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无延迟线的恒比定时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无延迟线的恒比定时器的设计方法,其中以低通滤波网络取代恒比定时甄别电路中的延迟线,简化了电路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定时精度,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定时电路是核电子学中检出时间信息的模拟电路的基本单元,包括前沿定时、过零定时、恒比定时及幅度和上升时间补偿定时;与模拟定时电路相比,数字定时电路拥有许多优点:一是输入信号的前端数字化,大幅简化了模拟电路;二是数字信号的处理分析,根据测试的目的从采样信号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幅度、时间)。论文以MATLAB为工具,探讨数字化恒比定时和一种改进型前沿定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高速的TTL输出恒比定时甄别器.该甄别器同时实现恒比定时(CFD)功能及幅度和上升时间补偿定时(ARC)功能.最小传输延迟仅为22ns,最大计数率为100 MHz,可内部调节恒比延时.适用于多种幅度和前沿时间范围的输入信号,时间分辨能力好.电路设计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制作使用.  相似文献   

4.
nγ粒子鉴别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n和γ的两种鉴别 计算机模拟过程。一种是恒比定时(CFT)的鉴别方法,利用n和γ脉冲积分波形恒比定时点的不同来区分两种粒子。另一种是利用粒子脉冲的不同区段占总电荷量的比例不同来区分两种粒子(ΔQ/Q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建造的γ全吸收型BaF2探测装置用于精确测量keV能区的中子俘获反应截面。本文应用FlashADC采集得到装置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波形的面积积分获取60 Co和137 Cs源的能谱,并与传统电子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3种数字化波形分析方法(脉冲形状鉴别、基线补偿和时间窗限定)有效剔除了BaF2探测器自身固有的α粒子和电子学噪声的本底。采用多种定时方法研究了γ射线到达BaF2探测器的时刻,比较了时间分布谱的半高宽(FWHM),结果表明,恒比定时法和数字化恒比定时法更适用于在线实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对具有成形网络的核放大器输出的宽脉冲有良好定时性能的恒比定时单道分析器。用时间常数为0.4μs的CR—(RC)~4成形脉冲,幅度从10V变到1V,定时移动小于±1ns。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于快-快定时系统的微分恒比甄别器。它既有定时功能,又有能量选择功能。当输入信号的上升时间为1ns、幅度从-50mV到-5V时,其时间游动是120ps。文章给出了快-快定时系统在不同动态范围的时间分辨率。当动态范围为1.4:1时,其半宽度是201ps。  相似文献   

