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资讯     
<正>1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试点"海绵城市"2《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全装修占比高3国家发改委发布两个特色小镇建设样本4绿色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与市场热点分析5上海阳森企业集团阳森启东工厂举行开业典礼6 2017阿特拉斯·科普柯多款新品重磅发布7 FENESTRATION CHINA与慕尼黑博览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沪召开1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试点"海绵城市"对大部分亚洲的城市居民来说,洪涝一直是一个遗留性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城市发展专家斯蒂芬·劳(Stefan Rau)表示:"亚洲城市急需开展自身创新,以便加强抵御气候变化、洪涝和水资源短缺影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1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东亚变化中的城市图景:度量十年的空间增长》,指出在东亚地区的8个特大城市(megacity)中,珠三角地区超过上海、北京、东京、大阪、雅加达、首尔和马尼拉成为全球最大城市化区域。目前世界城市化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广受关注,但是对于这一研究论断还是需要探讨一下。首先,基本概念混淆,前后矛盾。报告认为如果按照单体城市区域考量的话,中国的珠三角地区无论是从面积还是人口来讲都是最大的,紧接其后说这一城市区域包括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的有关城市发展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的报告中称,中国是在过去30年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保证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每一个城市建设参与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4月11日在北京发布的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与污染、重金属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堪忧、交通拥堵、垃圾处理困境等成为中国城市环境的不可承受之重,对城市化思路和模式进行重新反省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化的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8月14日在北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蓝皮书介绍,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蓝皮书还说,单纯从人口城镇化率看,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姚兵 《城乡建设》2014,(11):10-11
正目前风起云涌的城市化浪潮正由发展中国家推进。预计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将新增31亿城市人口,其中29亿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全球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中,3/4来自亚洲、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提升到目前的50%以上,仅用30多年时间就达到英国用200年、美国用100年才实现的城镇化水平。联合国根据中国提倡将  相似文献   

7.
包容性城市(Inclusive Cities)这一系列的城市发展报告(Urban Develop-ment Series)是为亚洲发展银行的2011年亚洲城市论坛准备。论坛分为"竞争性城市"、"绿色城市"和"包容性城市"三个主题。本报告是其中一本,主要集中讨论包容性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经验。报告的前言由亚洲发展银行的首席城市发展专家撰写,提出通过"包容性城市再开发"建设宜居城市,特别针对棚户简屋(Slum)改造进行了讨论。其中指出,棚户简屋的改造应作为亚洲城市再开发中的迫切需求和核心内容,而且也是减少贫困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应不仅包括房屋重  相似文献   

8.
理论命题THEORETICAL PROPOSITION导言Introduction区域化和全球化依然是21世纪争论的话题,特别是在亚洲的发展中地区,这些地区的高速城市化受欧洲和北美现代城市的影响。《变化》书中阐明的"罗马操作系统"成为西方现代城市的普适原则,也成为扩散到全球大城市的模型。亚洲的古老城市如北京、  相似文献   

9.
张帆  郝培尧 《山西建筑》2007,33(26):340-341
通过展示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突现的趋势,浅析了创建绿色城市的战略意义,并结合中国高密度城市的绿地现状,提出高密集城市化地区创建绿色城市的初步构想,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高量的居住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10.
绿色,象征着生命、健康、美好……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绿色"具有了更多的具体内容和深刻内涵。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北京市实施"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向绿色城市迈进。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首都北京的经济发展目标从过去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变为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都市,规划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生态支撑体系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研究案例,分析1980—2015年气候要素、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态特征演化,从空间分异和时序演变特征2方面分析与揭示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影响,3个典型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在过去35年呈显著上升趋势;3个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面积在2000年明显增加,2010年和2015年城市扩张速度减缓,使得温度有所降低。最后,阐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启示,以期加快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城镇化指数是53.7%,相信这个指标未来还会持续提升。我们的生活有赖于如何设计所生活的城市,所以一定要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第一,亚洲巨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亚洲国家的城市化指标目前还没有达到75%,而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将会达到10亿,超过了所有美洲地区的城市人口,也包括了欧盟地区的城市人口。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月25日,郭金龙市长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北京将"着眼建设世界城市"。由此,北京城市建设确定了新的目标任务,"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建设有了新的着力点。应该说,这也是北京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颜新展 《中州建设》2009,(17):40-44
2009年6月15日,为期4天的CPN城市中国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数十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学者,和中国的同行、产业界的代表,深度探讨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机遇与挑战。会上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共拥有6.07亿城镇人口,显示了中国强劲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报刊文摘》2009年6月24日)。  相似文献   

15.
海外传真     
《市政技术》2012,30(3):14-14
未来40年全球城市化发展势头强劲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4月5日发布的《世界城市展望》报告指出,目前世界70亿人口中约有一半生活在城市里,到2050年的未来40年里,世界人口多达23亿的增长量将全部被城市吸收,城市地区在2050年容纳的人口相当于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孟买  相似文献   

16.
从1958年确定分散集团式城市布局,到2004年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环绕中心城的一圈绿环,一直都是首都城市规划部门不懈努力的方向。但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下,作为城市图底关系中的非建设用地特别是绿地常常不受重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改进,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背景下,要注重对绿色城市建设理念的渗透,打造良好的城市风貌,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城市风貌营造的策略研究,提出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历史演变的脉络,论述了以上上海为典型的亚洲城市文脉和肌理的关系,设想了大城市带城市化和沿海发展走廓建设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科院近天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称,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已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之列,广东、辽宁已进入中级城市型社会,另有10个省份刚刚跻身初级城市型社会之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在北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蓝皮书表示,我同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