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爆发的贸易争端与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油菜籽及其加工品的生产、贸易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这一问题对保障中国油菜籽及其加工品进口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世界油菜籽及其加工品生产、贸易格局变动特征,实证分析了主要进出口国(地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探讨了贸易争端与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油菜籽及其加工品生产、贸易格局的“双重冲击”。主要结论为:中长期看,“双重冲击”不会大幅改变基于比较优势的世界油菜籽及其加工品的生产、贸易格局;短期内,进出口大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将加剧国别替代,中国与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的贸易规模将逐渐此消彼长;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贸易成本和供应链风险,对提升跨国物流与供应链绩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油菜籽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 (大豆、油菜籽、花生 )之一 ,油菜籽榨油消费占 90 %以上。由于国内油料作物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 ,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油料或油脂。因此油菜籽的供求形势和价格变化受国内油菜籽生产、油料和油脂进口情况、国内消费、国内以及国际油料市场供应形势和价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自 2 0 0 3年 1 0月 ,国内粮油市场经历了暴涨 ,然后逐步回落的过程。现在我国夏季油菜籽收购已近尾声 ,秋季油菜籽的收购已经开始 ,主产区油菜籽压榨开始进入尾期。世界油菜籽贸易的主要供应国加拿大的油菜籽开始进入收获期 ,油菜籽和菜籽油…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了世界油料及植物油生产和贸易发展概况以及大豆、油菜籽、棉籽、花生和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的生产和贸易格局变动,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大豆主导着世界油料的生产和贸易,国际市场上没有强有力的替代大豆的油料品种;棕榈油、大豆油主导着世界植物油的生产和贸易,棕榈油为大豆油的主要竞争品种;世界油料及植物油的生产和出口较为集中,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油料及植物油进口相对分散,但中国在世界进口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油菜籽生产贸易情况及我国油菜籽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油菜籽产量的2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也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籽进口国之一.通过对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和我国油菜籽供求状况的分析,指出较低的关税税率和单一的关税管理政策,极大地开放了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市场,从而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大大提高,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对我国油菜籽市场作用加大.菜籽油作为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对保障居民食用植物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在近期建立和完善油料保护机制:一是继续加大对油菜籽生产扶持措施,进一步优化油菜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油菜籽补贴支持保护制度,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三是扶持油菜籽产业发展,提高品牌竞争力;四是加强油菜籽科技投入,提高油菜籽品质.在中长期进一步完善油料与粮食生产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协调机制,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搭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3 2004年油菜籽市场展望3.1 2003/2004年度国际油菜籽市场分析 我国是油菜籽净进口国,而我国油菜籽进口多寡主要取决于国内菜籽油、菜籽粕市场和国际油菜籽市场情况,因此国际油菜籽市场对国内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内油菜籽进口形势,进而影响到国内油菜籽供应。因此在分析国内油菜籽市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国际油菜籽市场状况。 国际主要油菜籽出口国自2000/2001年度油菜籽减产以来,到2002/2003年度都持续减产,尽管2003/2004年度各主产国油菜籽产量在前几年持续减产基础上有所恢复,但仍不能改变全球及这些油菜籽主要  相似文献   

6.
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中国价值2 000亿美元输美商品的进口关税从10%上调至25%,休战数月的中美贸易冲突再度重启,贸易政策的变动对中国油料及其加工产品的进口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分析了中美贸易争端下中国油料油脂产品进口格局的变动及对中国油料及其加工产品生产、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对油料生产进行综合扶持、提高本土产品的自给率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与新兴油料主产国合作、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增强油料油脂产品风险管控能力和贸易调控能力、提高产业安全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属制品》2017,(6):1-8
介绍印度线材制品工业现状,研究印度线材制品贸易按数量和金额的国别构成、线材制品进出口近年来的变化规律、印中线材制品的贸易量、贸易价格、贸易比重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是印度线材制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不锈钢丝、合金钢丝、碳素钢丝和钢丝绳数量占其相应总进口数量的比例分别为46%、24%、60%和71%,除合金钢丝排第二位,其他均居首位;印度线材制品进出口近年来均呈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到2016年,进口年均递增10.9%,出口年均递增6.1%;印度从中国进口线材制品数量多、增长快,而对中国出口不仅数量少,而且增长慢,2011年到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线材制品数量年均递增17.4%,对中国出口年均递增0.46%;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线材制品均价低于其线材制品总进口均价,2016年线材制品从中国进口均价低14.7%。对中国金属制品行业提出转变发展方式,从产能增长转为质量效益增长,巩固和发展中印线材制品贸易成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价格的传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佳辰 《中国油脂》2021,46(7):7-13
基于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中国和加拿大油菜籽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周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约翰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以国内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的预期目标为出发点,分析我国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前后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价格的传递关系变化。结果表明: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之前,中国与加拿大油菜籽现货、期货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油菜籽临储政策取消之后,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和现货价格对国内油菜籽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传递关系愈加明朗。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利用好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同时建立国内油菜籽价格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发挥国产油菜籽在国际市场中的品质优势和时间优势;尽快完善我国油菜籽期货合约以提高油菜籽期货市场的活跃度。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以及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出口贸易发展,基于2000—2020年的全球食用油料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食用油料贸易网络特征进行进一步探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近20年来,全球参与食用油料贸易各国家间的关系趋于紧密,贸易主体多元化发展,贸易效率有所提升;全球食用油料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德国、荷兰等,进出口贸易国家间的结构不对称,主要参与国存在一定变化,但核心国家仍对贸易网络具备一定控制能力;中国是食用油料贸易的枢纽国家,进出口贸易伙伴国众多,参与贸易的食用油料品种较为丰富,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作为进口大国易受到新冠疫情、国际政治局势变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在食用油料贸易方面正面临着众多挑战。我国应提高国内食用油料的生产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规避食用油料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的同时,促进我国食用油料进口来源市场多元化与进口品种多样化,从而保障我国粮油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萄萄及其加工品贸易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是一种世界性的水果,也是加工比例最高,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水果类制品。国际上,通常将葡萄与其他水果分开单列统计种植面积与产量。欧洲是传统的葡萄及葡萄酒产区,其几百年的生产与加工历史对全世界的生活习惯与贸易影响极大。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葡萄生产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葡萄加工制品需求量增大,导致进口“洋酒”增加,葡萄及其加工制品贸易出现巨大逆差。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提升我国的葡萄及其加工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有借鉴作用。一、鲜食葡萄与葡萄加工品的生产、贸易现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9年统计,世界…  相似文献   

