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形成部分应力集中区域或周边为垮落空区的孤岛矿体,区域内的各种工程发生破坏,无法进入作业,不能形成补偿空间,尤其较易出现在崩落法开采的矿山。针对孤岛矿体的开采,尚无有效回采方法,致使大量资源浪费。铜坑矿92#矿体Ⅱ采区即为此类矿体典型。经研究决定采用原地碎裂爆破技术进行回采,首先利用密集排炮小束孔爆破对矿体进行分割破坏,随后在采区下部逐渐扩大拉底空间,上面破碎矿石在重力作用下冒落,类似自然崩落法回采矿石,实现了大量孤岛矿体资源的高效回收,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2.
何鑫  任凤玉 《金属矿山》2013,42(1):53-55
西石门铁矿南区矿体大量出露矽卡岩层,矿体变缓变薄。对该矿体采矿工艺进行改进研究,改进现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工艺,采用3分段回采原则,并利用上、下双工作回采形式,实现上部贫矿与下部富矿同时开采,较好地适应了矿体产状的变化,实现了高效开采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某磷矿为缓倾斜中厚矿体,矿体中间赋存软弱夹层,针对其开采现状,开展此类矿体采矿方法探索研究,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采用机械化条带后退式采矿技术能够满足矿山大规模安全开采要求,理论上保证了低成本开采此类矿体的可行性,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矿体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铜坑矿大规模开采细脉带、91#矿体、92#矿体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盘区矿柱、间柱。为安全、高效回收这些矿石资源,采用了集束状孔爆破技术,实现了高分层水平大量连续落矿及整体区域崩落采矿。该爆破技术在铜坑矿采空区治理、阶段大量连续开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广西高峰100号矿体是世界罕见的以锡为主的多金属共生特富矿体.多年来,大量民矿非法进入100号矿体乱采滥挖,造成100号矿体存在地压灾害和透水两类重大事故隐患.高峰公司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充填和封闭采空区、构筑高强度钢筋混凝土隔离层等措施对这两类重大事故隐患进行了为期5年的不间断综合治理,同时建立了地表岩层移动观测网和井下地压监测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安全有效的开采100号矿体下部的105矿矿体,作者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矿体储量估算涉及到大量地质数据,传统的手工计算工作量大,计算繁琐。利用计算机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进行储量计算,可以有效提高矿产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效率。在对当前几种常用三维矿体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面体网格模型来进行矿体建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的四面体网格的矿体储量计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四面体网格模型,对矿体边界以及矿体内部品位分布等进行统一的管理,计算精度高。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包.  ВИ  周叔良 《矿业工程》1989,(11):25-29
近50年来,杰兹卡兹甘矿床在用各种维护采空区的方法开采缓倾斜矿体的工业生产中,已积累了大量控制地压的经验。决定该矿床开采特殊性的一些特点是,矿体分布面积广和厚度大,各矿体在位置上有重叠现象,矿石和围岩的强度高,岩体内存在数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石门铁矿复杂的残留矿体及矿柱,根据残留矿体及矿柱的赋存条件,西石门铁矿制定了一整套有效的回收技术及安全措施,实施后回收了大量残留矿量及矿柱,充分利用了矿产资源,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9.
阶段自然崩落法是一种利用岩体自身的应力集中来破碎矿石的采矿方法,由于节省了大量的凿岩爆破工程与费用,因此是一种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安全性好的大规模地下采矿方法,它对矿床的地质力学研究、采矿技术与组织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矿体崩落性与崩落机理的研究几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矿体的崩落性与崩落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为阶段自然崩落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矿体崩落性的研究影响矿体崩落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岩石强度、裂隙  相似文献   

