新优化设计,与现代的建筑形式相融合,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美食》2021,(11)
正上海浦东的商务区总是高楼林立,马路大多宽阔笔直。相比之下,竹林路算得上是一条婉约的小路,它弯出了一道优雅的弧线,车也不多,让周围的别墅在都市喧哗中仍能享得一方宁静。品粹1788徽派菜餐厅在这路边的别墅中,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有上海老洋房的影子,室内装潢复古摩登,墙上的徽雕强化了安徽特色的本土文化。把徽派菜的艺术嵌在上海的经典格调里,理想的呈现应该就是品粹1788这个样子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