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谷蠹、玉米象不同品系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表明,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脂酶是以游离态和与膜结合两种形式存在的.当试虫处于麻醉状态时,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然后随散气时间的延长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又能恢复到原水平.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的毒理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 ,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与一定范围内的磷化氢浓度或暴露时间或对数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线性回归关系 .试虫死亡率与过氧化氢酶活力抑制率之间有稳定的相关性 .磷化氢在高浓度下 ,时间是使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的关键因素 (P≈ 0 ) .  相似文献   

3.
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与一定范围内的磷化氢浓度或暴露时间或对数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试虫死亡率与过氧化氢酶活力抑制率之间有稳定的相关性。磷化氢在高浓度下,时间是使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的关键(P=0)。  相似文献   

4.
在0.03125~59.6mg/L固定磷化氢浓度范围内,通过对磷化氢中毒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成虫反应症状的系统观察发现,磷化氢对玉米象成虫的毒性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熏蒸期间的麻醉或击倒阶段;散气后的麻醉恢复阶段;真正死亡阶段.试虫的死亡与麻醉或击倒不完全相关,麻醉可能是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第 1期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的抑制作用林忠莲 ,张立力 (1)…………………………………………………用法国小麦粉制作中国面条的研究  I 实验室制作挂面赵仁勇 ,LeygueJP ,刘长虹 ,等 (8)……………………………………………………………………几  相似文献   

6.
在0.03125-59.6mg/L固定磷化氢浓度范围内,通过对磷化氢中毒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stschulsky)成虫反应症状的系统观察发现,磷化氢对玉米象成虫的毒性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熏蒸期间的麻醉或击倒阶段;散气后的麻醉恢复阶段;真正死亡阶段。试虫的死亡与麻醉或击倒不完全相关,麻醉可能是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和敏感品系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研究了3个对磷化氢抗性有明显差异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品系与敏感品系虫体内过氧氢酶的比活力,主要结果为当赤拟谷盗各品系对磷化氢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倍、2.42倍、270.81倍和352.80倍时,虫体内过氧化氢酶的比活力比值相应地为1、1.27、3.88、5.25.结果表明赤拟谷盗虫体内过氧氢酶的活性大小与其对磷化氢的抗性水平高低呈正相关,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可能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调对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src-icus Grouville)成虫的毒杀作用。二氧化碳能增强磷化氢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毒力,增效系数因二氧化碳浓度而异,其最高增效系数为7.96。在混合气调中,二氧化碳增效的最佳浓度为16—32%(容积比)。呼吸作用的研究表明:在 8%二氧化碳条件下,试虫的耗氧量比正常大气增加2.17倍,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加到64%时,耗氧量有所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混合气调时,当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磷化氢毒性增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刺激试虫的呼吸所至;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由于二氧化碳对试虫的麻醉作用,磷化氢毒性反而降低。此外,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试虫对磷化氢的吸收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防虫磷(优质马拉硫磷)、杀螟硫磷、通过酶法、点滴与腹腔注射法,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a(F)]成虫离体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作用的动力学,和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du Val)成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bn)幼虫表皮的穿透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chE对有机磷(OP)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表现在双分子反应常数(Ki)或抑制中量(I_(50))的变化:(2)两种OP杀虫剂对同一虫种或同一杀虫剂对不同虫种表皮的穿透性均不相同,反映在点滴/注射比(即TI比率)亦不相同,穿透速率快的,毒性表现较高;(3)OP杀虫剂只有迅速穿透虫体表皮,大量进入虫体,直达靶子酶,使酶磷酰化,才能发生毒效。 防虫磷 杀螟硫磷 乙酰胆碱酯酶 双分子反应常数 磷酰化酶 粮仓害虫  相似文献   

10.
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酯酶及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酶学角度初步研究了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毒机理,玉米象成虫被花椒挥发油熏蒸处理后,虫体内酯酶活性首先因应激作用而升高,然后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且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熏蒸过程中酯酶同工酶种类没有发生变化,而同工酶含量发生了与酯酶活性相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米象、玉米象、谷蠹3种蛀食性害虫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侵害小麦后,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以期为虫蚀小麦的利用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选用河南农业科学院豫保1号小麦为材料,探讨米象、玉米象、谷蠹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侵害小麦后,小麦粗淀粉含量、淀粉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吸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被不同虫态的蛀食性害虫侵害后,粗淀粉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幼虫期侵害后粗淀粉含量降幅最大;3种害虫相比,谷蠹侵害后的小麦粗淀粉含量降幅最大;小麦淀粉溶解度、膨胀度、析水率、透明度、吸水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3种害虫蛹期侵害后的小麦淀粉析水率变化极显著,且谷蠹侵害后的小麦淀粉析水率增幅最大;3种害虫幼虫期侵害后小麦淀粉的溶解度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侵害后对淀粉的破坏较明显。米象、玉米象、谷蠹的虫期与小麦淀粉溶解度、膨胀度、析水率、透光率、吸水率都呈显著正相关,而粗淀粉含量与不同虫期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0.897、-0.879。  相似文献   

