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首先要进行水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关键是对评价标准的确定和评定方法的选择。为正确执行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评价依据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新的水质评价方法,将地面环境水分为Ⅵ类,其中第Ⅵ类水质是不符合新国标的。该法采用评分制,分值越高表示水质越好。文中给出了评分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2.
郭海军  王欣  王逸飞  包敏  李翔 《江苏水利》2022,(4):62-65,72
拟针对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及《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进行分析,从水体功能类别、水质评价项目与指标、指标标准值分布3个方面介绍水质标准间存在的差异,说明现行水质标准修订工作和入海河口水环境质量评价相关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详细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指标与限值,指出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认为我国相关评价标准体系应当借鉴欧美等国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补充完善,增强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建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我国水源地水质状况,综合考虑水体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毒性指标,实现评价结果由单因子评价水质参数是否合格向水源地水质状况等级划分转变,使我国水源地水质评价由单因子评价向综合评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白石水库水源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库供水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现状水质评价结果看,白石水库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用水水质要求,可以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工业用水水源地。经过水量调节计算,可知白石水库供水水质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依据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及CJ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31项检测项目和限值,对西藏色季拉雪山上的冰和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冰雪水中31项检测项目除色度、肉眼可见物和浑浊度3项不达标外,其余28项均达到标准; 12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再通过自制净化装置,使色度、肉眼可见物和浑浊度3项检测项目达到标准,使其达到直饮水的标准。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 WQI)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两种评价体系对冰雪水的水质评价均适用,基本符合水质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水质综合特征模式”是近年来为适应我国“按功能区分类管理”水环境的要求,而出现的水质评价新方法。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给出了各类水质参数的类别、划分水域类别的依据参数以及超Ⅴ类水域的水质参数的超标倍数等,适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是一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通辽地区地下水监测结果,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18-93)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确定通辽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在单项组分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通辽地区代表性地下水点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8.
赵卉  张明顺  潘润泽 《给水排水》2020,46(7):163-16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虽然在节能及改善环境方面相对完善,指标相对全面,但在水评价标准方面尚缺深入研究,尤其是缺乏绿色建筑水管理与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关联的研究。在深入分析和评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和实践调研,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绿色建筑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案例进行了测试。评价方法注重绿色单体建筑开发与雨洪控制、区域径流污染控制、节水措施及景观建设等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结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修改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林虎 《人民珠江》2011,32(3):3-4,26
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或不确知的系统,适合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多种参数的综合评价。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对水质评价进行研究。以太子河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证实水质良好,比较适合城市各方面的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等。  相似文献   

10.
本次评价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17项(见表)为标准,采用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结果,对甘肃省黄河流域及内陆河流域的39个重要河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2(超标倍数以Ⅲ类标准计算)。表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水质评价标准说明:豆类:主要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n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m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I类:主要适用于~船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北京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密云分中心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及总氮等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作为水质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密云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密云水库水质满足GB/T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其中,白河主坝、库西、金沟围堰、套里、水九进口及内湖监测站的水质劣于恒河、潮河主坝及库东监测站;总氮是对密云水库水质影响最大的水质评价因子。评价结果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密云水库的水质变化状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集宁区地下水监测结果,《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利用饮用水水质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工业用水水质评价,确定集宁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13.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南麓,乌苏里江的左岸,全市总面积9 330 km2。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分析了虎林市2010年枯水期地下水水质特征,并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学习国家新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以下简称新标准)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下简称国标)的基础上曾撰稿(全文已发表于《上海水务》杂志2003年第3期9—14页)就两个标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上海市根据其自身特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述了前苏联及美国灌溉水质评价标准。指出在引用美国灌溉水质评价标准时存在不正确的现象,导致评价结果有误,指正如何进行评价引用。  相似文献   

16.
陈清  白龙 《北京水务》2012,(5):37-39
采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法,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评价标准,对2010—2011年北京市南沙河海淀段上庄水库、玉河橡胶坝2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河水质已经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综合评价为水质严重恶化,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按照《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标准》将八虎力河流域地表水划分为两个一级功能区和1个二级功能区,并在该河设置3个水质监测断面,论文中列举36项水质监测项目,数据采取时间为2011年1—10月和2012年6月,对其3个断面的6项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并给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黄河兰州市区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中下3个监测站12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水环境化学特征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在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中,HCO3-、Na+和Ca2+含量较高,水质属于偏碱性、中等矿化度水,其矿化度随着HCO3-的增加而增加;上游河水的pH值、矿化度、总硬度等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均达到GB 3838-2002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或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质较好。但中下游水质较差,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建筑、铁路、公路等行业的砂土液化判别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项目中常会遇到同一场地修建不同工程,由于执行不同行业规范,导致砂土液化判别结果存在差异。在分析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 50111—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原理及参数选取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包头路某项目,比较2种规范砂土液化判别方法,探讨了两者的差异与优势,对研究区砂土液化判别标准进行探讨,进而对工程场地稳定性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参照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评价标准。对双鸭山市地下水质量类别、地下水质量级别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地下水污染评价,对全市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