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企业形象设计也称企业识别(CI),源自德国,兴盛于美国、日本,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电商也需要企业形象设计。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中国电商网店普适性形象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CI的个案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成功的案例.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将CI看成了装扮企业的魔手.在不同的领域,我们初步可以归纳为三类成功的案例.以标识(logo)实现CI在我们所熟悉的企业中,IBM、麦当劳、丰田汽车等,其经营业绩都让人们惊叹不已,并在惊叹之余,折服而暗自思忖自己企业的市场远景,其实这类企业都是以标识导入CI的.IBM的标识语是“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企业CI理论传入我国,并在企业管理与品牌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将企业CI理论运用到城市形象建设领域,提出了城市CI的概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CI源于企业CI理论,但不能盲目照搬企业CI,比较两者之间在价值属性、行为主体、目标对象、设计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来分析城市CI与企业CI之间的传承关系和城市CI的独特之处,更有利于指导当前的城市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与CI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又各有侧重。企业文化注重企业内涵的塑造,CI通过企业理念的外化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CI设计通过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一方面使企业文化得以直观的、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使企业文化得以深化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深化和发展又为CI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内涵,二者不断相互促进和发展为企业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CI,不仅是一个理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导入CI,是整个CI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而且是举足轻重的.CI 导入的时机选择 CI是为了配合企业长期的经营战略和整体视觉传达系统的外观化而进行的计划性工作,绝非是偶发性的即兴之举.CI的导入不能信手拈来,而应该分清和辨别各种导入CI的时机.这一系列的时机选择,不仅可以使CI成为一次成功的企业信息传播的契机,而且可以使企业收益终身.一般来说,导入CI存在以下一系列的时机:第一,新公司设立、合并成为企业集团.这在CI实践中被作为最佳时机.第二,创业周年纪念.在这一时点上,企业一般会举行规模宏大的庆祝活动,往往会邀请行政主管部门、新闻界、金融界及相关的同业知名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6.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意为企业形象.CI光碟就是采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将企业有关的生产、宣传、销售等资料写入电脑光碟.这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广告、现代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交叉渗透的结果.CI光碟一问世,就被国外大企业竞相采用,象美国麦当劳、UPS快递等公司,纷纷采用CI光碟代替传统的录像带.国内,CI光碟运用得还不够,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国奥委会申办奥运会时,向奥委会提交的申报资料里,有一张宣传北京的光碟,这是一种最简单的CI光碟.目前嘉隆公司与深圳经纬商务公司、今涛策划公司(中国首届CIS战略研讨会总策划)联合筹办的CI光碟实验室已经投入商业  相似文献   

7.
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英文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规范体系”。这是指一个企业为了获得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将其企业的宗旨和产品包含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公众,而建立自己的视觉体系形象系统。本文就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CI设计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CI对于我国的企业或企业家来说,已经过了打量和置疑的阶段.CI已成为中国企业或企业家经营实践的新哲学.CI热已“炒”遍全国.但是,从理论研究的视觉看,我们担心CI有被庸俗化的危险,使许多企业对CI过于轻信,认为CI包医百病,是一剂灵丹妙药,或者认为CI能够拯救企业危亡.是“救命绳索”.至此,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网络》2007,(3):149-149
近日,Sybase公司宣布,在刚刚结束的“2007中国IT市场年会”上。Sybcase摘取了“2006-2007中国商务智能市场年度成功企业”桂冠。能荣膺这—桂冠,表明sybase在BI领域已超越所有竞争对手,成为2006年中国BI市场综合表现最佳的企业,并得到了客户、业界和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0.
CI是英文Corpomte Identity的英文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规范体系”。这是指一个企业为了获得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将其企业的宗旨和产品包含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公众,而建立自己的视觉体系形象系统。本文就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CI设计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本刊推出第一期季末特刊——春之号“热点系列”之后,我们静待着读者的评论.何以推出季末特刊?我们的初衷无非是希望以新的充满活力的形象视于众人,以期通过读者的评说找到我们应有的品味定位.这一期专题说的是企业形象设计“CI”,CI是1994年引导中国企业革新的新潮话题.从诸多的表象不难看出,今年将是企业界人士关注CI的“CI年”.毫无疑问,谁不能紧跟潮流,预见未来,谁就将失去很多的取得进展的机会.中国的企业应该如此,我们——这株中国科技期刊新苗更不能与发达的机遇失之交臂.当大家翻阅本期杂志时,先别对文章的好坏加以评说,请先费心为我们出出主意,请您为《信息经济与技术》的CI新形象设计出谋划策.1993年,中国的报刊界经历了一场殊死的拼搏,面对众多的“巨奖订阅”,我们深知路途艰难,但我们坚信,一份报刊只要贴近生活、靠近读者,有广大的读者群,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与风格,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拥戴者.因此,我们适时扩版增容,调整内容,改进版式,确定了新的“既提供信息,又提供信息使用方法”的办刊原则,此举获得成功,1994年刊物发行量上升43.1%.  相似文献   

