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振兴焦化公司以提高焦炭质量为核心,对配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原煤配煤改为精煤配煤,改进配煤技术,加强配煤管理,从而优化了配煤工艺条件,实现了经济配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配合煤选择性粉碎工艺中的悬臂棒条振动筛进行改造,安装适合煤料筛分的钢弦筛,实现配合煤的筛分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配合煤质量,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平顶山煤煤炭资源状况,梅山利用平顶山煤的概况,分析了梅山所用平顶山煤的质量水平,并结合近几年来梅山炼焦配煤其它煤种的总体质量变化,从实践及理论方面浅析了平顶山煤适应梅山炼焦配煤变化要求,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成为基础炼焦煤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竖罐炼锌用还原煤的配煤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竖罐炼锌用还原煤配煤技术的新思路。以炼焦的配煤原理指导竖罐炼锌配煤,控制煤的挥发分和粘结性,可使配煤方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全面分析新西兰煤与国内4种煤的性能,了解了新西兰煤所具有的独特性。利用新西兰煤容惰能力强的特性,通过合理配煤进行工业试验,降低了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6.
《重钢技术》2009,52(4):50-50
10月12日,集团宣钢公司《活性瘦化剂用于配煤炼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配煤新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使焦化行业配煤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补了一项国内焦化行业配煤新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7.
通过质量检测、煤的岩相分析和20kg试验焦炉炼焦试验,对澳大利亚两种进口焦煤诺维茨煤和峰景煤的煤质和结焦特性进行了研究,两种进口焦煤低灰、低硫,为单一煤层煤,煤质稳定,配煤炼焦有利于焦炭质量稳定。峰景煤和国内柳湾煤的结焦性能相当,诺维茨煤的结焦性能与国内恒山煤和祁县煤的结焦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8.
根据配煤炼焦原理、煤的成焦特性及粘结剂的性质,结合宣钢煤源情况,进行了在单种煤、配合煤中直接配入粘结剂改善结焦性能的实验室研究、半工业生产试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取得了提高焦炭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八钢2500m3C高炉煤比进行了分析,总结提高煤比的生产操作措施,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煤比仍需解决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转炉煤气放散,提升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通过对两座煤气柜系统能力的分析,应用“1+1>2”的管理理念,把两座煤气柜回收输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优化了回收输送工艺流程,构建了煤气柜群最佳运行方式,提升了煤气柜回收输送系统整体的收气和供气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鞍钢鲅鱼圈所处中国东北部港口的独特地理位置特点,建立了适合鞍钢鲅鱼圈的煤岩配煤方法,分析了鞍钢鲅鱼圈配煤方案工程应用中各煤种用煤特点,考察了工程应用配煤方案的煤岩特征,并对应用煤岩配煤方案所得焦炭质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鞍钢鲅鱼圈开展煤岩配煤技术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鞍钢鲅鱼圈通过煤岩配煤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使炼焦用煤结构从以肥煤为主向以进口炼焦煤为主、国产劣质炼焦煤为辅的低成本炼焦用煤结构转变,在满足大型高炉用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优化配煤方案,逐步提高焦炭质量,使焦炭的反应性从27.36%下降到24.95%,反应后强度从62.20%提高到65.37%以上。  相似文献   

12.
