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阳渔安安井温泉旅游城未来方舟G7为大型商住综合体项目,塔楼与商业裙楼设缝分开。其中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共7层,3栋塔楼为高度180~210m的超高层住宅,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塔楼由于高位转换且转换层以上层数较多,结构受力相对复杂。采用ABAQUS对框支转换构件进行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揭示框支转换结构"拉杆-拱"受力机理;通过改变转换层位置,研究框支剪力墙与落地核心筒之间的剪力传递规律;提出两种方便转换梁拉筋贯通锚固的框支转换节点形式,并论证其安全可靠性。对转换梁、框支柱、框支连接节点、框支剪力墙、落地核心筒以及转换层上下几层楼盖等转换结构相关构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构造加强措施,保障转换结构受力安全,使得整体结构达到预设的C级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2.
南京景枫中心项目有4栋超高层住宅,均为低区大空间商业,高区小开间剪力墙住宅,转换层设于5层,属于高位转换复杂超限结构,通过传力直接、受力路径清晰的梁式转换,结构体系为部分框支-剪力墙.基于抗震性能化设计理念,对结构进行中震弹性、中震不屈服验算以及大震静力弹塑性验证分析,采取合理的抗震加强措施,如在框支梁和框支柱中设置型钢以提高其延性和变形能力等,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同时,介绍了本工程超深地下室的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猜兵  肖志  高明宇  刘琳 《建筑结构》2021,51(21):42-46
某超高层建筑31层,房屋总高度144.55m,采用高位转换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叙述了该项目的前期设计思路、超限情况、抗震性能设计、高位转换结构专项分析及结构相应加强措施等内容,专项分析中对结构转换层上下刚度比验算、型钢在转换构件中的应用、转换层上层墙超限分析、框支构件极限承载力验算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利用设备转换的空间增加转换层上层层高以及层高根据梁刚度作用点来计算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值;型钢转换梁、柱的采用,既能使结构构件满足建筑对空间尺寸的要求,又能有效解决柱轴压比、转换梁上层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超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换层设置高度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通过对一幢高121.5m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设有结构转换层的空间分析的结果,详细论述了转换层设置高度的提高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并提出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概念,供高层建筑结构设置转换层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圳总部物流广场地下3层,地上58层,总高度199.9m,为高位转换的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本文重点探讨了结构布置、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计算分析等,结构设计采用多种计算软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如在塔楼内均匀设置剪力墙,改善了大开洞楼板水平剪力传递,加强底部竖向和水平转换构件及其他薄弱部位,保证了结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布置与建筑空间利用的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设置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思路与方法已不能满足此类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在PKPM抗震设计模块应用的基础上,按照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引用转换层位于高位的框支剪力墙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对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自振周期随着转换层设置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框支剪力墙底部剪力随之增大,结构的整体性及结构的抗震性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晓庄国际广场工程为一栋高层多塔商住楼,地上30层,建筑高度104 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属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工程的特点和结构设计情况,并针对高位转换和结构超限,采取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比现行规范要求更为严格的抗震措施。经对结构进行多模型、多软件及线性和非线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郑硕锋 《山西建筑》2010,36(21):75-75,10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超高层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阐述了该类超限工程的性能设计、抗震措施等设计流程,对同类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框支剪力墙结构容易在底部形成大空间,可以满足变化多样的使用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易在底部形成薄弱层,不利于抗震。以云南某在建带高位转换层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较为细致的数值模拟分析;接着,对该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综合分析;并采用弹塑性需求谱的改进能力谱方法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最后,通过改变转换层上、下刚度比以及转换层高度的方式,讨论了框支层相对刚度及位置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此类型建筑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某超限高层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存在框支转换,标准层楼板大开洞,针对转换层、标准层采取相对应的加强措施,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逸彩新世界超高层住宅工程为例,探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验算,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在实际工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工程属于高位转换超高层公寓,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37.85 m,属于B级高度。文章基于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分析,设防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性能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能满足预订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福清裕荣汇城市广场5A#住宅楼高位转换超限建筑(地上共二十八层,转换层位于第五层楼面)结构抗震设计,本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框支框架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等有效加强措施,使得本工程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主要讨论转化层位置的变化对结构影响以及高位转换层结构各层刚度的合理布局,并建立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利用MIDAS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MIDAS所得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出数据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框支剪力墙能够为建筑物提供多种功能,但其会在楼层转换处发生刚度突变,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分析了三种转换层设置位置及其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论显示:转换层高度越高,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等效侧向刚度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5.
红星国际家具展示中心由六栋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塔楼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下部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层5以下为裙房,层6为结构转换层,每三栋塔的转换层连成整体,形成多塔高位转换的复杂高层建筑。采用SATWE及ETABS进行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分析,采用层刚度比、等效侧向刚度比及层间位移角比进行评价。给出了转换层刚度比控制分析过程,通过对比多模型、多软件、多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多塔高位转换对刚度比的影响,并对落地抗震墙进行了加强,从而控制刚度比在合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带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差,转换层位置高度、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其指标进行了限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ETBS建立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后得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转换层下部结构落地剪力墙类型对结构抗震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γ,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转换层设在第1层的14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强落地剪力墙和减少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州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位于11层。框支转换部位受力复杂,高位转换对结构抗震不利,应专门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文章采用ABAQUS对其中一个框支转换部位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受力特点并进行承载力验算,寻找薄弱部位并提出加强措施。结果表明,该框支转换结构承载力整体满足要求,地震作用为控制工况;在连接节点区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当被托换剪力墙的净托换长度较大时更为明显,需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改善其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恒裕滨城二期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9314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02020m~2,地下3层,地上由5座46层(高149m),1座30层(高99.5 m)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组成。2层架空层为转换层,塔楼结构类型采用部分框支抗震结构,局部设框支梁转换,裙房及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除4号楼外其他各楼均在31层、46层及屋顶层结构有外凸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合景木渎商业二号楼属于有高位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复杂,扭转不规则,楼层刚度突变。根据抗震规范的要求,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抗震性能目标。对转换层楼板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平面内受力情况,提出转换层及附近几层的抗震加强措施。本项目对高层转换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