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美国引入的滤膜系数(Membrane Factor),已列为我国部颁油田注入水水质推荐指标之一。本文统计分析了548次现场实测资料并对影响 MF 值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滤膜系数值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地反映注入水水质的优劣,因此不宜作为统一的油田注入水水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及沙三上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地层堵塞的情况。通过对注入水等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及地层配伍性方面的实验分析,寻找造成堵塞伤害的原因并进行解堵实验。先对注入水所含颗粒粒径、离子质量浓度和结垢趋势等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颗粒堵塞和结垢现象;再使用过滤后的注入水与区块岩心进行驱替实验,发现其存在水敏损害。针对损害类型进行储层岩心酸化及缩膨实验,其中,商三区沙二下岩心在注入12%盐酸+多氢酸+土酸酸体系后,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悬浮固体、腐蚀、结垢、微生物、含油对注入水水质的影响,进而介绍了注入水水质鉴别试验,即用钡离子交换法等确定岩心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及水测渗透率,用岩心流动试验确定对地层的适应性,用堵塞试验确定注入水的化学结垢趋势及悬浮固体对地层吸水能力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注水水质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注入水水质分析和控制含铁、含氧量进行的模拟地层水岩心流动驱替实验,认为注水造成储层堵塞的真正原因是注入水含铁含氧量偏高。即使少量的铁氧化合物,因低渗储层孔喉细小,其造成的堵塞也非常明显,在避免水敏的情况下,驱替120PV时伤害率达37·0%,而常规刚性颗粒堵塞,驱替180PV仅3·4%。所以,该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不但要防膨和控制注入水的颗粒粒径和颗粒浓度,尤为重要的是控制注入水的含铁、含氧量。  相似文献   

5.
渤南低渗透油田注水井欠注层损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渤南油田注入水对储层的损害机理 ,评价了注入水水质、悬浮物、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及细菌等因素对储层造成的损害程度。研究表明 ,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受损的内在因素 ,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外在因素 ;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 ,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 ,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了管路的腐蚀 ,形成铁垢 ,逐渐降低了地层的渗透率 ,严重时可堵塞地层  相似文献   

6.
油田注入水无机垢结垢趋势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胜利纯化油田纯2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压力升高的问题,对纯2块注入水结垢问题进行了理论预测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纯2块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注入水中钙、镁离子被地层岩心吸附或在地层中结垢现象严重,是造成注水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在处理后的注入水中加入Ca2+、Mg2+稳定剂,减少其在地层的吸附或使其不在地层结垢,从而减轻地层堵塞。纯2块注入水结垢理论预测与试验研究@盛国富  相似文献   

7.
无名岛开采层位属于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温度平均高达79 ℃,注入水硬度偏高,存在严重的碳酸盐结垢趋势,垢质组成以碳酸钙为主,堵塞在岩体喉道及孔隙,造成注入压力升高.储层温度高、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是注入水结垢造成压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有利于结垢,当温度在75~80 ℃时,结垢速度最快,结垢量最大.当注入水浓度高于60%时,水体的稳定性较差,而地层水含量高于70%,水体较稳定.可采取加钙沉积剂或防垢剂的方法对结垢现象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渤中25-1/S油田储层敏感性、注入水质及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等伤害因素分析、评价,查找出注入水水质超标、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储层敏感性、悬浮固相及油污、注水管线腐蚀等是引起渤中25-1/S油田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对于更好地解决其注水堵塞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渤南低渗油田注水井欠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九砂组油藏属中等水敏性和速敏性的地层;油藏为轻质油-稀油油藏。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和高凝固点等特点,组分含硫量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水型为NaHCO3型。研究了渤南油田注水井伤害机理,从地层特性、注入水水质、悬浮物堵塞、游离油和乳化油滴、结垢、细菌及以往增产措施等方面评价了可能对储层造成的损坏及损坏程度。渤南油田地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注水井损害的内在因素,注水井中悬浮固相颗粒、含油量和细菌严重超标,水质不合格是注水井损害的外在因素;注入水中悬浮固相颗粒和油的含量高,易形成盐酸不溶垢和有机垢;细菌和油质的共同作用增加管路的腐蚀,形成铁垢,逐渐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严重时堵塞地层。  相似文献   