10.
在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缓倾斜矿体时,矿体下盘会产生大量损失与贫化,增加开采难度的同时也浪费了矿产资源,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某矿山为例,提出一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缓倾斜矿体时,提高矿体下盘回采率的新型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新型工艺较原采矿方法在矿块贫化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少量工程,矿块回采率提高了6.24个百分点,降低了矿体下盘回采的难度,矿山经济效益提高了2.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矿体特征对采矿方法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特别对有色金属矿山而言,更是意义重大。在丰山铜矿的实际生产中,一般根据一二次矿体圈定矿体设计采矿方案,常因界线不准导致单个矿体的贫损率远超平均水平。因此,合理布置探矿工程,详细揭露矿体的所有特征是采矿前值得大量投入的工作,中深孔探矿在现场实际验证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有色金属矿山特别是在盲小矿体的回采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认为,连续矿体、构造简单、矿化比较均匀的矿体品位变化函数是一个连续的函数,可以对矿体品位的大量离散数据用某一函数曲线进行拟合,但从大量的矿体品位模型来看,矿体的品位变化函数是不连续的,是离散但有趋势的,如果以取样长度为自变量、品位为因变量做一函数,我们会发现,当样品长度变大或者变小时,品位是在变化而没有规律的,函数曲线要么靠近X轴要么远离X轴,试想:当取样长度很小时,小到矿物的晶粒级别,那么含有该元素的矿物的样品品位会非常高,而不含该元素的矿物的样品品位则为0。通过矿山地质管理中的矿石品位验证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取样长度对平均品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甲腾  吴立新  周文辉 《煤炭学报》2016,41(8):2130-2135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是矿山信息化与数字矿山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内外矿业软件普遍采用基于序列剖面或中段平面矿体边界多边形连接的显式矿体建模方法,建模过程需要大量人工交互且数据更新后模型重建困难。引入径向基隐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隐式曲面的矿体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无需手工圈定矿体边界,直接基于钻孔化验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自动构建矿体三维模型曲面,并能针对夹石体自动单独建模;作为建模参数,边界品位重新设定后可自动更新重建矿体三维模型。针对某矿山数据进行了不同边界品位的矿体自动建模实验,与显式方法建模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径向基函数隐式曲面的矿体建模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模型光滑且无拓扑错误,可为国内数字矿山与地学三维软件的研发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4.
锡铁山铅锌矿深部矿体是2006年以后选矿厂的主要入选矿石,文中就深部矿体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矿物的物相、形态特征及其嵌布关系和嵌部粒度等工艺矿物学做了大量研究,指出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选矿厂生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锡铁山铅锌矿深部矿石工艺矿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铅锌矿深部矿体是2006年以后选矿厂的主要入选矿石,文中就深部矿体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矿物的物相、形态特征及其嵌布关系和嵌部粒度等工艺矿物学做了大量研究,指出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选矿厂生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Shna.  MF  杨培章 《矿业工程》1989,(3):45-49
最近20年,世界采矿工业开采深度增加到1000~2000m 以上,大量的厚和中厚矿体储量耗尽及许多种金属矿体的开采特点决定了要重视改进薄矿体和薄矿脉的开采工艺。苏联脉状矿床开采的特点是,技术经济指标低,人工劳动量大(达60%)。几十年来,地下矿山回采工艺(采矿方法)基本上  相似文献   

17.
高峰矿100#矿体安全隐患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辉 《采矿技术》2004,4(2):14-16,28
高峰矿100#矿体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大量民采的滥采乱挖, 导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高峰矿在100#矿体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治方面,对地下采空区进行了大量充填,对地表塌陷区修筑了排洪沟,并加强了地表塌陷区的观测和井下地压活动的监测. 建议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压监测管理制度和监测手段, 通过逐步掌握地压活动规律, 实现对地压活动的有效监测和预报, 为矿山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伏龙芝矿务局开采的矿床赋存条件复杂,大多数矿体为分散的、不同形态的盲矿体,矿石多为中硬(f=5~8),围岩坚硬和稳固。矿床开采深度已达700~800米,采用高效率的矿房法从井田中央向两翼和从上盘向下盘方向进行回采。矿体沿走向的长度不大(60~400米)。上盘岩石稳固,矿体中有大量的无矿包裹体,从而延迟了上覆岩  相似文献   

19.
首云铁矿孤立薄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彬  郭广贤 《金属矿山》2011,40(4):28-31
多出矿进路阶段矿房法在首云铁矿挂帮矿主矿体回采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应用于回采边缘孤立薄矿体时,因距主矿体较远,主运输巷道工程难以利用,底部结构采准切割工程增大,采矿成本增高。为此提出了单一出矿进路的阶段矿房法,仅在矿体底部布置1条沿脉巷道,既做拉底巷道又兼做出矿巷道,使采准工程量大大降低,经实际应用,其回采成本和采矿效率明显优于其它空场法。  相似文献   

20.
早期矿山经过多年开采一般会遗留大量的采空区与高品位残矿,随着资源禀赋条件的改变及深部矿体开采安全的需要,上部采空区通常需要及时处理,与此同时安全回收高品位残矿往往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高峰矿105号矿体为例,受民采破坏的影响,—152m水平以上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极大影响了深部矿体开采的安全,通过对采空区及残矿的分类,制定了残矿回采与采空区治理协同的技术方案,最后通过工业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为高峰矿其他地段残矿回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