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敏 《安徽化工》2006,32(5):52-54
研究BDC工艺除氮脱磷,讨论pH值、曝气、悬浮物等因素的影响,并对BDC工艺中脱氮除磷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同时脱氮除磷的BDC运行方法,使磷铵厂氮磷废水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辽宁化工》2021,50(8)
传统脱氮除磷工艺虽然能够去除水中氮元素、磷元素,但其去除效率较低,运行费用较高,因此新型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被不断研发。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其进水方式以及去除效率、运行费用不同,介绍了几种新型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旨在为污水厂工艺的选择及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高效低耗同步脱氮除磷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发和应用低碳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和工艺具有重要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总结了同步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基于厌氧氨氧化强化的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新工艺和新技术,包括基于传统除磷与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工艺、反硝化除磷与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耦合工艺、部分厌氧氨氧化强化同步脱氮除磷等。其中基于部分厌氧氨氧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工程案例表明: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可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同时解决低温对脱氮除磷性能的抑制。该技术利用原水碳源,在不同尺度的研究中均体现出深度的脱氮除磷效果。本文还比较了不同工艺的技术特点及工程应用前景,对未来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展望,可为后续主流城市污水氮磷同步去除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一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它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微生物的分相培养,对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很大的潜力。通过对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负荷和运行条件下TP去除率可达90%,出水TP浓度可控制在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5.
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反应机理,从C/N、超越污泥回流比、pH、DO、HRT及MLSS等方面分析了对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及目前国内外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在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SBR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总结了SBR脱氮工艺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亚硝化脱氮现象,讨论了影响SBR除磷的碳源、聚磷菌与非聚磷菌竞争、pH值、好氧曝气、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并对SBR工艺中脱氮除磷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可以同时脱氮除磷的一种SBR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短程硝化—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工艺的出现,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诸多缺点,是一种节能、高效、运行费用低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介绍反硝化聚磷菌的反应机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该工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及对生物技术的掌握,目前生物除磷脱氮技术日渐完善。本实验对Phoredox除磷脱氮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经实际运行,其Phoredox除磷脱氮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行的倒置A2/O工艺可以保持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与相同污泥回流比而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平行运行的改良A2/O工艺脱氮效果基本相当,但除磷效果优于改良A2/O工艺;提高倒置A2/O工艺污泥回流比至200%左右时,其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改良A2/O工艺;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矛盾,提高系统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0.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技术,在单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向与A/O、A2/O和SBR等工艺形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介绍了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基本特点、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了运行方式、技术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污水生化反应器中混合液的内回流特性是影响系统生物脱氮除磷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探讨了同心圆活动导流墙反应器中混合液内回流分流量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反应器中活动导流墙不同开角值与循环混合液内回流量Q_缺/Q_好的定量分配.当导流墙开角α在0~15°范围内,L_(BD)/L_(BE)=0.25~0.48时,循环流量Q_缺/Q_好的值为1.19~1.94,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可获得良好的同时生物脱氮除磷效能,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GB 18918-2002).冬季低温工况条件下,通过调节减小Q_缺/Q_好比值为0.97~1.0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温对生化反应过程造成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合反应器模拟氧化沟运行方式,探讨氧化沟不同好氧缺氧分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点曝气氧化沟系统中氧传质推动力大,溶氧效率高,在相同的供氧条件下,其一个循环的好氧区比分段曝气系统好氧区长,但是分点曝气系统有机物耗氧多,DO浪费大,而分段曝气溶氧效率低,但DO的有效利用率(用于脱氮除磷)高,二者硝化能力相当,NH4+-N去除率分别为96.68%和97.03%,硝化菌活性分别为4.65、4.66 mg.g-1.h-1。在好氧区和缺氧区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分区越多,有机物被好氧异养菌利用的越多,脱氮除磷效果越差。分区减少,可以有效地增加反硝化菌对碳源的利用,对提高脱氮效果更有利。在同样的供氧条件下,分段曝气单个A/O分区长,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碳源利用多,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分点曝气,在满足硝化的前提下,缺氧区和好氧区比例越大,碳源被利用的越完全,对脱氮除磷越有利,DO的有效利用率也越高,此时越接近于前置缺氧-好氧(A/O)工艺。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锡山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锡市锡山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50 000m~3·d~(-1),主要采用强化二级生物脱氮除磷以及增加三级盘片式微过滤工艺进行工艺改造,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反硝化除磷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反硝化除磷机理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通过反硝化除磷的特性分析,阐述了反硝化除磷机理.介绍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得出单污泥和双污泥系统适合市政污水、低氮源和低C/N污水的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5.
赵蓉  周少奇  伍志研 《水处理技术》2012,38(4):118-121,125
结合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脱氮除磷参数调控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考察了冬天低温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然后经过不同混合液体积回流比和污泥体积回流比的运行分析,得到适合工艺运行的最佳值,分别为100%和100%,还对其它参数调控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工艺整体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到良好的结果。证明A+A2/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技术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中,电化学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电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电化学还原去除硝态氮和电絮凝除磷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工艺优化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污水排放标准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进一步提高,对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来讲是一种挑战.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关注,在强化脱氮除磷方面亦表现出优于传统工艺的特点.非传统脱氮除磷的观念的后置反硝化工艺(无外加碳源)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去除营养物的效果.从现有的MBR脱氮除磷工艺着手,分析探讨了MBR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六箱一体式反应器水力流态及其脱氮除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效容积为312L的模型对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流态特征及其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周期性交替进水方式增强了反应器系统流态的完全混合性,在工艺上表现为通过反向进水完成混合液以及部分污泥回流。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去除氮磷的性能,对NH3-N、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5%、74%、90%,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永寿 《广州化工》2012,40(18):99-101
漳州市东区污水处理厂采用标准AB工艺法,处理能力为10万m3/d,多年的运行结果显示,BOD5、CODCr、SS的去除率均达到设计要求,但在进水氮、磷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出水往往不能满足有关标准对氮、磷指标的严格要求。针对本厂工艺特点和运行问题,对改进AB工艺强化其脱氮除磷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该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法),以MgCl2.6H2O为沉淀剂同步脱除水中氮磷。结果表明pH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pH为10.5时,氮磷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致浊物质的存在对氨氮的去除有促进作用,低浊条件有利于磷的去除,而高浊条件对磷的去除无明显影响;较低浓度的HCO3-促进氮磷的去除,而浓度较高时抑制氮磷的去除;SO42-的存在不利于氨氮的去除,而对磷的去除略有促进作用;钙离子对氮磷的去除影响较大,当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相当时,会抑制MAP沉淀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