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各种各样建筑应用中,钛是上乘的选择.这些应用包括外部复层、幕墙、屋顶复层、柱子表面、拱内面、封檐板、天篷、内部复层、灯具以及艺术品、雕塑和纪念物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烧结材料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动压油膜易渗流进多孔基体进而导致润滑性能变差的问题,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复层烧结材料,以期实现高承载能力与良好润滑性能的统一。首先,基于Darcy定律建立了极坐标下该复层烧结材料的流体润滑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转速下表面Darcy流动对油膜润滑特性的影响;然后,在油润滑工况下进行端面摩擦试验,以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复层烧结材料的油膜润滑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单层烧结材料,且在一定孔隙率范围内,随着表层孔隙率降低,复层烧结材料的润滑性能变得更好;计入表面Darcy流动时复层烧结材料的油膜润滑性能相对改善,改善效果随转速增加而渐趋显著;摩擦试验与数值分析所得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工作可为复层烧结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SiO2衬底上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沉积的Au薄膜及Au-Ag复层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变化及电迁移扩散行为。结果表明:①在衬底表面施加水平方向电场辅助沉积制备的Au薄膜其表面显示出平整的椭球形晶粒,并沿外电场方向呈织构取向。与未加电场的热蒸发沉积膜相比,具有较为均匀、有序的表面微观结构。②SiO2表面Au-Ag复层薄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u,Ag物种同时向负极方向作走向迁移扩散,这与Au-Ag复层薄膜在Si(111)表面电迁移时Au,Ag分别向两极扩散的特点不同,反映了衬底性质对表面原子电迁移的影响。③Au-Ag复膜在电迁移过程中还发生了表面原子聚集状态的变化,原来沉积排布的细小晶粒在电迁移扩散过程中出现不均匀长大,导致薄膜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SiO2衬底上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沉积的Au薄膜及Au-Ag复层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变化及电迁移扩散行为。结果表明:①在衬底表面施加水平方向电场辅助沉积制备的Au薄膜其表面显示出平整的椭球形晶粒,并沿外电场方向呈织构取向。与未加电场的热蒸发沉积膜相比,具有较为均匀、有序的表面微观结构。②SiO2表面Au-Ag复层薄膜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u,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强化根变换热技术的发展动态。着重介绍强化相变换热技术中五种特殊的几何结构表面(多孔复层表面,整体粗糙表面,纵槽表面,螺旋槽表面及低助表面)的工作原理、研究与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1060系铝基体表面镀镍碳纤维作为增强体,进行真空热压扩散制备出碳纤维/铝复层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压力大小)和碳纤维体积分数对碳纤维/铝复层材料的微观组织、界面结合、性能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与铝基体界面结合良好,镀镍层与铝基体在碳纤维附近反应生成的Al3Ni阻止了铝基体与碳纤维之间生成脆性相Al4C。随着碳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先提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双金属复合板焊接接头的渗硼处理鲜有研究报道。为了提高双金属复合板焊接接头的耐蚀和耐磨性能,对其表面进行渗硼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计分别对L415/IN825复合板复层焊接接头渗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复合板焊接接头及其渗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板焊接接头复层渗层分为硼化物层(Ni_2B、Cr_5B_3、Cr_2B和CrB)和硅化物层(Ni_2Si、Cr_3Ni_2Si和Cr_(13)Ni_5Si_2),全渗层的厚度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区域渗层表面的显微硬度值均高于基体;复合板焊接接头基体耐蚀性能优于焊接接头表面渗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压缩比2205双相不锈钢轧制复合板界面和复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压缩比为4和6的复合板复层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呈锯齿状;基层和复层界面处碳钢侧为单一铁素体,不锈钢侧可见一条不连续黑色条带;相比压缩比为4的复合板,压缩比为6的复合板复层铁素体含量更高,奥氏体γ相尺寸更小更长,耐腐蚀性更好,但强度无明显差异;基层和复层界面更平整,结合力更低。   相似文献   

9.
