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雷 《世界建筑》2001,(9):71-74
新建筑位于特拉维夫大学校园内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与其他的城市元素形成了对照建筑的独特之处之一是它的两个基本功能它包括一个犹太会堂和一个会议厅两者都来自于地段的基本需要外表相同但内部功能彼比独立这两种功能在设计中融为了一体一个服务于犹太教祷告者另一个则用于文化会议并把它们变为了相同的建筑形式建筑首层的底座内南侧为服务性空间北侧有两个主要入口东边的是犹太教会堂西边的是文化中心两个完全相同的空间都以正方形为基础墙体在竖向逐渐向外出挑直至顶部变为圆形如此形成的两个对等的塔是整个建筑外形的最主要特征两个空间…  相似文献   

2.
雷建 《世界建筑》2006,(3):78-81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筑面积:50522m2设计/竣工时间:2002年/2005年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材料:涂料、面砖工程造价:1700元/m2此项目位于都市一处杂乱无序的住宅社区中,设计者试图从城市空间分析入手,赋予混乱的住宅环境以秩序感。两个建筑个体呈“S”形分布于不规则的用地中,表达了空间组织的两层涵义:一是构建了南北两个不同概念的外部空间,使人的行为秩序化;二是通过建筑高度的错落变化,弱化了现有住宅在尺度上的冲突。建筑形象摒弃了标新立异的自我张扬,通过深沉的色彩、简洁的造型、韵律化的细部表达了城市新成员应有的…  相似文献   

3.
徐知兰 《世界建筑》2006,(1):102-104
丰泰尼亚斯联盟日厂区的改造设计采用了一种全球普遍的城市问题解决方案,沿主要街道(切塔大街)营建了丰富多样的室外空间。这些空间在概念上与单独的步行区域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街区内部空间,既避免了外部干扰,同时又向周围保持开敞。两种不同的城市方案决定了室外空间的多样性:一种是交通密集的街道;另一种则是可被用作内部休闲和辅助交通的区域。新建筑围合出的一个个广场则营造出  相似文献   

4.
吴刚 《世界建筑》2001,(7):68-70
三角这一形式是出于对建筑所在的半岛的考虑,它在新建筑与古罗马竞技场之间创造出一种紧张感一种对于空间的完全占有. 古罗马竟技场由于其巨大的体量和其恰巧坐落在这块已出售的并与旧城相联系的地块上,使得新的博物馆承担起了控制剩余的可建设空间的任务.这也导致了现在这样一种形式,一个具有可识别性的纯粹的信号。阿尔勒城原有的是一种源自历史遗存的方与圆的形态,现在的三角形则使整个城市的形态更为完整和多样化. 建筑方向上的定位是以3片透明度不同的墙体来限定的。面向太阳的一面墙(对着闸门)是完全不透明的;冲着吹向罗讷…  相似文献   

5.
《世界建筑》2004,(11):46-47
在汉堡的城市结构中,柏要市民吣占据了非常显著的位置。作为通往主要车站及罗豪斯市场的交通要道上的显著的标志性建筑。人们从很远处就能看到这3座摩天大楼,它们是城市天际线的显著特征。赢得此次竞赛的设计方案在原有的摩天大楼旁增添了两座类似尺度的大楼,营造出了一个生动的城市组合。这两座新板楼从一个代表当地街道和建筑特征的7层水平裙房中升起。大楼的双面采用不同色彩的设计——各个单元的边界形成了各面上不同的色彩间的界面——不仅将赋予新建筑明确的个性,而且将使它们成为城市中与众不同的方向标。柱子支撑的办公环形区以及它下面底层大楼的单一设计将为公共事业带来流动的都市空间。新建筑将包括办公、住宅及商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世界建筑》2001,(5):40-43
这个综合楼的设计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安排多达8种以上的不同的使用功能二是如何处理建筑与城市街道环境的关系. 综合楼中包括市住宅当局总部、建筑基金会。社会住宅、画廊、出租办公室、公共停车场、邻近警察局的扩建部分以及附近儿童医院的部分用房. 如何将这些极为不同的使用功能组织在一个有限的建筑空间里,让它们之间互不干扰。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成为这个设计中的难点. 同时,综合楼的地段位于鹿特丹市中心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上.东面的街道上是连续的多层办公楼.而与综合楼相对的街南面建筑高度和体形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婷 《世界建筑》2007,(11):71-75
这个项目的任务是要以合理的造价为4个大小不一的家庭建造高标准的居住空间。其间,任一家庭都要尽可能多地得到来自两个朝向的好景观.一个是南边的3000m^2。的室外景观.另一个是北边的俯视城市的景观。这就决定了建筑将具有不同寻常的复杂的内部格局。4套公寓都可以通过两层高的入口大厅进入.每一套都有它们独立的单层或者两层的内部楼梯。  相似文献   

