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叙述一种离子选择电极联合测定技术——离子选择电极互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和操作技术。互参电位法是采用两支离子选择电极,互相作为参比来进行电位测量,通过加入标准,同时测定溶液中两种不同的离子的浓度。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一般的标准加入法一样,即  相似文献   

2.
关于互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曾斌礼曾对特殊情况,即二支电极的响应斜率(包括正负号)相等的情况下作过讨论。下面我们就一般情况,即响应斜率不等、离子价态不同的互参电位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作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多次标准加入法是应用离子选择电极(ISE)分析中准确度较高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电极斜率未知,或在标准液与待测液中不一致时,更有其独到之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标准加入法数据处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促进了该方法的应用。对于二次标准加入法,已有人通过推导误差公式和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随机误差的传播,考察  相似文献   

4.
引言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时,一般采用一次标准添加法。但如电极的响应斜率有所变化时(如实测体系中的电极响应斜率与在标准溶液中不同时)就无法进行计算。二次以上标准添加法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数据处理比较繁。Brand与宣家祥研究了二次与二次以上标准添加法的计算机解法,对提高选择电极的测试精度起了一定作用。但他们的方法一般需要迭代二十余次(二次添加法)才能得到收敛解,不利于采用尽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离子选择性电极多次添加法的应用已有许多报导,但因计算比较复杂,有时需借助计算机求解。等电势添加法比一般添加法计算简单,应用方便,文献提出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等电势一次标准添加法。本文提出了离子选择性电极多次等电势添加法,此法计算简单,既不测定电极斜率和标准电极电势,也不必更换溶液,操作方便,用于氟离子测定的准确度比一般添加法和直接浓度测定法有明显提高,并通过理论误差分析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离子选择电极法中,二次标准加入法不仅无须知道电极的斜率,而且由此可以消除电极斜率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但其误差公式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建立求解二次标准加入法分析结果的数学方程,推导出相应的误差公式,并且就第一次加入的标准溶液量和被测试液量的倍数关系,第二次对第一次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之比等影响因素加以讨论,以期从理论上探讨二次标准加入法的适宜条件及其误差同一次标准加入法  相似文献   

7.
离子电极标准添加法及其Gran作图法的改进研究工作,近年来都基于电极电位(E)的测量和电极斜率(S)的校正。由于E测量的误差和S的变化,使精度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提出一种以标准添加体积作直线图的“等电势标准添加法”,这种直线图既不需要离子电极的电位,也不需要响应斜率,方法的精度尚优于Gran作图法。  相似文献   

