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油田回注水水质悬浮物严重超标问题,本文试验选择塔里木油气田回注水为样本,对其悬浮物成分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了回注水中絮凝剂,提高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的作用效果,通过絮凝剂A剂加量优化试验,得出最佳A剂加量为190g/m3,絮凝剂B剂加量为60g/m3,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效果好,污水的透光率达到95%,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回注水中悬浮物组成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回注水水质悬浮物严重超标问题,本文实验选择大庆油田回注水为样本,对其悬浮物组成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了回注水中絮凝剂、原油组分及细菌等因素对悬浮物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悬浮物组成主要为有机物、硅酸盐、碳酸盐等。絮凝剂的"延迟絮凝"作用、原油组分的吸附作用、细菌的增殖等都是水质悬浮物的形成因素,会造成悬浮物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注水开发的稠油油田,随着油井注水受效比例增大,提液增产工作量增加,采出水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为实现油田经济、有效注水,减轻环境污染,降低油田开发成本,进行了采出水生化处理后回注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在采出水处理工艺上,优选"倍加清"4号、7号联合生物菌群,对有机质平均去除率达到96%;进行加药方案优化研究,确定了絮凝剂、除氧剂、杀菌剂等最佳加药方案,现场采出水经处理后,悬浮物、粒径中值、含油、细菌等水质主要控制指标均达标,同时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合格污水回注。另外,在室内分别进行了注清水和污水后对储层的伤害情况进行研究,确定了清污混注时的最佳混配比,为油田下步清污混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某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具有高含油、高悬浮物、高细菌、高含硫,并具有高腐蚀和结垢趋势等特点。为保证油田注水水质条件,对污水相应的净水剂、杀菌剂、缓蚀剂、防垢剂开展筛选评价。最终确定的药剂体系处理效果良好,其中净水剂在投加浓度为80 mg/L时,悬浮物可减低至20 mg/L以下,水中含油降低至5 mg/L以下;杀菌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时,杀菌率可达90%以上;缓蚀剂投加浓度为50 mg/L时,腐蚀速率从0.127 mm/a降低至0.033 mm/a;阻垢剂投加浓度为20 mg/L时,阻垢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5.
曾静 《中国橡胶》2014,(16):20-22
油田回注水大部分来自物化处理后的油田废水,为避免回注后水中各类细菌微生物对管道造成堵塞、腐蚀,回注前需对其进行杀菌处理。本文使用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戊二醛在特定条件下复配为SP12-8作为杀菌剂,考察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在杀菌剂不同加量,不同培养温度下其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回注水杀菌剂SP12-8的使用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投加量为0.07 mg/L,SRB菌的菌量数为4.5个/m L(小于10),铁细菌的菌量数为9.5×102个/m L,TGB菌的菌量数为9.5×102个/m L,满足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6.
1.5 油田水处理用化学品(见表13) 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油田注水开发,我国90%的石油是靠注水开发的,采出的油水乳化液经脱水后,净油输往炼厂,污水要经过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除去其中的微量油、机械杂质等有害物质并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回注地层,以驱动石油采出。 我国油田每年处理、回注水达10多亿m~3,各种水处理剂年用量为6.33万t,其中净水剂(絮凝剂)和缓蚀剂占总量的84%。国内外各类水处理剂的主  相似文献   

7.
曾静 《广州化工》2014,(23):114-116
油田回注水大部分来自物化处理后的油田废水,为避免回注后水中各类细菌微生物对管道造成堵塞、腐蚀,回注前需对其进行杀菌处理。本文使用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戊二醛在特定条件下复配为SP12-8作为杀菌剂,考察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在杀菌剂不同加量,不同培养温度下其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回注水杀菌剂SP12-8的使用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投加量为0.07 mg/L, SRB菌的菌量数为4.5个/mL(小于10),铁细菌的菌量数为9.5×102个/mL, TGB菌的菌量数为9.5×102个/mL,满足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个油田的开发,原油含水也在不断升高,注入水中SRB菌及TGB菌含量严重超标,在地层中形成硫细菌、抑氧菌,使水质变黑、硫化物及其他杂质增多,造成部分堵塞,还有铁细菌严重超标,产生Fe3+沉淀堵塞等问题,影响注水水质,因此回注污水必须投放杀菌剂进行处理,目前对于冀东油田高-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悬浮物超标、水色阶段性变黑、变蓝,硫酸盐还原菌超标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各个联合站的污水进行细菌含量的测定,并筛选出有效杀菌剂,保证污水回注及外排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个油田的开发,原油含水也在不断升高,注入水中SRB菌及TGB菌含量严重超标,在地层中形成硫细菌、抑氧菌,使水质变黑、硫化物及其他杂质增多,造成部分堵塞,还有铁细菌严重超标,产生Fe3+沉淀堵塞等问题,影响注水水质,因此回注污水必须投放杀菌剂进行处理,目前对于冀东油田高-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悬浮物超标、水色阶段性变黑、变蓝,硫酸盐还原菌超标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各个联合站的污水进行细菌含量的测定,并筛选出有效杀菌剂,保证污水回注及外排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个油田的开发,原油含水也在不断升高,注入水中SRB菌及TGB菌含量严重超标,在地层中形成硫细菌、抑氧菌,使水质变黑、硫化物及其他杂质增多,造成部分堵塞,还有铁细菌严重超标,产生Fe3+沉淀堵塞等问题,影响注水水质,因此回注污水必须投放杀菌剂进行处理,目前对于冀东油田高-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悬浮物超标、水色阶段性变黑、变蓝,硫酸盐还原菌超标等.