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改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易开裂的缺点,可将受拉区部分混凝土采用同体积的HPFRCC替代形成HPFRCC/混凝土复合梁。基于复合梁的正截面弯曲性能试验,主要研究PVA纤维体积掺量对复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拉区HPFRCC层的存在,可有效分散裂缝且抑制裂缝的扩展,复合梁的裂缝呈"根系状"分布形态,且随着HPFRCC层内纤维掺量的增加,裂缝变得更加细密;开裂后,PVA纤维的桥接承拉作用使复合梁中受拉钢筋与压区混凝土的应变增长较为迟缓;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复合梁的初裂荷载、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开裂荷载的提高幅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韧性的PVA-HPFRCC具有很高的能量吸收能力,但强度通常较低。本文采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硅灰等)替代部分水泥来制备高强度的PVA-HPFRCC,并研究粉煤灰、硅灰掺量以及PVA纤维体积掺量对高强度HPFRCC的弯曲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替代水泥可有效改善HPFRCC的应变-硬化特性,当粉煤灰掺量达到胶凝材料重量的60%时,其应变-硬化特性发挥的最为明显;增加PVA纤维体积掺量可提高HPFRCC的抗弯承载力和达到极限荷载时的变形能力,硅灰则降低了HPFRCC的韧性。  相似文献   

3.
橡胶集料掺量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6组18根橡胶集料混凝土小梁的四点加荷试验,研究了橡胶集料体积率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提出采用应变能作为材料吸收能量的度量指标,来评价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橡胶集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逐渐减小,吸收塑性应变能的能力逐渐增大,抗弯极限拉伸值明显增大,且试件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当橡胶集料体积率达到15%时,与基体相比抗折强度下降28.5%、应变能增大10.66倍、极限拉应变增大4.21倍.  相似文献   

4.
何锐  王帅  李晶晶 《硅酸盐通报》2015,34(4):920-926
为了简化混凝土的轴拉力学性能分析过程,首先采用混杂纤维技术制备出了具有优异变形性能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然后以四点弯曲试验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建立了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轴拉性能简易评价模型,并采用实测结果对其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弯拉测试过程中试件的跨中底部和轴拉测试过程中试件的中部均出现了多缝开裂的现象;硅灰的掺入导致强度和变形性能均提高,而当纤维掺量过大时,弯拉强度虽有明显提高,但是其变形能力和抗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虽然极限拉应变的预估偏差要大于极限抗拉强度的预估偏差,但总体来讲二者与实测值都较接近,预估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大大简化了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化学稳定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相对于普通混凝土,通过内掺PVA纤维制成的高韧性混凝土复合材料(ECC)的直接拉伸性能、抗压性能、抗拉性能和抗弯曲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总结了ECC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为纤维在建筑用混凝土性能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浩宇  田稳苓  卿龙邦  许雷 《硅酸盐通报》2015,34(10):2997-3003
通过对8组PVA-ECC试件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四点弯曲试验以及直接拉伸试验,探讨粉煤灰掺量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四点弯曲试验中试件挠度可达26.5 mm,直接拉伸试验中试件最大极限拉应变为1.6%,是传统混凝土材料的100多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依据细观力学原理设计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PFRCC)的原则。普通钢筋或FRP筋混凝土构件需设置大量的箍筋保证延性。HPFRCC强度较高,受拉和受剪时延性较好,作为基体配置钢/FRP筋后,与相同配筋条件的混凝土梁相比,承载力和延性均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点弯曲实验的混凝土抗拉软化关系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君  刘骞 《硅酸盐学报》2007,35(3):268-274
确立了分别基于开裂强度准则和断裂韧性准则的由三点弯曲实验确定混凝土材料抗拉软化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应用扩展的黏聚裂纹模型,通过使模拟的荷载一裂纹口张开位移(stress-crack width relationship,Load-CMOD,P-CMOD)曲线与三点弯曲实验获得的P-CMOD曲线吻合来确定相应的混凝土抗拉软化关系参数.求解中的所有参数均由三点弯曲实验结果确定,其优点是只需用简单的位移控制试验机完成弯曲实验,与单轴拉伸实验相比,实验成功率更高、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磁无损检测分析自由流动浇筑的应变硬化超高性能混凝土(SH-UHPC)薄板内纤维取向分布,对沿垂直流动方向切割的试件进行直接拉伸试验(DTT)、四点弯曲试验(4PBT)及反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自由流动状态下,SH-UHPC薄层中纤维趋于垂直流动方向分布;SH-UHPC薄板内抗拉性能(非弹性段)波动大,主要由于纤维取向随着流动距离而不断变化;相比于4PBT,DTT能够更直接、更全面且更准确的得到SH-UHPC的抗拉性能。此外,基于试验及统计数据分析表明,SH-UHPC薄板中(90°方向)抗拉强度修正系数K_(f)=1.12,低于法国AFGC的推荐值;极限应变修正系数K_(ε)=1.25。  相似文献   

