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进行了氦氮二元混合工质在单级脉管制冷机中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氮组分在3% ̄25%范围内的氦氮混合工质都可以提高脉管市冷机的制冷性能,实验中观察到了氦氮混合工质在制冷过程中存在气-液相变和液-固相变温度,并得到氮组分在其三相点附近的温度平台。  相似文献   

2.
采用氦氮混合气体为工质对脉管制冷机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在制冷过程中会发生氮组分的液-固相变;可以获得在一定的外加负荷下氮三相点63.15K附近的温度平台,对氦氮混合工质在氮组分发生液-固相变情况下的温度、压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固氮贮存的冷量、使得制冷机在关机后依旧可提供一段时间的温度平台,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冷头结构的建议,为脉管制冷机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 0 5 110 1  1 2 7K 3 He二级脉管制冷机性能研究蒋 宁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5  1~ 7在一台具有独立气体回路的液氦温区G M型二级脉管制冷机上 ,采用3He为第二级制冷工质 ,获得了 1 2 7K的最低无负荷制冷温度。与两级均采用4 He工质的情况相比 ,在相同的条件下 (相同压缩机耗功 :4 3kW 1 3kW) ,第二级采用3He为工质 ,使得该二级脉管制冷机在 4 2K的制冷量提高了 4 0 5 %。2 0 0 5 110 2 斯特林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实验研究王国平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5  8~ 12介绍了一台单级U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  相似文献   

4.
氦氢混合工质单级GM型脉管制冷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80K温区,在一台单级GM型脉管制冷机中进行了氦氢二元混合工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定组分的氦氢混合工质可以提高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5.
20 0 35 10 1 低温氦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的设计侯 予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3  7~ 11,162 0 0 35 10 2 涡流管热力学方法的研究曹 勇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3  12~ 162 0 0 35 10 3 脉管制冷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的Lax Wendroff算法研究张 力 《低温工程》  2 0 0 3 № 3  17~ 2 32 0 0 35 10 4 氦氢混合制冷工质的爆炸极限试验孙爱国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3  31~ 33,5 9对不同配比的氦氢混合气进行爆炸试验 ,分别得到了它们的爆炸极限。结果表明 :氦气对氢气虽然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但当样…  相似文献   

6.
二元混合工质脉管制冷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制冷工质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采用混合工质代替纯质氦以提高脉管制冷机在80K温区制冷性能的可能性。初步的分析得到了两组二元混合工质对,一组在80K温区附近依旧保持气态,如氦-氖,氦,-氢,氢-氖,另一组在80K温区附近处于气液两相,如氦-氮,氢-氮,氖-氮,其中,氮气的摩尔组分小于10T。  相似文献   

7.
20 0 3 41 0 1 大型多功能热声发动机的研制及初步实验邱利民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2  1~ 72 0 0 3 41 0 2 热声热机系统振荡频率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涂 虬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2  8~ 1 42 0 0 3 41 0 3 低温技术在高温超导 (HTS)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徐虹玲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2  2 0~ 2 4 ,402 0 0 3 41 0 4 脉管制冷氮液化器性能实验研究蒋彦龙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2  2 5~ 30为了满足许多应用场合对少量低温液体的使用要求 ,将一台高性能的单级G M型脉管制冷机改造为一小型氮…  相似文献   

8.
混合工质脉管制冷的热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提出了用于预测混合工质脉管制冷热力学性能的改进型Brayton制冷循环,建立了制冷系统制冷量和制冷系数COP的理论表达式。在对多种低温流体的预测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应用潜力的混合工质对。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用10%氮与90%氦的混合工质对代替纯氦,脉管制冷机在80K温度下的制冷系数和制冷量分别可以提高9.5%和6.7%。此外还讨论了其它可能用于80K温区脉管制冷的混合工质对,如氢-氦、氩-氦、氖-氦混合物等。  相似文献   

9.
20 0 15 10 1 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的优化实验邱利民 ,G .Thummes .《低温工程》 2 0 0 1 № 3  1~ 7研制了一台用作德国国家标准局 (PTB)约瑟夫森效应(JosephsonEf fect) 1V电压标准冷却系统的二级脉管制冷机。其设计要求在 4 2K提供 10 0mW左右制冷量 ,并同时冷却70K左右的冷屏。采用额定功率为 1 8kW的氦压缩机驱动脉管制冷机 ,在不同制冷量负荷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了优化。初步实验结果表明 ,在输入功率 1 8kW的情况下 ,该制冷机最低制冷温度达 2 8K ,4 2K制冷量最大达 190mW ,制冷系数达 1 …  相似文献   

