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电净活化一步法溶液,难镀金属材质的专用活化液,废快速镍回生主要方法,碱性镍溶液沉淀原因及解决办法,铁镀液新抗氧化添加剂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曲轴再制造镀前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钢质材料不同,球墨铸铁曲轴的再制造镀前处理工艺复杂。采用电净与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球墨铸铁曲轴的前处理工艺开展实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净电压10~15V;第一次活化采用改进的酸性活化液,电压为10V,时间为20s;第二次活化采用有机活化液,电压为18V,时间为80s。经电净和二次活化处理,球墨铸铁曲轴表面质量明显改善,可满足再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3.
专利实例     
电抛光两则:一种电抛光溶液,一种黏滞性电抛光体系;镁合金基体化学镀两则: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硼合金,镁合金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特殊金属的前处理:难熔金属的浸蚀;非导体化学镀的活化两则;塑料表面化学镀镍的非钯活化液,非导电基体的选择性催化活化;化学镀高硬度的模具:表面上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高硬度铸造模具。  相似文献   

4.
用于塑料电镀的固体活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塑料电镀的前处理工艺中,敏化和活化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经过敏化和活化处理,使非金属表面具有催化化学镀的活性,从而能够在非金属表面获得连续的化学镀层。目前国内大部分塑料电镀工艺采用氯化亚锡溶液敏化处理后,再在硝酸银溶液中活化而还原出金属银晶核,使塑料表面获得催化活性。在电子工业部门,特别是在印制板孔化工艺中,则多采用胶体钯活化法。即使用以金属钯为核心形成的钯锡胶体溶液进行活化处理,经过解胶(加速)后,裸露出钯核作为活性中心。分步活化工艺的原料成本较低,配制容易,但是操作复杂,工序间需要严格的蒸馏水清洗,且使用寿命较短。另外,只能催化化学镀铜而不能催化化学镀镍,也不适合自动线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铜和次磷酸钠为主要成分配制活化液,并将其均匀涂在改性后的聚酰亚胺基体表面。通过激光诱导使基体活化,施镀后得到平整、致密的化学镀铜层。研究了不同改性工艺对激光诱导活化化学镀铜效果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了不同改性工艺条件下基体的亲水性,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和激光诱导活化前后基体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刻蚀改性后的基体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其表面形成的刻蚀孔洞为激光诱导活化后生成的铜微粒提供了吸附场所,施镀后得到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铜层。  相似文献   

6.
专利实例     
非导体镀前处理两则2007301非导电基体镀前预处理工艺该发明提出了一种非导电基体电镀前的表面准备工艺,该工艺为:欲电镀的非导电基体去污后,将其与一种复合溶液相接触,该复合溶液有两个作用,1)中和由去污步骤带入的残余的高锰酸盐;2)在基体表面上镀覆一种牺牲镀层。将镀覆牺牲  相似文献   

7.
代竟雄  钟良  龚伟  崔开放  杨应洪 《化工进展》2018,37(7):2759-2764
提出了一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化学镀铜激光无钯活化新工艺。对塑料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放入以硫酸铜与次磷酸钠混合配制的活化液中30min,取出干燥,塑料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活化层;用激光均匀扫描基体表面,活化层中铜离子在激光作用下被次磷酸根离子还原为具有催化活性的铜微粒。研究了活化液配比和激光参数对活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各项参数,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镀层微观形貌,并对激光活化后的基体进行了能谱分析,采用高低温冲击法检测镀层结合性。结果表明,当硫酸铜与次磷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0g/L和30g/L、激光光斑直径为2mm、扫描速率为2.2mm/s时,镀层完全覆盖基体,基体活化后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铜微粒,镀层表面微观结构紧凑,结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难镀金属(如铝)活化现象不明显,活化不易彻底去除钝化层,对此本文依据金属表面钝化层形成机理,针对不同的金属基体,研究得出相应的活化措施,并配制有效的活化液,使基体金属经活化后完全暴露出来,增强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9.
以20 g/L硫酸铜(CuSO_4)溶液为预活化液、50 g/L次亚磷酸钠(NaH_2PO_2)酸性溶液为活化液,在高温条件下直接还原吸附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上的铜离子形成活化中心,实现了ABS塑料表面无钯活化化学镀铜。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基体预活化时间、活化液p H值、活化温度及时间对基体镀层覆盖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对活化后基体的表面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结构,并通过高低温冲击法对镀层结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预活化时间为20 min,活化液p H值为3,活化温度为70℃,活化时间为10 min时,活化效果最佳;活化后,基体表面生成大量胞状铜微粒,对化学镀铜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施镀后,镀层结构均匀致密,覆盖率为100%,结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无氰电镀镉-钛合金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采用不同的弱浸蚀工艺对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工作站,观察和测试了两种不同弱浸蚀溶液对镉-钛合金镀层微观形貌、结合力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经过弱浸蚀后镀层完整、致密、结合力好,耐蚀性能增强。当H_2SO_4质量分数为5%,HCl质量浓度为40 mL/L时,对基体浸蚀效果较好,析氢不严重。  相似文献   