11.
收集、整理1988—2017年世界小麦的贸易数据,从总体规模、区域分布、动态变化等角度分析了世界小麦的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总体看,小麦进口国家的进口来源单一,依赖性较强,出口国贸易政策或国内形势的变动可能会对小麦的国际市场及小麦进口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从加强科技研发、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国际话语权、健全预警机制、构建多元市场等角度,对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褚绪轩 《中国油脂》2005,30(8):7-10
2004年是中国植物油行业很不平常的一年.国内各种油料生产普遍增产,质量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进口油脂油料再创新高,油脂加工企业效益不佳,特别是沿海以进口植物油料为主的油脂加工企业亏损严重.2005年油菜籽生产形势总体不如去年,但比预测的要好;植物油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分析形势,关心政策,研究对策,把握市场是我们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国现行玉米贸易政策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的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完全的国家贸易,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指定的外贸公司进行粮食外贸,每年的进出口数量都由国家计划部门下达,外贸公司落实。由于是国家贸易,所以能将国际价格与中国价格隔离,国际价格传递不到中国市场上。第二个阶段:1995年~1996年出口中断,进口增加。由于1994年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中国通货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油料进口与消费大国,油料自给率低、严重依赖进口。当前地缘政治矛盾的加剧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令国际农产品市场出现动荡,我国油料贸易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油料进口量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分析目前我国油料进口贸易的总量特征,以及以大豆、油菜籽、花生为代表的大宗油料和以芝麻、葵花籽、亚麻籽为代表的特色油料的产品结构特征与国别特征,并进一步对大宗油料商品和特色油料商品的进口贸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针对当前我国油料供给面临的国内外约束与风险,应大幅提升油料增产保供能力,积极拓展油料进口渠道,减少对贸易争端国的进口依存度,建立和完善油料安全预警系统与应急机制,从而促进我国油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油料安全。  相似文献   

15.
油菜籽是我国三大油料作物(大豆、油菜籽、花生)之一,油菜籽榨油消费占90%以上。由于国内油料作物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油料或油脂。因此油菜籽的供求形势和价格变化受国内油菜籽生产、油料和油脂进口情况、国内消费、国内以及国际油料市场供应形势和价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亚太市场     
羊奶及其制品受到青睐 牛乳一直是消费者最常饮用的奶制品,而饮用羊奶者却为数较少。近期,通过国际市场状况,可以看到羊奶及其制品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有很好的前景。 据来自台北的消息,台湾对羊乳及其制品的需求旺盛。据台海关统计,台湾羊奶市场的羊奶制品进口在1996年约为70吨,1997年跃升到1900吨,到1998年估计进口已超过2100吨,台湾业内人士预计、羊乳  相似文献   

17.
1994年8月18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日本通产省、日本驻华使馆及日本贸易振兴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番茄制品”讨论会,与会者就日本番茄制品进口、中国番茄制品生产及出口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主要内容如下:1 日本番茄制品进口现状、问题及预测1.1 日本加工用番茄的生产动向日本用于加工的番茄主要产于东北、关东地区,除了收获期之外基本上不需要劳动力。由于合同生产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因此,对山区的农业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由于产地的高龄化和劳动力缺乏等因素,日本番茄产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丝绸业进出口贸易多年来均为顺差,1991年顺差为6300亿里拉(1美元约合1187里拉),略高于1990年的6270亿里拉.同期,该业的出口额比1990年下降了3%.但低于进口下降6.9%的幅度.据分析,造成丝绸进出口贸易下降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国际丝绸制成品市场紧缩,消费需求下降;二是中国丝绸制品的价格低廉,获得了部分意大利原有的市场份额.意大利的丝绸厂家普遍认为第二个因素是问题的关键,并将其列入议事日程.他们正在争取从1993年起对从中国进口的丝绸引入共同体基准配额,即对中国制造的纺织品和加工的纺织制成品的进口予以配额.  相似文献   

19.
控制着日本烟草工业活动的《日本专卖公司》是国家组织,属于财政部管辖.日本专卖公司控制着烟草和烟草制品生产及其商品贸易.现在,日本专卖公司免税进口烟叶.部分公司征收进口从价税:雪茄烟200%,其他烟制品为335%. 日本烟草原料(包括进口),一九七二年与一九七一年相比有少许减少.80%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副处长曹志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大豆市场分析暨贸易洽谈会上分析说,我国大豆进口政策已经发生转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今后我国粮食工作的重点将是确保国内的粮食安全二是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扶持将更多地体现在提高单产方面;三是我国今后仍将借助国际市场达到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质检总局今年第73号公告中作出了新规定,进口单位或代理单位须在大豆贸易合同签订前到质检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曹志说,6月份以来,质检总局进口大豆进境许可证发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没有影响大豆正常进口活动,国内部分港口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