10.
对G-M型单级脉管制冷机采用氦氢混合工质在30 K温区进行实验研究,从制冷量、COP、压降特性、压缩机耗功、制冷温度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同时给出了在最优状态下加载热负荷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配比的氦氢混合工质有助于提高脉管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混合工质在脉管制冷机中的可能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采用合适的混合工质代替纯质氦以提高脉管制冷机在80K温区制冷量的新构思。概述了国外在制冷循环,天然气液化及J-T节流制冷中应用混合制冷剂从而提高了系统热力学效率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对混合物低温制冷物质的研究进展情况,进一步论证了混合工质应用于脉管制冷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氢气具有优越的传热和流动特性,有望减少脉管制冷机回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损失,从而可获得高于纯氦工质的制冷性能.从氢组分对循环热力学性能、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等因素的影响角度出发,开展了氢-氦混合工质脉管制冷性能研究,并在30 K温区进行了实验验证,获得了比纯氦更好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3.
20 0 2 310 1 冷却高温超导磁体的大冷量单级G—M制冷机龚领会等 《低温工程》  2 0 0 2 № 1  1~ 6随着高温超导磁体在电工技术方面日益广泛的应用 ,对工作在 30~ 40K、并可提供 5 0~ 10 0W制冷量的低温制冷机提出了需求。文章初步得到了提高单级G—M制冷机性能、增大 40K温度以下制冷量的方法 ,并在一台常规单级G—M制冷机上验证 ,获得了 30W/K制冷量的好结果 ,指明了研制这种大冷量G—M制冷机的方向 ,为成功研制冷却高温超导磁体的大冷量单级G—M制冷机走出了第一步。2 0 0 2 310 2  4K以下温区脉管制冷性能的…  相似文献   

14.
20 0 2 5 1 0 1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分析朱朝辉等 《低温工程》  2 0 0 2 № 3  2 3~ 2 8从的角度分析了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系统的损失 ,建立了空气制冷机各部件的损失模型 ,计算出了空气制冷机的效率 ,指出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措施。2 0 0 2 5 1 0 2 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初探杜 恺 ,廖开蒙 《低温工程》  2 0 0 2 № 3  2 9~ 33自然复叠制冷系统是一种采用多元混合工质的制冷系统 ,它使用单台压缩机 ,通过自然分离、多级复叠的方法 ,在高沸点组分和低沸点组分之间实现了复叠 ,达到了制取低温的目的。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单级斯特林制冷机实验现象分析 李式模,《低温工程》, 1985,No.4,31对抗氧厂生产的3LY-0.8/194型制冷机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在氦、氢、氮、氩四种工质下制冷极限温度Tmin分别为33.8、39.1、100.3、116.5K,并发现环境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Tmin有明显影响。发现每种工质都有  相似文献   

16.
首次在80K温区脉管制冷机中采用混合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氦氢二元混合工质中,当氢的摩尔浓度为20%时,可获得比纯质氦高的制冷量。  相似文献   

17.
20 0 5 2 10 1 磁制冷在空间科学应用展望金 新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6  1~ 62 0 0 5 2 10 2 3 He状态方程框架及热力学性质推导黄永华 ,陈国邦 《低温工程》  2 0 0 4 № 6  7~ 142 0 0 5 2 10 3 DN2 0 0液氧截止阀的设计与研究任宏杰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6  14~ 192 0 0 5 2 10 4 陶瓷材料在G—M制冷机中的应用苏小陶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6  2 4~ 2 7,4 22 0 0 5 2 10 5 R2 2 /R2 3自动复叠制冷系统循环的特性研究陆向阳等 《低温工程》  2 0 0 4 № 6  38~ 4 22 0 0 5 2 10 6…  相似文献   

18.
20 0 2 110 1 低温制冷机和热声机中直流问题的研究蒋彦龙等 《低温与超导》  2 0 0 1 № 3  1~ 7脉管制冷机中的直流流动和热声机械中的直流流动都是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消除或积极利用直流流动是提高脉管制冷性能和热声机械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直流类型 ,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揭示了直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抑制、消除或积极利用的方法。2 0 0 2 110 2 回热式热机中计算时均焓流的新公式———兼论Radebaugh关于脉冲管中时均焓流计算的重要错误罗二仓等 《低温与超导》  2 0 0 1 № 3  8~ …  相似文献   

19.
20 0 331 0 1 费米气体布雷顿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刘静宜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1  1~ 72 0 0 331 0 2 高导热高电绝缘AIN低温特性及热分析张亚黎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1  8~1 22 0 0 331 0 3 水平冷表面上结霜发生随机性研究张秋芳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1  1 3~1 62 0 0 331 0 4 热声制冷机及其改进实验研究欧阳录春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1  2 3~ 2 72 0 0 331 0 5 低温半静密封技术王立兴等 《低温工程》  2 0 0 3 № 1  2 9~342 0 0 331 0 6 行波热声斯特林机中自激振荡的实…  相似文献   

20.
采用He-Ar混合工质的热声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理论分析,进行了惰性气体混合工质的热声压缩机驱动动脉管制冷机的性能试验。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氦氩混合工质Pr数的减小,热声压缩机性能得到了提高,工作频率降低,从而使脉管的制冷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