8.
PET用丝室信号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恒比定时器电路,该丝室及定时电路的双光子符合时间分辨率达到19ns。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 MHz~5 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 MHz时,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可得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与传统获取系统定位的位置分辨的差别Sigma小于0.15 mm,采样频率低于100 MHz时信号定位误差较大。使用高速采样数字化仪可对信号幅度小于20 mV的信号进行定时分析,与传统的PPAC获取系统相比,探测效率提升了4.3%。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μSR谱仪前端电子学原型的设计。利用无延迟线恒比定时电路在单宽NIM插件上实现了8路恒比定时甄别器。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电路幅度时间游动不大于255 ps,不同通道间延时的标准差为19.7 ps,前端电子学定时误差约为55 ps。前端电子学原型板具有集成度高且定时误差较小的特点,可满足μSR谱仪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波形采样技术在实验核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取合适的采样频率非常重要。本文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和恒比定时方法对采样频率为100 MHz~5 GHz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信号进行了模拟分析,采样频率为250~500 MHz时,使用脉冲幅度甄别定时方法可得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与传统获取系统定位的位置分辨的差别Sigma小于0.15 mm,采样频率低于100 MHz时信号定位误差较大。使用高速采样数字化仪可对信号幅度小于20 mV的信号进行定时分析,与传统的PPAC获取系统相比,探测效率提升了4.3%。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核电子学中核脉冲信号的高速实时数字化处理,设计了基于FPGA+DSP的两通道核信号数字时间谱仪。该实验平台基于数字恒比定时(dCFD)原理,采用高速运放和ADC进行模拟信号成型采样,数字信号送入FPGA完成波形判选、数据缓冲、FIR滤波和基线恢复,利用DSP实时信号重构和函数定时,通过USB2.0接口与上位机通信。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模数电路的高度集成、数字信号的实时运算,接近模拟定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从光电倍增管倍增极引出快信号的电路。分析了信号的产生机理,研究了它的定时性能。使用两支Philips XP2020Q光电倍增管,与BaF2闪烁体组成时问谱仪探头,从D9倍增极引出快信号,在使用Ortec935恒比定时和Ortec567时幅转换的条件下,测量^60Co的瞬发时间谱,在2:1能窗下得到FWHM=138ps的时间分辨。表明,此方法明显改善了谱仪的时间分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电子能量损失符合谱仪前端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用于原子分子实验的能量损失符合谱仪的前端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考虑到谱仪的高计数率的特点,设计了适应高计数率的反堆积放大器和无延迟线恒比定时甄别器。该系统现已用于原子分子实验室,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实验中,为诊断等离子体区域温度信息,需要通过中子飞行时间法测量中子的能谱,即转化为对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相对于激光同步脉冲的延迟时间进行精确测量。本文介绍了一种对中子飞行时间进行高精度测量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恒比定时方法(Constant Fraction Discriminator,CFD)对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定时,并利用德国ACAM公司生产的TDC-GP21芯片进行精确时间测量。基于该方案完成的测量电路电子学分辨时间在1 500 ns量程内均优于200 ps。同时,其电子学分辨时间加上探测器分辨时间典型测量结果为217.5 ps。  相似文献   

16.
针对PET探测器中快速脉冲信号的数字化恒比定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硬件以FPGA为核心,脉冲信号经过高速ADC数字化之后,在FPGA中通过DCFD(Digital Con-stant Fraction Discriminator)算法提取其时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DCFD时间分辨达到772 ps,能够满足PET系统对时间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XP2020及PM2106两支快速光电倍增管,Pilot U、KL236及国产STY01塑料闪烁体,进口恒比定时甄别器等快电子学插件及国产512道脉冲高度分析器等慢电子学仪器,按通常快-慢工作方式装配和调整了一套正电子湮灭寿命谱仪。在注意到塑料闪烁体的封装、光电倍增管工作状态的选择及恒比定时甄别器“位移”调节与过零延时选定等条件后,谱仪达到了较好的时间分辨能力。图1给出使用KL236(φ32×18)时谱仪测得的~(60)Co双γ射线瞬发符合分辨的动态曲线,表明谱仪能够工作于很宽的能量选择范围;图2给出在正电子湮灭测量条件(~(22)Na窗)下谱仪对~(60)Co的瞬发符合分辨曲线,得到时间分辨率(FWHM)=224ps,FW0.1M=428p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DSP builder与FPGA的数字脉冲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脉冲处理技术的数字实时时间谱仪。谱仪数字恒比定时(dCFD)算法部分最终全部在FPGA中实现,简化了电路。并组建了一套测量22Na放射源的数字化正电子符合谱仪,对其进行测量得到该系统能量分辨达到3.90%,时间分辨达到157.6 ps,高于传统TDC测得的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19.
阻容耦合式前置放大器前沿定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信号时间分析中,前沿定时误差分析是常用的方法.针对阻容耦合式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前沿是非线性的特点,通过泰勒级数对阻容耦合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近似,推导出其前沿定时误差分析公式,从公式可以得到影响前沿定时误差分析的不同参数及其定量关系,确定最佳信号与预值比和时间常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定时截尾恒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所获得的失效数据为基础,通过整体分析方法对实际工况条件下内压管的可靠寿命进行了评估,对内压管大批量工程化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