铜铝复层板成形极限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铜铝复层板成形性能,采用Hosford高阶屈服准则和M-K理论推导复层板的成形极限应变表达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铜铝复层板的成形极限图,利用胀形试验分析热处理工艺及接触方式铜铝复层板成形极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界面与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铜在外侧复层板成形极限高于铝在外侧时的成形极限,热处理工艺对提高复层板的成形极限具有重要的作用,复层板两侧金属发生断裂的同时,界面产生部分脱离.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连续电沉积法,在碳纤维表面沉积单层或复层金属,如Cu、Ni、Cr、Sn等,并通过真空热压扩散制备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合金元素对C/Cu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特性和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定量地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层状硅酸盐润滑材料,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应,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纳米硬度仪(Nano-hardness indenter)对自修复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层状硅酸盐微粉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及自修复性能,尤其在50N、1.0m/s时,其摩擦因数及质量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49.6%和83.8%。添加剂与摩擦表面发生了复杂的理化作用,诱发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多孔"氧化膜自修复层,厚度约为1.08μm;表面较为光滑平整,主要由Fe、C、O及微量的Mg、Si等元素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12.
R001保护钢铁的扩散复层“Anti Corrosion”,16,№4、6、8,1969,作者 R.Derwett。(英文)全文共分三部分:铝、铬、锌。作者指出,这三种渗金属的方法,和渗碳、渗氮以及碳氮共渗一道,是钢的扩散复层中应用得最多的。每一部分,都对渗入的方法,渗层的成分和结构,渗层的性能,作了扼要的介绍。参考文献共128篇。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熔射制备梯度功能材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特点的新材料,对该材料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和改造传统的材料产业.应用等离子熔射技术制作了梯度功能材料,对梯度成分进行了设计分析,同时测试了梯度涂层的金相组织以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梯度功能材料比传统的单一材料以及复层材料使用性能和寿命大大提高.功能梯度材料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以及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将对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XPS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关XPS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近年来是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门学科.本文着重介绍XPS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如纤维处理前后的表面元素、表面基团及其含量、树脂固化度、表面接枝度以及表面酸碱性等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高强不锈钢的应用,其中包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工作的焊接结构上的应用,要求找出用复层来防止可能的腐蚀开裂的保护方法。当不能用更可靠的其它使用性能相等的材料来代替,不容许采用包括消除或大大降低残余拉应力在内的其它热处珲工艺;不允许能形成压应力的表面处理方法,不能进行旨在消除残余应力的零件热处理,并且又不可能改变腐蚀介质,包括添加抑制剂时,采用这种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双金属(包括多金属)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即基体金属和复层金属)在整个接触表面上,相互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双金属按其用途可以分为:热双金属、触头双金属、轴瓦双金属、音叉双金属、耐蚀双金属等。双金属不但可以制成管子、棒料、线材、板材和带材,而且可以制成各种元件(见图1),是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热双金属是利用基体金属和复层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同,且随温度变化,从而使组元材料的热膨胀差所产生的弯曲亦随之变化这一特性,实现温度指示、温度控制、程序控制和温度补偿等目的。由于热双金属元件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可靠及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17.
打破传统不锈钢复合板焊接顺序,由以往焊接顺序:基层―过渡层―复层,更改为过渡层―基层―复层,首先保证过渡层的性能,杜绝基层铁离子污染复层的可能性,提高过渡层的性能,保证过渡层的一次成型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与双目视觉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爆炸焊接制备的铜/铝复层板全场三维应变测量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Q235钢拉伸实验,将DIC法与引伸计变形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应用DIC法对预应变下的复层板各向异性进行了性能检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应变测量精度高于0.5%,与引伸计所测结果基本相当;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复层板料力学参数的各向异性先增强后减弱;塑性应变比、应变硬化率的变化与预应变量和加载方向密切相关;板料轴向应变与宽向应变间的线性关系也受预应变与加载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大致有纤维强化、分散强化和复层强化三种。由于复合材料兼具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综合性能,而作为复层强化的复合材料,通过具有不同性质材料的组合,可以克服仅仅单一材料时所具有的弱点或者通过组合可以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上限法建立了对称复合板冷轧变形模式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软复层复合板在不同条件下冷轧时的变形模式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相关计算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依过程参数的不同,软复层复合板冷轧时存在比例变形、界面撕开及不稳定变形三种可能的变形模式。加工率越大、界面结合强度越高、基体材料的相对强度和复合板轧后的相对厚度越小,则均匀变形区越大,界面撕开区越小。不稳定变形区仅在基体材料的相对厚度和相对强度足够大时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