8.
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中应用二次标准加入法,需要用计算机编制程序用迭代法计算结果。我们所见到的文献所述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机程序均较繁杂,且对测定过程要求较高。本文在用离子选择电极二次标准加入法测定水及土壤中氟离子时,对计算机程序做了改进,简化了计算公式,缩短了运算时间,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对温度敏感的特点,选择碘—亚砷酸—硫酸铈催化温度反应体系,在无外界隔热的条件下,成功的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并利用于空气汞的检测中。一、测定原理恒定条件下,离子选择电极的温度变化可由能斯特方程对温度微分得到:d_E/d_T=d_(Eο)/d_T+0.1984T/n·dlg[F~1]/d_T+0.1984/n 1g[F~-]温度对电位影响由三部组成:d_(Eο)/d_T,标准电位的温度系数项,是特定的电极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电极电位分析中,多次标准加入法比二次标准加入法能获得更高精度的待测溶液的浓度C。因而该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文献[1,2,3]中,Brand等作者借用常规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其实验数据,获得了良好结果。但是该法比较复杂,使用不大方便。本文利用Nernst方程可以转化为仅有二个未知量(C_o和S)的特点,首先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将Nernst非线性矛盾方程组转化为相容的二元非线性方程组;进而利用所选目标函数具有凸性,又方便地转化为一维优化计算,并且用0.618法获得C_o值。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小组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的数学模型,在下列两方面得到的结果简报如下: (I) 二次标准加入法的压缩映像原理二次标准加入法三个测量点的Nernst方程为  相似文献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方法中,尚未见应用样品添加——格氏图纸计算法。根据本文实践,说明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有它的特点,我们在测定复合肥中钾的应用,得到了比标准曲线法、格氏作图法、离子计直读法更满意的结果,操作也较简便。含铵肥料中测钾,试样浸取液需用 LiOH 或 Ba(OH)_2调到碱性,煮沸除氨,以免钾电极产生干扰响应。通常是在0.1M 离子强度、pH7的条件下进行。用上面几种测定方法,由于我们所用的钾电极在标准溶液中响应斜率在10~(-3)—10~(-4)M 不呈线性,而且在10~(-4)M以下响应时间达15分钟以上,使测定结果过于分散,难以克服种种条件的影响。为此采用样品添加法,将试样溶液添加到含有约2×10~(-4)MKCl 的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中测量电位,电位读数重现性显著提高。利用了格氏图纸作标准添加原理,标准添加曲线可以很方便地随时跟样品添加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此法操作简便,也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曾有人用氯胺—T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过砷,但灵敏度低,线性范围亦较窄,方法尚不成熟。因此,目前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砷大多采用间接电位法或电位滴定法,国内已见报道的有硫化银电极电位滴定法和氟离子选择电极间接电位法,但最低只能检测到6ppm和50ppm。我们用碘离子选择电极对电位滴定法和间接电位法测定砷(Ⅲ,Ⅴ)的条件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砷的浓度低至0.08ppm和0.015ppm仍可分别进行定量测定,分析范围亦较宽,而且仍然具有离子选择电极法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离子选择电极二次标准加入法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选择电极二次标准加入法简便快速,结果的计算比多次添加法简单,是受欢迎的一种测定方法。二次标准加入法的计算方法报导不少,有计算机求解法、表算法、图算法等。本文是一种计算法,公式简单,经数次迭代运算,即可达到相当精确的结果,不需测定电极斜率,两次添加标准液的体积比不需成整倍数,用一般计算器即可求解。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离子选择电极法中,二次标准加入法可消除电极斜率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但分析结果需用程序电子计算机求解,因此难于推广应用,Orien公司曾制订过一个供二次标准加入法计算用的因数表,由于表中没有考虑加入标准溶液后体积稀释的影响,所以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潘忠孝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了一个二次标准加入法的计算用表;赵藻  相似文献   

16.
电位法研究络合物的络合平衡、测定其稳定常数是一种经典、成熟的方法。过去,人们通常是用某种阳离子电极(如金属汞齐电极)、阴离子电极(如第二类电极)、氧化还原电极或设计成浓差电池以电位法来测定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离子选择电极的发展使电位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得是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活度,因而其方法更为可靠准确,实验装置与过程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17.
缬氨霉素钾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较好,为钾的测定提供了一条捷径。用该电极测定卤水和盐水中的钾已有报导,不过一般的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比较法的测定误差较大,有时难以满足常规分析的需要,而四苯硼钾电位滴定法需要消耗四苯硼钠,使分析成本提高。本文报告用等电位变化连续标准加入法测定卤水和盐水中的钾,操作类似一般的标准加入法,而方法的准确度有显著的提高,已接近电位滴定法,与四苯硼钾重量法比较,相对偏差一般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8.
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的基础是能斯特方程式。一般说来,电池电位是三个电位项之和 E_(电池)=E_(指示)-E_(参比) E_(接界)E_(指示)和E_(参比)分别是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电位,E接界是液接界电位。将指示电极电位的能斯特方程代入则可得  相似文献   

19.
在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和测试中,常需测定电极性能的有关参数,如检测限、响应斜率、电位选择性系数等。处理实验数据时,要计算活度,绘制曲线,工作繁琐而误差较大。本文采用较普及的Sharp Pc—1500微型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以Basic语言编写测定检测限、响应斜率、线性响应范围及电位选择性系数(固定干扰离子的混合溶液法)等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一、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测量的误差来源由离子选择电极、参比电极、样品溶液或标准溶液及离子计组成的测量体系,其误差的可能来源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1)离子选择电极误差。主要是电极响应特性例如电极标准电势及斜率漂移引起的误差,也包括存在干扰物质及基体离子强度变化等反映到电极响应上的误差。 (2)参比电极误差。主要包括参比电极电势漂移以及液接界电势的变化(残余液接界电势)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