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疏水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活化指数、接触角、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测定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铬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硬脂酸质量分数为2%,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40 min;硬脂酸在三氧化二铬表面发生吸附键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但未破坏三氧化二铬的晶体结构;改性后,三氧化二铬与水的接触角达145°,其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疏水性好的高品质硫酸钙晶须,以硬脂酸钠为表面改性剂对硫酸钙晶须在制备过程中的表面改性进行研究,考察硬脂酸钠的加入方式对硫酸钙晶须晶体生长及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须生长之前,如果硬脂酸钠的质量分数大于0.02%,将导致硫酸钙晶体呈块状,长径比较小;晶须生长之后加入硬脂酸钠,能得到长径比较大的硫酸钙晶须产品;随着硬脂酸钠用量的增大,硫酸钙晶须的活化指数增大,改性效果更好;水热合成反应前、后加入改性剂硬脂酸钠对硫酸钙晶须产品的改性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硬脂酸、铝酸酯和硅烷偶联剂3种改性剂分别对超细透辉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和活化指数评价表面改性效果,同时以硬度、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定伸强度、扯断永久变形和抗老化性能为量化指标分析了改性透辉石粉体取代炭黑作为橡胶填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超细透辉石粉体的改性效果好,并且对橡胶有较好的补强效果,这是因为活化改性增强了透辉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结合强度,因此能全部或部分代替炭黑等常规橡胶填料,从而降低橡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粉体技术》2017,(5):54-58
采用改性剂DZY-6和气浮式改性工艺对硫酸钙晶须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泡沫产品产率、活化指数、接触角、显微图像等评定改性效果,并对气浮式改性工艺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改性剂能够在室温下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产品产率为98.36%、接触角为115.00°、活化指数为99.5%;气浮式改性过程具有自发进行趋势,合适的搅拌速度,晶须能保持较好形貌,长径比较好;改性工艺实现在普通自来水中对硫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过程便于改性产品的及时分离,简化过滤和干燥作业,节约药剂和改性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粉体技术》2017,(1):14-18
为降低硅灰石颗粒表面的亲水性,改善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作用,采用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工艺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考查,对改性后硅灰石表面润湿性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灰石经硬脂酸钠改性后,在水中的润湿接触角由改性前的10.83°增大为69.33°,表面自由能由102.17 m J/m~2减小至41.78 m J/m~2,改性硅灰石在煤油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通过热力学分析解释改性前后硅灰石颗粒分散性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硬脂酸对碳酸钡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钡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粒度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润湿性实验对改性前后的碳酸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硬脂酸用量为1.5%(质量分数),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活化指数达99.2%。碳酸钡经硬脂酸改性后,粒度由4.56μm减小至4.19μm;硬脂酸在碳酸钡表面发生吸附键合,形成新的化学键;改性后的碳酸钡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相似文献   

7.
硬脂酸对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铁氧体粉体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及润湿性实验对改性前后的铁氧体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5%,改性时间为30 min,改性温度为80℃的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活化指数达95.2%;铁氧体粉体经硬脂酸改性后,硬脂酸在铁氧体粉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改性后的铁氧体粉体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复合体系黏度降低,从而改善加工流动性以及提高铁氧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阻燃剂水镁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铝酸酯、钛酸酯、硬脂酸3种偶联剂对水镁石进行表面改性。阐述了改性剂用量、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水镁石改性的影响。硬脂酸用量5%,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80min条件下,产物性能最优良,活化指数达到96.2%。钛酸酯用量1%,改性温度60℃,改性时间50min条件下,产物性能最优良,活化指数达到98.2%。铝酸酯用量1%,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50min条件下,产物性能最最优良,活化指数达到98.8%。使用XRD、FTIR和TG-DSC对改性前后的水镁石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剂对水镁石的改性机理是:改性剂分子与水镁石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而吸附在水镁石的表面,从而改善了水镁石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力化学改性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钙基蒙脱石粉体进行单独或组合改性,制得不同类型的有机改性蒙脱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表面接触角等测试手段对蒙脱石和所得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和探索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有机改性蒙脱石的机制。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法改性与湿法改性机理之间存在差异;在机械力作用下,改性剂与蒙脱石片层结合,2个蒙脱石片层与改性剂组合形成1个新的单元,同时使蒙脱石片层之间剥离,最后实现整体改性。  相似文献   

10.
胡纯  沈艳杰  龚文琪 《功能材料》2012,(19):2633-2637
采用硬脂酸和铝酸酯两种改性剂对超细透辉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和活化指数评价表面改性效果,同时利用熔融共混塑化成型法制备透辉石/聚乙烯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了其在聚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用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晶状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透辉石可以通过共混均匀分散在聚乙烯中,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