11.
低浓度胶体钯活化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塑料电镀过程中,活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之一.目前国内生产普遍采用银氨活化液和胶体钯活化液,二者各有利弊.其中胶体钯活化液具有溶液稳定、工艺成熟、质量可靠等优点,并且将敏化活化合而为一,特别适用于自动线上的生产,因而被国内外电镀厂家广泛采用.但是由于胶体钯活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氯化钯价格昂贵,致使许多厂家望而生畏.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对低浓度胶体钯活化液进行了研讨.下面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及生产使用情况,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专利实例     
镀前处理五则97301铜的化学机械抛光本专利介绍具有多层金属层的铜的化学抛光所采用的抛光液。该抛光液为悬浮固体的稀浆,其组成为AgNO32%~15%(体积),H2O2,H2O。美国专利US5354490(1993.3)97302催化处理溶液本专利介绍一种以Pd作为催化剂加到基体表面的工艺。该溶液含有Pd2+离子和有机络合剂(含-COOH基和-OH基)而不含还原剂。将基体与该溶液接触后,以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产生离子的光还原,从而将Pd金属涂覆于基体上。美国专利US5400656(1993.12)97303电镀前塑料表面的处理本专利介绍在塑料表面上进行电镀前的预…  相似文献   

13.
"电位活化"现象与无氰直接镀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位活化"现象认为,当金属离子在阴极还原的初始电位负于金属基体表面的活化电位时,电沉积的初始过程将首先完成对金属基体的活化,随后镀层沉积在活化的基体表面,形成具有牢固结合强度的电镀层。简要阐述了电位活化的研究概况和基本观点。应用电位活化概念对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焦磷酸盐镀铜、HEDP镀铜、乙二胺镀铜等无氰镀铜层在钢铁基体上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4.
铜基无氰电刷镀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铜基无氰电刷镀银的基本原理和施镀工艺。详细介绍了电刷镀银设备、特点、应用以及手工除油、化学除油、电净、活化、浸银、刷镀银液的配制等前处理,防银变色处理、电解钝化、镀层性能检验、退镀、补镀、注意事项等后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刷镀技术“快速”的特点,主要依靠两个条件,即工艺条件和物质条件。刷镀溶液就是刷镀技术必备的物质条件。它的质量好坏以及能否正确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镀层的质量和性能。一、刷镀溶液的种类刷镀溶液随着刷镀技术的发展品种日益增多。目前刷镀溶液已有近百种,按其作用可分为四大类:予处理溶液、金属电镀液、退镀液和钝化液。 1.予处理溶液予处理溶液是用于金属工件电镀前进行表面处理的刷镀溶液。工件镀前的表面处理包括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铸件电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及其合金经电镀 ,可以改善其导电性、锡焊、抗蚀和光学性能 ,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等。但铝属于活泼金属 ,在酸、碱溶液中都不稳定 ,且表面存在一层自然氧化膜 ,不能顺利地进行电镀。我们经过多次实验 ,总结了铝合金电镀的实用工艺。通过浸镀锌镍合金 ,电镀中性镍 ,提高了镀层的结合力 ,降低了电镀返工率 ,工艺操作性好。1 工艺流程零件浓硫酸处理冷水洗酸洗出光冷水洗浸镀锌镍合金冷水洗电镀中性镍冷水洗电镀2 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2 .1 浓硫酸处理由于铝属于两性金属 ,在酸、碱溶液中易过腐蚀。因此 ,我们采用对铝合金无腐蚀的强氧化…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仿古铜色电镀是一种在制件表面获得古色古香、幽雅别致的装饰性电镀层的表面精饰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五金、装璜、工艺美术、旅游制品等金属制件的表面装饰加工。锌合金压铸件的仿古铜色电镀工艺与其它易电镀的材料如铜及其合金、钢铁等制品的仿古铜电镀工艺所不同的是,由于锌属于两性金属,在进行仿古铜色电镀时,如果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稍有不当,则易使锌合金基体产生过腐蚀而造成仿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烧结钕铁硼(Nd Fe B)的电镀前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开发适宜的前处理工艺极其重要。[方法]在电镀铜前,先采用以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主配位剂的溶液对NdFeB进行预浸。预浸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HEDP 20~30 g/L,氢氧化钾20~25 g/L,碳酸钾10~15 g/L,葡萄糖酸钾1~2 g/L,乙酸0.5~1.0 g/L,室温,时间60 s。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比了Nd Fe B基体有无预浸处理时,铜在其表面的电沉积行为,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荧光光谱测厚仪,对比了有无预浸处理的Nd FeB基体表面Cu镀层的宏观和微观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厚度分布均匀性。[结果]Nd Fe B基体预浸后表面被活化,静态电位降低。预浸液能够填满基体表面的孔隙并形成一层水薄膜,在后续电镀铜时保护基体不被腐蚀。预浸处理的Nd Fe B基体表面所得Cu镀层均匀、致密,不易氧化发黑,结合力和耐蚀性较好。[结论]对烧结钕铁硼进行预浸处理,能够保证其在后续电镀铜过程不被腐蚀,提高Cu镀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奚兵 《电镀与精饰》2007,29(1):40-41
轴承钢零件由于基体材质的特殊性,电镀时极易发生结合力不好的质量问题.介绍了适合轴承钢零件镀硬铬的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工艺规范.重点介绍了前处理的酸洗及施镀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较低浓度的酸洗溶液,短时间浸蚀,并从较小阴极电流密度逐步增大至正常阴极电流密度,便可获得与基体金属结合力良好的硬铬镀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火花沉积法制备了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沉积砂轮的显微结构和沉积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界面,考察了不同进刀量下电火花沉积的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性能。结果发现,使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可以制备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沉积层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但沉积层中存在大量气孔;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的金刚石砂轮,在进刀量为5μm/s时,其对硬质合金的磨耗比为37.2;工件表面粗糙度Ra为0.36μm,电镀砂轮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却为0.67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