8.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05,(11):56-59
背景1999年,空间句法公司与肯特建筑中心在玛尔格特历史核心区的空间总体规划项目中进行合作。萨尼特区委会与肯特郡议会委托肯特建筑中心为整个城市做发展策划。同时,泰瑞·法莱尔建筑设计公司被邀请为海岸线更新提出建议。问题和诊断空间句法公司通过对核心区历史环境、目前的经济模式和步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对限制历史核心区社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物质性约束做出了分析判断。分析指出,虽然历史核心区可局部通过和穿越,但总体上是与城市中心区其他部分隔离的。换句话说,它临近而不连续。要到达那里,你必须知道它的位置。作为一个靠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司马蕾 《世界建筑》2011,(10):70-75
一组内部连通的小庭院形成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当进入由墙围合起的这片区域时,建筑的室内与室外互相渗透.但对于外部的城市环境却是不透明的。建筑间的通道同样丰富——有上部遮蔽的庭院、带顶棚的步道、不同高度的平台.小而宁静的角落空间……多样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丰富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受包豪斯的德国建筑运动影响.钢铁.水泥和玻璃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了现代主义的象征。大量的建筑材料为建筑提供了数量和质量的标准,并且创造了所谓的标准建筑。建筑开始依赖于工厂而不是地况.因此工厂变成了城市转变的机器。在后现代主义时期,这些城市机器在北京变为废弃的工厂。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城市在这些空间中发现了空间新的含义,那就是空白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Hannus别墅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41-245
基地的周围环绕着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夹缝恰好为这个Hannus别墅在赫尔辛基这个城市中围合出了一个狭小的庭院。这个被打散的小房子位于该地块的西北角.地块占了两个公寓街区各一小块地。别墅为一棵大槭树在东北角留出了空间,这个空间成了整个建筑的一个间断点。建筑包含了不大的生活起居空间.此外.娱乐活动室.储藏室和桑拿用房都设置在地下室。  相似文献   

12.
建筑着重强调的整个转角.连同市政办公楼和地方剧院,进一步完善了新戈里察的中心城市空间——广场。建筑的核心主题是它那长长的、表面平滑的墙面,墙面正是位于提到的那个转角.凌驾于一段拱廊之上。拱廊是现有广场与城市的新转角之间的连接。引人注目的是,图书馆更为精致而灵活的体量正是依托着这道墙面建立的。这道墙面是建筑师所钟爱的建筑主题,通过它匀质的表面,明显地将一处古典主义的转角转化成水平的空白带。这一空白带终止于一片作为主要城市景观要素的独立界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黄怀海 《世界建筑》2006,(12):85-89
原“苏黎世护士学校”医院的留存结构能够满足新功能(办公和居住空间)的置入,并能完好地组织入原有的和新建的建筑体量。我们保留了西南向普菲斯特建筑师事务所于1933—1934年设计的建筑,将其改造为办公空间;东北侧的医院部分,鉴于使用意图、建筑结构和原有功能(接待/外科/洗衣店/护士住宅)的不同,则改造为住宅。尽管原有建筑在多处进行了改造,但整体的空间性格得到了保留。新建筑的体量试图在原医院综合体与毗邻的独户公寓之间、在封闭的街区与单体建筑的体量之间找到平衡。新建筑与原有建筑共同划定出大面积的户外空间:花园、撒玛丽亚庭院…  相似文献   

14.
《世界建筑》2004,(11):32-33
在城市推进的进程中,只有部分历史建筑得以存留未毁,曾经通往剧院的入口建筑“前厅”已被毁,较小的独立式的“柜台”依然矗立,作为之前质朴宜人的路易森巴特的代表。把它们连接起来再进行加建,就形成了一个社区图书馆。运用拼贴的原则,在继承历史建筑的固有传统的同时,也得到了现代化的延续和扩充,大尺度的新阅览厅超越界限,提供了流动的空间,穿过玻璃的光带在视觉上将内部和外部的阅览空间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设计》2011,(1):190-194
该项目起源于对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联系的分析。在城市街区的规划管理下.组织设计受到了南边已经存在的建筑和一栋U形平面新建筑的制约。内部公共空间的限定可以产生与周围已有建筑的联系.并提供吸引人的交通空间。设计也提高了居住条件.限于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建筑师为他们设计了一个集入口、会议与聚会功能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赤道的美丽的城市国家.洁净优美.绿意盎然,然而本地建筑却很少将这些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纳入对建筑空间的思考中。  相似文献   

17.
从昆明发展趋势着手,分析昆明城市单中心、高密度饼状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开辟新城.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是昆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袁烽 《世界建筑》2013,(9):76-79,136
卜石艺术馆位于上海徐汇的城市高密度复合区域中,由办公空间改建而成。我们的设计构思试图在不破坏原有建筑外部结构的前提下,将原本单一的办公空间打造成一个集合展览、会所、办公等多功能的艺术交流展示空间。面对建筑这一内部功能的置换,我们首先打散了整个建筑空间的叙事逻辑来模糊其使用界面,并将数字几何的概念引入建筑内部,通过从动线折叠到空间折叠,来完成对于空间逻辑的重塑。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关于上海城市建筑的断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状况,强调建筑空间的营造应以城市空间的架构为基础,建筑空间应当成为城市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空间密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在城市内部的分布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水平尺度的空间生长特征。因此,探讨城市内部建筑密度的分布规律对于揭示城市空间生长的基本特征、制定促进城市可持续生长的规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100 m栅格尺度下的建筑密度数据,构建了基于建筑密度圈层梯度分析的城市边缘生长度指标,对样本城市水平尺度的空间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建筑密度的分布整体上由中心向外围渐缓递减,其可通过负指数函数进行较好的拟合;(2)大部分城市在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两个时间段内呈现出进一步边缘生长的特征,边缘生长度的增长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城市、中等城市、超大和特大城市、小城市,但小城市的增长幅度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3)自然地理条件、人口与经济规模、宏观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空间生长特征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