10.
魏华  张鹏  王娟  张天航 《硅酸盐通报》2020,39(6):1709-1714
为研究纳米粒子种类和掺量以及石英砂粒径对聚乙烯醇纤维(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得了试件的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并得到了试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9%,选择纳米SiO2质量掺量和石英砂粒径各四种.结果 表明,纳米SiO2的掺加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伸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随着纳米SiO2掺量从0%增大到2.5%,试件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整体上呈逐渐增大趋势.相对于纳米CaCO3,纳米SiO2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更明显.石英砂的粒径对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性能影响较大,石英砂的粒径越小,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拉应力越低.  相似文献   

11.
改善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影响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的有关因素 ,找出这些因素与卷曲数、卷曲度之间的关系 ,在生产实践中 ,通过调节卷曲前及卷曲中的工艺及设备可提高涤纶短纤维的卷曲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从实验及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均一波纹缺陷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影响。采用VARI成型工艺制作复合材料波纹板试样,通过压缩测试测得其主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构建复合材料波纹板模型,预测压缩载荷下复合材料波纹板的刚度,研究纤维体积分数和波纹比对刚度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波纹对复合材料刚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Ex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在纤维最大偏转角处,试样易发生剪切破坏;波纹比对波纹板刚度影响的变化趋势几乎不受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与ANSYS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纤维混杂效应"对混凝土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B-P HFR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明显高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 FRC)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 FRC)。提出了"纤维混杂效应函数"的概念,利用MATLAB数据拟合的方法求得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混杂效应函数,对其求极值获得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改善最佳的体积掺加率。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lyocell fiber is used as a precursor for carbon fib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yocell fiber and tenacity of carbon fiber from this precursor have been determined. Gray-relation analysis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precursor's propertie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carbon fiber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trength, force at breaking, and fineness of precursor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strength of carbon fibers than precursor's elongation, and modulus.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聚丙烯腈纤维进行NH2 OH化学改性制得的含有偕胺肟基的螯合纤维为原料 ,经FeCl3 化学处理 ,制得阴离子交换纤维 ,并以氟离子为研究对象 ,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制备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实验条件对氟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该交换纤维对氟离子交换具有速度快、交换量大、再生处理便利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最高交换量 30mg g ,交换率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直径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单丝的机械、电性能测试,探讨了PAN原丝直径对预氧丝和碳纤维模截面结构、碳纤维抗张强度、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丝的芯直径随丝的直径增大而增大;粗碳纤维的结构不均匀性比细纤维严重,且在较粗的碳纤维横截面上会出现中空。在一束碳纤维中,随着纤维直径增大,单丝抗张强度下降,电阻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特殊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材料纤维、聚合物纤维、纤维组合材料及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它们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陶瓷窑炉气氛场对陶瓷纤维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验室气氛炉模拟陶瓷窑炉实际工况,让陶瓷纤维在不同气氛场下暴露加热,探讨气氛对陶瓷纤维使用寿命的影响,对陶瓷纤维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粘结剂含量对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聚丙烯睛基炭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石油焦为基体,配入不同含量的煤焦油沥青作为粘结剂,用热压法进行成型、炭化、石黑化,获得了短炭纤维增强炭基复合材料(SCFRC)对所得炭/炭复合材料进行了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的测定,并对炭/炭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测试。研究表明,随着粘结剂量的增加,所得炭/炭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减小,显气孔率增大,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单向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先驱体浸流法制备了3种不同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界面成分以及相应的材料性能。研究发现:在制备过程中Si和O会逐渐从基体扩散到纤维中,并导致纤维劣的化,M40JB碳纤维受损最严重,所制备材料性能最差;采用Hi-Nicalon纤维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性能,单向板弯曲强度达到703.6MPa,断裂韧性达到23.1MPa.m^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