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理论,阐述了应用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对皮革进行测色配色的方法。建立了皮革染色用基础数据库并应用所建数据库进行皮革配色打样。结果表明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应用于皮革染色中部分代替人工配色辅助打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皮革生产领域,计算机测色、配色将提高生产力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理论,阐述了皮革染色用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测色、配色应用方法,并提出了提高计算机测色、配色准确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皮革生产领域,计算机测色、配色将提高生产力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理论,阐述了皮革染色用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测色、配色应用方法,并提出了提高计算机测色、配色准确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在活性染料染纯棉平纹织物配色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测配色系统中轧染基础数据库和活性染料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它们的检验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客户的标样,通过计算机配色、修色,找到合适的染色配方后,一般修正1~2次,色差△E可控制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涤纶针织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工艺为应用案例,介绍了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在精准配方染色工艺中的运用,其流程包括基础色样的制作、基础色样数据库的建立和检验以及应用基础色样数据库进行配色和修正。生产实践表明,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在涤纶针织物染色工艺的确定过程中,一次修色成功率为80%,二次修色成功率为100%,基本保证了精准配方染色工艺实施过程中快速和准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GretagMacbeth Color-Eye3100计算机测色配色仪建立活性染料染色数据库的的方法、依据程序提供的R-λ、K/S-λ、K/S-C及K/S/C-C曲线图检验并修正染料基础数据库。在确保数据库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对数据库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任意染制的标样,应用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色差在一定范围内的染色配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阐述了计算机测配色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结合染厂化验室,测试并分析了不同染料用量下,涤纶正包毛圈和涤纶单面摇粒绒剪毛布的颜色色差对比,以确定基础数据库测色布样。将建立基础数据库的测色布样作为标样,确定了摇粒绒仿样所用布种。结果表明,以涤纶正包毛圈布作为摇粒绒计算机测配色基础色样,以与建立基础数据库相同布种的涤纶单面摇粒绒剪毛布作为仿样坯布,使计算机测配色与人工修色有效结合,有效减少打样修色次数,提高化验室打样效率,实现客户来样的准交、快交。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配色技术应用于木材染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的原理,研究了建立木材染色基础数据库的方法,提出了注意事项,并分析了自动配色过程中产生色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计算机测配色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阐述了计算机测配色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结合染厂化验室,测试并分析了不同染料用量下,涤纶正包毛圈和涤纶单面摇粒绒剪毛布的颜色色差对比,以确定基础数据库测色布样。将建立基础数据库的测色布样作为标样,确定了摇粒绒仿样所用布种。结果表明,以涤纶正包毛圈布作为摇粒绒计算机测配色基础色样,以与建立基础数据库相同布种的涤纶单面摇粒绒剪毛布作为仿样坯布,使计算机测配色与人工修色有效结合,有效减少打样修色次数,提高化验室打样效率,可实现客户来样的准交、快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应用电脑测色配色仪对纺织品进行测色配色的方法。建立了三个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每个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同类型红、黄、蓝三种染料的不同浓度的的一系列数据,并讨论了影响基础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电脑测配色系统及其基础资料的制备;细述在灯芯绒活性染色上的应用及其中的注意点。其中基础资料的精度直接影响使用准确性;建立色库和摸索染料校正系数规律以提高配色处方的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2.
电脑测色仪在纺织检验及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伟忠  石红 《染整技术》2002,24(3):37-40
如何应用电脑测色仪,发挥其在纺织品测色配色及染料标准化上的作用,作者通过实验获得了初步结果。还从技术角度对中国染料标准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树珍 《染整技术》2006,28(9):37-41
主要以活性染料对于大麻纱的染色为例,通过建立染料基础数据库,对标样进行自动配方预测、预报色差及理论配方校正,并对染出样进行配方修正等实验操作,丰富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在大麻纱线染色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选购和使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恬  成启林 《染整技术》2002,24(2):43-47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作为颜色管理工具,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使用,但如何采购适合自己的系统、如何充分发挥系统作用却是各企业感到困扰的问题。本文就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陈文 《染整技术》2005,27(12):35-39
理论联系实际,对DATACOLOR SF600测色配色仪的应用技术进行归纳、整理,重点介绍了测色和配色操作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新发 《染整技术》2002,24(2):29-30
通过对仿色过程和色光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套新的管理办法,提高了仿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色彩管理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达机 《染整技术》2004,26(1):41-44
利用配色仪进行色彩管理的前期准备,包括:表色体系、色差公式的选择,染料标准化等。通过色彩管理,可使产品一等品率上升,染化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提高测色系统应用精确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利用测试结果进行色光调整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应用测色配色系统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染色过程中颜色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探讨了原料品质、颜色配比及加工工艺对粗纺混色产品颜色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古玉器的颜色来鉴别、评估古玉器是古玉器鉴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土古玉器的颜色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玉料本身具有的颜色(作者称之为料色),它由玉石中所含致色元素的成分和质量分数决定;又有玉料被加工成器后因埋藏与周围介质发生作用而变化的颜色(即沁色)。在鉴定实践中不少的鉴定者将玉器的料色误定为沁色。以和田玉为例试图通过玉器的颜色与玉器雕琢纹饰之间的关系来辨别料色与沁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