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产城联动规划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成区扩容提质、建设新区而编制的一种空间建设规划,目的在于在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新的产业园区、重点开发区,通过功能联动、交通联动、城市与产业互动等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以及新区和旧区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建设新的中心城区,使其成为产业群集、人口汇聚、经济繁荣,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中心。产城联动规划既不是城市总体规划,也不同于一般的概念规划,其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是一种新的空间建设规划,因此其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共同推进的基本战略。研究基于产城分离的矛盾及对其根源的透视,指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要经历"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等阶段路径,进一步提出转型期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九大规划策略,即定位契合、功能复合、空间缝合、产业聚合、规划协合、结构耦合、人文融合、设施调合和用地混合,并结合中泰(崇左)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构建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以开发区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为背景,基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和城镇发展基础,从产业经济布局与城镇规划融合、信息科技产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新区建设融合等三方面,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人集聚发展,将开发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  相似文献   

4.
临港地区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新的综合性节点城区。临港地区开发已有十年,但目前产城融合发展的矛盾突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气不足,城市功能严重落后于产业功能,各功能区之间联系薄弱。究其原因,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滞后是影响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临港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目前存在的建设滞后、多式联运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提出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建设理念、建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大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和建立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议,以期推动临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郊区新城普遍存在的产城不融合现象,从产城融合概念的实质内涵出发,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以及就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普遍规律,并应用于青浦新城实际案例,指出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新城建设所带来的高素质人口集聚形成互动,形成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是上海郊区新城产城融合的必由之路,并提出青浦新城实现产城融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临港新片区先进智造区源起于21世纪初的临港装备产业区,是临港新城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新片区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的重要承载空间。在新片区发展背景下,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定位发生变化,产业用地集约化、精细化、融合化的需求日益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区空间高品质发展,促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功能,是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回顾产业区不同阶段发展定位,在空间容量指标确定、产城融合政策应用、园区物业载体建设以及规划实施反馈方面探索相应实施经验,为国内相关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产城融合是在开发区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的双向发展导致的共同需求。研究界定了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梳理了产业园区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和三种不同起步类型,阐述了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要素,并在产业园区一般四层次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产城融合规划的五大模块空间建设的规划体系,通过建立产业和城市的网络空间单元耦合机制,试图为产业园区向功能齐全的产业新城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引导介入。  相似文献   

8.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产城分离问题,结合桐城市双新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思路,并从产业选择、功能定位、人口安置、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规划探索,以期对其他开发区的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单德启  赵之枫 《城市规划》2002,26(10):41-43,72
结合芜湖市繁昌县三山镇小城镇规划设计 ,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定位、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思考。指出中部发展中地区小城镇正处在起步阶段 ,面临中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镇体系布局 ,着力于小城镇内涵的建设。立足于协调产业化的发展 ,依靠产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加强城乡联系 ,逐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城、镇、村发展体系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促进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县级工业城市经济飞速增长、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这类城市普遍存在工业用地低效、产城关系不协调、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当前城市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产城协调理念统领这类地区的未来发展。产城协调强调产城功能的和谐互促和产城空间的合理有序。这里的"产"既指产业空间,也指产业功能;"城"既指生活空间,也指居住和服务业功能。在产城协调的理念下,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为例,提出规划应推动产业升级和服务业提升、加强产城隔离整合重构产城空间、并通过功能完善和特色塑造提升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1.
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以"三农三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发展目标,通过统筹空间格局、人口分布、产业分布、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等,探索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经营和组织模式,实施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逐步建立产业互补发展体系,推进沈阳城乡统筹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国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用地等要素向郊区转移,城市发展进入郊区化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租金的上涨,城市郊区出现以大片办公建筑为主的产业园区。文章以南京软件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郊区化背景下产业园的规划案例,指出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城市服务业转型 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的发展面临空间转型与扩展等需求。本 文探讨了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 新规划的途径,并以重庆市渝中区现代服务业 集聚区更新规划为例,梳理渝中区产业集聚区 发展过程和问题,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新 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集聚区更新 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三者之间是一种互促互进关系即具有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社会分工是农业发展的分离器 ,由此产生了工业和城市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发展 ;②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 ,工业革命则使城市主宰世界 ;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成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 ;④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城镇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后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特殊表征 ,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近年来产业规划以及低碳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和新进展,以低碳的视角重新审视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中的产业专项规划,试图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传统产业规划的产业现状分析、产业目标确定、产业体系调整和产业用地布局等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总体规划低碳产业规划的技术路线,应用到北戴河新区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16.
康旺泉  段丽丽 《山西建筑》2010,36(31):22-24
通过对以往临港工业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分析,结合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的自身特点,提出了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策略,为新兴临港工业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奇 《国际城市规划》2012,27(4):71-76,109
当前,由于国内外既有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模型的支撑,使得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低效蔓延与农村建设用地"人增地减"逆向扩张现象并存的根本原因未能得到准确的解释。内生动力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和本质规律,以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建构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的理论解释模型,对于准确描绘城乡建设用地发展进程与实现城乡建设用地高效集约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制度安排在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建构了一个由工业化、城镇化、制度安排构成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的理论解释模型,并从城市规划学科视角提出了实现我国城乡建设用地高效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政府组织编制了129.9平方公里的沪灞生态区总体规划,对区内的发展,建设均有周详的考虑,但对紧邻的纺织城旧城区几乎未涉及。纺织城曾是西北最大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如今支柱产业衰落,成为日渐凋敝的“旧城”,出现多种急需解决的问艇。由于纺织城与沪灞生态区在西安市发展中均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若将二者建设完全割裂开,将使新区的建设不能促进旧城的更新,对西安市整体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利。虽然学术界关于新旧城发展已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较多地只是针对旧城和新区出现的问题分别进行,在互动关系的研究方向,由于各地发展地区,城市的差异甚大,国内的城市规划学科尚未有成系统的理论,也无可直接应用的成熟经验。本论文以西安纺织城和游矗生态区两者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其互动建设进行了论证及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城市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源产业型城市与边境口岸型城市的发展、城市开发区(新区)的建设、产业整合区的空间发育、城市经济体的形成以及交通经济带的发育等方面。并且,城市化响应形态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效应,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并进行区域比较,得出城市化形态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空间形态的总体经济效应弱于全国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上海目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闵行区是由郊区向城区转型发展的典型地区。从已有规划梳理的视角,分析判断闵行区转型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引领,提出闵行区深度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