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各个联合站的污水进行细菌含量的测定,并筛选出有效杀菌剂,保证污水回注及外排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工艺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回注地层的三次采油产生的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从5种药剂中筛选出FX微絮凝剂作为最佳药剂,用于微絮凝-悬浮污泥二级过滤处理工艺中。实验确定最佳投药质量浓度为4 mg/L,在此条件下,当来水中油、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别为80、30 mg/L时,出水油、悬浮物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0%,达到了三级过滤工艺的处理效果,满足了油田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旬邑油田采出水属于低pH值、高含铁量、高细菌含量、高悬浮物量污水,处理后水用于回注。文章通过优选pH值调节剂和除铁剂,并与絮凝剂联合使用,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室内絮凝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污水体系pH值7.5,无机絮凝剂PAC加量为90mg·L-1,有机絮凝剂PAM加量为5mg·L-1,除铁剂加量为50mg·L-1。此条件下,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含量、含油量、总铁量分别可降低到1.0、4.3、0.4mg·L-1,腐蚀速率、细菌含量分别降低到0.045mm·a-1和10个·m L-1,水质满足回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石油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油田相继进入了高含水开采期。一些油田开采后期,采出水的综合含水率达到90%以上。因此,油田污水处理越来越备受关注。回注水成为注水的主要水源,而采出液含水率上升,外排水量也不断增加。本文就处理后的水质,即回注水的悬浮物颗粒大小、浓度、含油量及COD,综述了各项回注水和外排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将其进行技术组合后,可提高采油污水的处理效果,提出了油田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逢玉  姜安玺  张雷  孙岩 《化学工程》2007,35(11):58-60,65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文中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筛选确定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 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mg/L和3 mg/L,去除率分别为92%和9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无需经过二级过滤处理,因此节省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站基建和运行的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低渗油田回注水的水质要求,采用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功能陶瓷膜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对油田回注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了进水中悬浮物浓度、悬浮物粒径中值及含油量对功能陶瓷膜处理装置运行效果的影响,当进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120 mg/L、悬浮物粒径中值小于5μm以及油质量浓度小于80 mg/L时,功能陶瓷膜装置的出水水质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中低渗油田回注水水质"5.1.1"标准,并且装置已连续运行超过6个月,出水水质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稠油污水处理的难题,利用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吸附配位聚合而成一种多功能阳离子型净水剂,在阳离子型净水剂的基础上又引用了 Cl-为阴离子型药剂。两种药剂的净水絮凝作用各有优势,为发挥正协同作用,兼有二者优点于一体,相比现用的净水剂、絮凝剂而言,发挥更强的除油、净水、絮凝脱稳性能。现场污水处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油田常用的净水剂相比净,曙五联污水处理后含油达到17.5 mg/L、COD 到达82.4 mg/L,悬浮物达到95.7 mg/L。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油田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回注水水质要求,以及采出水处理后水质不稳定,悬浮物超标等问题,依据"水质改性-吸附絮凝"理论,提出在"p H调整-混凝-絮凝"药剂体系基础上复配离子调整剂及水质稳定剂,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为45 mg/L的离子调整剂、50 mg/L的p H调整剂、120 mg/L的絮凝剂、140 mg/L的水质稳定剂、4.0 mg/L的助凝剂的配方,可使悬浮物及含油量稳定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最大限度满足了该油田的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油田污水系统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水质达标,在特殊条件下要采取投加絮凝剂和杀菌剂的方法来促进油、水及悬浮物的分离,从而达到水质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油田回注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硫酸盐还原菌(SRB),其繁殖代谢产物会加速设备管线腐蚀,引起管道和油层堵塞.目前海上油田普遍采取化学方法即加注杀菌剂进行杀菌处理.某中心平台原杀菌剂BHS-03不能很好地解决流程中SRB超标的问题,导致水系统处理效果不理想,影响注水水质.经过药剂室内测评、现场试验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油田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废水处理中包括回注水处理,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注汽锅炉处理,油田外排水处理三大应用方向。本文从油田回注水除油除悬浮物,稠油废水阻垢缓蚀、脱硫消毒,生物法处理油田外排水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油田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工程实例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