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技术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三大协会联合发起,本社具体实施的“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工作近日正式启动。2012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年会上通过了《关于审议设立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的议案》。经研究,决定自2014年起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联合在全行业开展“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评选活动,具有施工资质的协会会员企业和参与“全国建筑防水材料工程应用年度调查”的企业具有申报资格。为帮助企业申报,本社将从历年来企业填报的工程中选取符合申报条件的工程,经企业同意,向“金禹奖”评选工作办公室统一申报。因此,希望各施工企业积极支持并参与调查活动。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诺 《华中建筑》1997,15(3):24-25
建筑与艺术文化与美学曹诺1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一般人看来,“建筑”与“艺术”一个是工程学科,一个是艺术学科,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建筑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专业特点,又产生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建筑文化”等等这些学科交叉融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宝坤  陈富根 《建筑技术》1995,22(4):209-210
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游宝坤,陈富根,王栋民(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4)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防水设计与施工占有重要位置,尽管防水费用占建筑总投资不多,但它涉及建设单位和住宅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在从事抗裂防渗新型无机材料和应用技术科研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铎 《建筑》1994,(8):37-38
我们之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风景区的建筑,是因为“文化”的涵盖更为宽广,是全方位的系统构架。事物的产生往往是系统的发展和多方位辐射的交织汇集,认识它,变自在为自由,避免就形式论形式,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文化,广义的理解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是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作用部分。风景区的建筑文化,应包括其社会功能属性,工程物质技术,环境场所文化,建筑形态艺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时代,其风景区的建筑文化,显示着不同的文化光彩。东西方盖然不同。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建筑,除了山居、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0年10月8日“中国屋面在线”网的正式开通,《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打造成包括《中国建筑防水》杂志、《屋面工程》专刊、“建筑防水在线”、“中国屋面在线”、苏州英孚防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内的我国建筑防水行业重要的资讯服务机构,为业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行业资讯产品。为了使读者朋友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重要资讯,  相似文献   

6.
于庆 《建筑创作》2000,(4):84-84
建筑是时代综合素质的反映,建筑质量更成为受到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50%~60%的建筑存在渗漏现象,而新建工程由于防水材料不过关所引起的渗漏率在10%~20%左右。 如何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能真正做到防水呢?做好防水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可以说,防水材料的好与坏、优与劣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防水的质量。目前,国内不少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还是老式的三毡四油和新式的防水卷材。这些材料是覆盖式防水,在工程的潮湿和复杂部位不易施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一般工人不易掌握,而且耐老…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美国屋面工程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R&W2009)将于2009年10月14-1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屋面和建筑防水领域三大展会之一,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成功举办6届。本届展会将有来自16个国家的世界著名屋面和防水材料供应商和国内众多知名防水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屋面与防水新产品、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建筑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近现代防水文化的研究,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宝藏。只有从“市场经济”这个新视角出发,采取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才会理清过去被淹没的一些有价值的创新、发明,挖掘出更多的防水核心技术。因此,积极开展中国近现代建筑防水文化史的研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并有助于当今防水技术走上更好、更便捷地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建筑密封材料分会与我社合作出版的《中国建筑防水·建筑密封》专刊(下称“专刊”)已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建筑密封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建筑屋面、墙面防水到机场、道路、市政、水利、地下等工程的接缝密封防水,以及幕墙、门窗的粘接装配密封,密封材料对保障各类工程的功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形式较为单一,防水以卷材、涂料大面积防水为主体,接缝密封不为人重视。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材料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以纸胎石油沥青油毡为主的“三毡四油”“两毡三油”在建筑防水工程中一统天下的格局;防水工程由性能单一的卷材防水快速向卷材与涂膜复合防水或刚性与柔性相结合防水的方向发展。刚柔防水由于自身特点显著,随着其外加剂和填缝材料的开发与研制,将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在防水领域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概述当前防水工程质量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在住宅建筑商品化的今天,防水功能应作重新定位,并大力加强防水施工技术,优异大“入世”后,我国建筑防水施工企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低层次的低价格竞争逐步向高层次的质量与服务竞争方式转变,通过“二次防水设计”,推选质量保证期制度和组建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防合舰队等举措,来应对国内外防水市场的严峻挑战,并使我国建筑防水技术和工程质量实现根本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建筑应充分重视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为环境增色.研究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是“如何”构筑成的;而探究其深层的文化意识,则可使我们了解到建筑“为何”而得如此形式,正确理解、认识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创造出适应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并以西安钟、鼓楼广场工程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对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作了阐述,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于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以及大建设高潮中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文章在阐明“城市黄金时代”与城市振兴的机遇时特别指出:中国的城市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文章认为,当前我们应开拓性地,创造性地研究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文章最后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编繁出版有所评价--应视为近十年来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一大进展,它必将对中国建筑研究以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翟辉 《华中建筑》1998,16(3):31-33
“建筑与环境必须不断地变化以反映时代与场所、人与社会的变化,而不管这些变化如何,我们都应将以‘经验与知识’或‘场所精神’为标志的文化延续给下一代”。“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使建筑有了‘记忆中的活力’,而不是那种‘瞬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设报社主办,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于2012年5月26日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窦以德 《建筑创作》2002,(10):50-57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前三十年,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几经波折,政治运动频繁,尤其是“文革”的破坏,使得建筑艺术创作的环境一直不得发育、完善。尽管如此,作为社会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综合反映的建筑艺术,五十年来中国建筑仍以其独特的形式忠实地反映了孕育着她的那个时代,成为一本“石头的书”。当我们回首过去,用历史的目光审视着有相当数量累积,构成群体的城市和村镇建筑时,人们并不难发现,一栋建筑她究竟大约设计、建造于何时,而这正是建筑的风格、流派和时代风格的存在和显现。 …  相似文献   

18.
为动态地掌握我国防水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9月20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技术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等三大协会联合发起,本社具体实施的“2006年度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工作在各地方防水协会和组织及广大参与调查施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技术分会、中国建筑学会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三大协会联合发起,本社具体实施的“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工作在各地方防水协会的组织及广大参与调查施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从2007年起已连续成功开展5次。现将第二批连续三年参与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活动的16家企业和8位个人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