12.
采用滤纸药膜法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三种储粮害虫进行了天然除虫菊素的室内毒力测定。经72 h的毒力测定,天然除虫菊素对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的LC50分别为0.159 mg/cm2,0.251 mg/cm2和0.096 mg/cm2。天然除虫菊素对这三种储粮害虫具有触杀作用,不同虫种对天然除虫菊素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探究小麦被不同虫态谷蠹蛀蚀后其脂类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小麦的安全储藏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以河南普通矮抗58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谷蠹最适的生长发育条件下(32℃±1℃,RH75%±1%)对小麦进行侵害,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谷蠹侵害后的小麦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研究其变化规律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被谷蠹蛀蚀的对照样相比,小麦经不同虫期的谷蠹蛀蚀后其粗脂肪含量逐渐降低,且在卵期到幼虫期下降幅度最大,由卵期的4.09%下降到幼虫期的2.04%,下降幅度达50.1%,由幼虫期发育到蛹期和蛹期发育到成虫期时下降幅度缓慢,各虫期与原始样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而蛹期和成虫期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性;脂肪酸值持续升高,幼虫期发育到蛹期时变化不明显,蛹期发育到成虫期变化最明显,变化幅度最大,各虫期与原始样相比均差异性显著。谷蠹侵害后全麦粉脂肪酸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各脂肪酸组分及种类在谷蠹侵害的不同时期变化相差较大,变化幅度差异性显著。结果表明,不同虫期的谷蠹蛀蚀小麦后对小麦的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值及脂肪酸组成均有一定的影响且较为明显。因此,在储藏期间不仅要注意谷蠹的数量,而且应该注意和防治谷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敌敌畏、甲醛和敌敌畏加甲醛混合熏蒸储藏物害早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成虫,以及杂拟谷盗幼虫和书虱若虫、成虫的结果。研究表明:甲醛及其氧化生成物的混合物杀虫效果优于敌敌畏单独熏蒸,尤其是对谷蠹成虫和杂拟谷盗幼虫的熏蒸效果与其它试上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六种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马拉硫磷的敏感度及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象对磷化氢敏感或轻敏感,对马拉硫磷表现为显著抗药性。(2)赤拟谷盗对磷化氢敏感或轻敏感,对马拉硫磷表现为抗性,其中轻抗品系占6.9%,显抗品系占93.1%,抗性系数最高的达345倍。(3)谷蠹对磷化氢敏感和轻敏感品系占68%,轻抗和显抗品系占32%,有的抗性系数高达34倍;对马拉硫磷轻敏感品系占26.1%,轻抗品系占  相似文献   

16.
在高大平房仓(长50 m,宽30 m,装粮线高度6 m)开展食品级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技术与内环流均温系统相结合的改进研究,以提高害虫防治效果。测定了内环流均温系统的单位面积通风量和系统总阻力,粮堆表层向下深度0.9 m内的惰性粉分布情况,惰性粉处理后储粮害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结合单位面积通风量0.001 6 m/s,系统总阻力300.2 Pa的内环流均温系统施用惰性粉,惰性粉颗粒能够穿透0.3 m深度的粮堆,质量浓度达到(2.96±0.59) mg/m~3,无法穿透到深度0.6 m和0.9 m的粮堆。在粮堆表层深度0.3 m,土耳其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试虫处理7 d后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差异不显著;玉米象和谷蠹成虫试虫处理8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8±4.7)%、(56.5±2.3)%;赤拟谷盗成虫试虫处理11 d后校正死亡率为(65.0±3.6)%。结合内环流均温系统施用惰性粉,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有较好的害虫防治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木香薷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有机溶剂浸提木香薷提取物,研究其对玉米象、赤拟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种群抑制作用和熏蒸作用.结果表明,木香薷乙醚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强,作用72h后驱避率仍保持在85%以上,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弱.木香薷乙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和当代种群抑制作用均较弱,但对二者的熏蒸作用较强,处理4d后玉米象当代成虫死亡率达到95%以上,赤拟谷盗当代成虫死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采用FAO推荐的抗性测定方法并参考FAO推荐方法(暴露72 h)和击倒方法对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Linnae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玉米象S.zeamais 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等6种害虫共10个品系对磷化氢的耐受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的两个锈赤扁谷盗品系对磷化氢有相当高的耐受性,采用击倒试验方法得出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与采用FAO推荐的抗性测定方法得出的LC50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试验结果说明KT50值可用于快速监测害虫对磷化氢的相对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经历高温锻炼的玉米象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热处理对经历过短时高温锻炼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先将玉米象成虫置于36℃环境中锻炼5 h,然后放在43、47、51、57℃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测定试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象体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则是先降低后升高,POD活性变化则因温度不同而异.本研究结果对理解昆虫的耐热机制、制定科学高效的热处理杀虫策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锈赤扁谷盗与其它几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FAO推荐的抗性测定方法并参考FAO推荐方法(暴露72h)和击倒方法对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innaeus)、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玉米象S.zeamais Motschulsky、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等6种害虫共10个品系对磷化氢的耐受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的两个锈赤扁谷盗品系对磷化氢有相当高的耐受性,采用击倒试验方法得出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与采用FAO推荐的抗性测定方法得出的LC50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试验结果说明KT50值可用于快速监测害虫对磷化氢的相对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