稳定配煤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煤以及煤场现状的分析,指出济钢焦化厂在备煤工序上存在煤质难以判断、煤场容量小易导致混煤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煤岩分析仪判断来煤混煤情况和指导煤种堆放、建立煤场操作大票制度、利用20kg试验焦炉确定煤种结焦性等稳定配煤质量的措施.实施后,焦炭质量稳定,抗碎强度(M40)提高1.3%,耐磨强度(M10)改善0.4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炼焦煤资源结构和特点是选择炼焦工艺方式的重要基础。面对目前炼焦煤资源结构与煤质特点,以及优质炼焦煤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发展捣固炼焦工艺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发展途径。基于煤岩学观点,捣固炼焦可以灵活调整配煤结构,扩大炼焦煤种使用范围;特别是采用预粉碎工艺或分组粉碎工艺及煤改质处理可以提高焦炭的内在质量;同时,通过高炉配焦操作可以降低钢铁企业终端原料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华 《钢铁》2011,46(10):21-26
 通过采用热重及反应物岩相观察,研究不同煤种在不同配比下混煤残碳与CO2反应行为,由热重曲线可知:2种煤混合时,在900~1100℃,混煤实际与加权失重率相差不大,甚至实际失重率小于加权失重率;在1100~1200℃,混煤的实际失重率大于加权失重率,最大时相差10%。3种煤混合时,煤粉的实际失重率既与温度也与挥发分有关。得出结论:在1100~1200℃时,高炉喷吹混煤反应性更强,焦炭的保护作用更为突出,高炉内煤粉利用率更高。从煤粉碳素熔损反应后形态来看,高煤质煤粉残碳先于低煤质煤粉残碳反应完全。煤粉的挥发分含量不同时,其反应形态也不同:低挥发分的混煤中,烟煤的内孔反应和气泡产生不剧烈;而在高挥发分的混煤中,烟煤残碳反应现象较为剧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炼焦煤分类,实施主副供点、AB堆和均匀化作业法,稳定了炼焦煤的质量,促进了焦炭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加拿大焦煤和国内常用主焦煤的结焦性差异,有利于国内焦化企业很好地利用加拿大炼焦煤,优化配煤生产。对加拿大煤和国内常用焦煤进行常规煤质分析和煤岩特征分析,探寻了二者黏结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利用40 kg小焦炉进行加拿大焦煤替代国内优质焦煤实验。研究表明:与国内主焦煤相比,加拿大焦煤的单一性较好,灰分较低,变质程度较低;加拿大煤的基氏流动度lgMF和奥亚膨胀度[b]值较低,均质镜质组较少,且镜质组中含有较多裂纹和气孔,造成加拿大焦煤在成焦过程中熔融阶段流动性较小,膨胀压力较小;加拿大焦煤替代国内优质炼焦煤进行配煤炼焦,可以稳定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重分析法初步研究了中温沥青对煤热解行为与煤质的影响,分析了中温沥青对各单种煤煤质的影响与中温沥青对煤热解行为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发现中温沥青可以改善煤的热解行为,增强流动性,提高结焦性;可以改变煤的质量指标,使胶质层厚度显著增加,粘结性指数明显增长;中温沥青对煤的热解影响突出表现在中温沥青对煤质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8.
对济钢焦化厂部分进厂煤进行煤岩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牌号不符及焦煤、瘦煤混煤现象严重,影响了焦炭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为此,各焦化厂应利用煤岩分析法检测进厂煤的混质情况,并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改质沥青对冶金炼焦过程配合煤成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配入改质沥青的量对4种配合煤的几种主要成焦性能灰分Ad、挥发分Vdaf、硫分St,d、收缩指数X和煤粘结指数G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改质沥青小于6%时,4种配煤的灰分逐渐下降,之后又逐渐上升;4种配煤挥发分的含量随改质沥青配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到5%时达到最大;硫分含量因配合煤不同而有差异,配比4随改质沥青的增加硫含量变化不大,其它3种配合煤在改质沥青的含量小于5%时,硫含量基本不变,之后急剧增大;4种配合煤的胶质层厚度Y随着改质沥青的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收缩指数X随改质沥青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配比3的粘结指数随改质沥青的含量的增加基本不变化,其它3种配合煤的粘结指数在改质沥青为5%~6%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韶钢焦化厂在炼焦精煤来源地区多、煤种杂、质量波动大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炼焦精煤的管理、实施配煤 自动化改造和应用焦炉管理“四项技术”等措施,稳定了炼焦精煤质量,提高了配煤准确度,改善了焦炉加热的均 匀性,最终达到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