12.
广告和CI作为一种信息和视觉传递形式,在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已经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了。文章首先叙述广告和CI的概念,以及两者分别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相同点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注意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强化、而又相互制约,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CI设计这门课程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商榷。本文就CI的教学形式、教学选题、风格手法以及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CI设计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CI,即企业标志。企业标志是名牌企业或者老牌企业无形资产的一种,并且还能通过CI向外界传达出企业的基本信息。CI设计就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的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字体、颜色、象征图案、标语以及吉祥物等各个方面。本文对CI设计在平面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软件世界》2009,(2):40-43
ERP已经在中国市场打拼了20多年了,相比较来说,已经在中国“游走”了十几年的BI仍然还显得有些稚嫩。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没有广泛的企业应用,还有极高的技术门槛让一般企业很难进入这个领域,这是BI在中国市场的现状,BI被大家视作高高在上的“贵族”。  相似文献   

16.
CI,即企业标志。企业标志是名牌企业或者老牌企业无形资产的一种,并且还能通过CI向外界传达出企业的基本信息。CI设计就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的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字体、颜色、象征图案、标语以及吉祥物等各个方面。本文对CI设计在平面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日本CITOH公司多年从事高速行式打印机的生产,其CI系列以最早推出的CI300/600发展到现在的CI500/1000,速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该打印机是针对用户大量数据报表打印任务而设计的,采用穿梭点阵击打方式实现行式打印,具有多种打印速度,西文最快可达933行/min,汉字350行/min,配有汉字库,采用16×16、24×24点阵及草稿打印模式,提高汉字打印速度,降低打印密度,延长打印锤寿命。  相似文献   

18.
《电脑》2005,(11):136-136
在品牌推广这一概念中.策划人员对CIS应该是再也熟悉不过了。CIS简称CI.全称Corporate Identi时System.译称企业识别系统.意译为“企业形象统一战略”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美国IBM公司首开先河,采用这一差异化战略取胜市场开始.半个世皇己以来CIS风靡世界.被欧美、日韩等国际企业所普遍采用.成为创立国际名牌的现代经营策略.国际行家们称为“赢的策略”.“长期开拓市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打印机市场,彩色激光打印机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其中宽幅彩色激光打印机更以其速质全能的卓越表现在自主办公打印领域占有了一片天。企业CI策划及少量VI手册、设计方案、投标书、寄给客户的贺卡、报价单甚至是面对一般用户的回单,这些都需要精致的彩色输出,但是量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窄长狭小,发展快捷可控、灵活机动的物流方式,同时突出“海运立国”的发展战略无疑是其上选。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日本,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十分重视学习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企业在考察美国企业的产品流通环节(如搬运设备、搬运方法、库存物资的堆垛方式以及与厂内运输有关的工厂总体布局和搬运技术的状况之后),正式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