10.
文南油田属低渗透、异常高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对油田高压注水油层粘土膨胀,油层水敏效应,注入水中机械杂质引起的孔道堵塞,注入压力与储层热应力和地应力的变化关系,微裂缝的形成机理及扩展趋势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室内岩心试验、数学模拟计算和矿场实验,得出了量化概念和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注水过程中储层岩石特性的变化情况,在室内进行了现场注入水体积流量实验。根据注入不同孔隙体积倍数注入水时岩样渗透率的变化。评价了注入水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濮城油田储层岩石在大量注入水冲刷下,会导致渗透率降低。受岩石胶结程度和渗透性影响,注入水孔隙体积倍数与渗透率变化曲线出现坐椅型、直线型和凸型等3种类型。空气渗透率越低,注入水的体积敏感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结垢是注水井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 Lauglier的结垢指数法和Skilman 等人的热力学溶解度法,分别预测了绥中 36-1油田的CaCO_3 和CaSO-4 结垢趋势,并通过室内岩芯动态结垢试验,研究了绥中36-1油田模拟注入水与地层水相混时对岩芯渗透率的伤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粘土矿物的膨胀、分散和微粒运移造成地层孔隙的堵塞,是水敏性砂岩地层注水工艺中地层损害并导致吸水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水质控制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初步建立了颗粒表面电荷特征的系统分类模式,以及这一模式与粘土矿物的膨胀、分散和微粒运移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与注入水水质控制之间的相关规律,对中低渗透性矽岩油藏注水工艺中防止地层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粘土矿物的膨胀、分散和微粒运移造成地层孔隙的堵塞,是水敏性砂岩地层注水工艺中地层损害并导致吸水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水质控制问题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初步建立了颗粒表面电荷特征的系统分类模式,以及这一模式与粘土矿物的膨胀、分散和微粒运移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与注入水水质控制之间的相关规律,对中低渗透性矽岩油藏注水工艺中防止地层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塔北地区油气层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北含油地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为主,含部分泥岩。岩石成分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孔隙式胶结,粒间孔隙发育,填隙物以绿泥石为主,还有高岭石等其它粘土矿物。塔北含油地层属于渗透性好的储集层,储层损害方式有水敏、碱敏、微粒运移和胶体堵塞,油气层损害种类有:①微粒运移造成的储层孔隙堵塞;②外来固相颗粒造成的储层孔道堵塞;③粘土矿物水化膨胀造成的储层孔隙堵塞;④渗透性漏失造成的储层孔道堵塞;⑤化学沉淀造成的储层孔隙堵塞。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的宝浪油田是中偏强水敏储层,在进行了各种防膨措施后,注水压力仍不断上升,从25MPa上升至32MPa,依然欠注,即使频繁进行酸化、洗井等增注作业,效果也不理想。文章通过注入水水质分析和控含铁、含氧量进行的模拟地层水岩心流动驱替实验,认为注水造成储层堵塞的真正原因是注入水含铁含氧量偏高。注入水中含铁含氧,形成了Fe(OH)_2、Fe(OH)_3胶体,这类铁氧化合物,或包裹注入水中的固有颗粒,使颗粒粒径增大,形成"软颗粒",或产生新的颗粒,同注入水中的刚性颗粒相互作用,造成储层严重堵塞。即使少量的铁氧化合物,因低渗储层孔喉细小,其造成的堵塞也非常明显,在避免水敏的情况下,驱替120PV时伤害率达37.0%,而常规刚性颗粒堵塞,驱替180PV仅3.4%。所以,该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不但要防膨和控制注入水的颗粒粒径和颗粒浓度,尤为重要的是控制注入水的含铁、含氧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18.
河86地区生物灰岩油藏注水水源评价及储层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功联 《特种油气藏》2004,11(5):96-100
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和水质对地层的伤害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在五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垢趋势计算、室内流动实验对河86生物灰岩油藏注水水源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膜滤实验、岩心堵塞实验、细菌堵塞实验等对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郝现联合站、史南联合站污水经处理后是理想的注水水源,并给出了主要水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低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保护的关键是保护孔喉.以张天渠低渗油田为例,对储层敏感性和注入水水质进行评价,对储层伤害的内部潜在因素和外部诱发因素进行分析,诊断出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有水敏、速敏,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堵塞及结垢堵塞,同时存在细菌堵塞、腐蚀物堵塞的可能.根据储层堵塞伤害原因,选择综合保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阿南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群超  夏欣等 《河南石油》2001,15(1):12-14,24
目前国内外许多油田都在开展储层伤害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于低渗透油田尤为重要。在分析生产动态和岩心分析基础上,对阿南低渗透砂岩 藏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储层伤害因素有:原油中石蜡析出造成油井井底附近地层渗透性下降;注入水水质差引起注水井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颗粒运移主要造成地层深部伤害及细菌堵塞、地层敏感性伤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