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文章针对目前车间调度问题中的两种典型问题展开研究,即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其中,对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基本原理、调度策略以及研究方法等做了分析与总结。通过文章的论述,为进一步拓展这两个典型车间调度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蜂群的自组织自适应特征,构造了作业车间调度算法:摇尾舞算法和觅食算法.该算法利用蜂群与环境的交互模型来实现作业车间的动态调度,利用群体智能技术解决作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与蚁群算法相当,但离禁忌算法还有差距;该方法还能够起到优化调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季照平 《广西轻工业》2011,27(12):74-75
在车间作业调度数学表达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遗传算法对该问题的解决策略和过程。在算法流程的基础上,讨论了求解车间调度问题遗传算法的具体设计,包括目标函数、选择策略设计等,最后给出一种用遗传算法优化车间调度问题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将约束满足神经网络(CSNN)模型和启发式算法相结合,应用到作业车间调度(JSP)问题上.实验数据表明:CSNN具有结构简单、建模方便的优点,启发式算法的引入大大地改善了CSNN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性能和有效性,是解决JSP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Witness的汽轮机叶片车间仿真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丽  王加兴 《轻工机械》2010,28(4):116-118,122
针对作业车间(同时具有并行机和多功能机床情况下的)生产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tness的仿真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Witness动态仿真模型进行实时仿真运行,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并优化优化指标和优化参数,将结果反馈给仿真系统实施控制。给出了基于传统车间作业调度方法和仿真技术的集成方案。以某汽轮机叶片数控生产车间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图4表2参8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车间调度问题的实际应用特性出发,综述了当前车间调度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分析当前研究车间调度问题的相关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在车间调度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几个车间调度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车间调度问题的不断深入以及更好地为生产实际服务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周萧  王万良  徐新黎 《轻工机械》2010,28(5):121-124
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混合差分进化算法(Hybri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来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为了防止基本差分进化算法陷入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从2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为了在进化初期能够保持种群多样性,后期减少缩放因子对最优解的破坏,提出了自适应的缩放因子F。其次交叉操作时采用分组交叉思想。通过对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改进后的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和鲁棒性有了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8.
何文锦  鲁建厦  李修琳 《轻工机械》2013,(1):101-105,110
针对作业调度问题,以生产交货拖期时间和完成时间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根据生产物流瓶颈的定义,以作业车间为研究对象,辨识其瓶颈。在辨识过程中以设备利用率最大为生产物流瓶颈定义,同时在采用工艺路径和工序分割的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生产物流瓶颈的调度算法,对生产系统进行排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生产物流瓶颈的调度算法在求解生产排程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企业由于设备和资金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较为落后和缺乏,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有必要对车间生产计划的调度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在充分考察车间生产调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车间生产计划的调度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遗传算法在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NSGAⅡ-NN125调度算法。首先,根据织造车间大规模调度的特点,以最小化逾期损失、完工时间和改车次数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织造车间调度模型。然后设计了以神经网络模型NN125为主体的调度模块,其可根据织轴和织机特征信息生成调度方案。最后,设计了以NSGAⅡ为主体的优化模块,其根据方案优劣对调度模块中的NN125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SGAⅡ-NN125的调度质量随着调度规模的不断增大始终非常稳定,而且已优化的调度模块可直接用于相似问题的调度,调度性能较好,由于省去了优化过程,调度速度(约50个织轴/s)也有较大提升,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套基于IC厌氧反应器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自制有机废水(以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按COD∶N∶P=200∶5∶1的比例配制,同时加入微量元素)进行实验,该系统运行2个月,采集159组运行数据作为元数据集,以进水有机负荷、反应器温度、反应器p H值、氧化还原电位、体系积累的乙酸和进水碱度为输入量,以产气量为输出量,建立PSO(粒子群算法)-SVM(支持向量机)传统模型。为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将反应器温度、反应器p H值、体系积累的乙酸进行动力学模型量化后建立混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PSO-SVM模型对预测废水厌氧处理体系产气量表现较好,测试集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相关系数为86.71%,引入动力学模型后的混合模型在产气量预测中的精度提升较大,线性相关性R由86.71%提升至95.73%,可为监控、优化和理解厌氧消化过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热致性液晶(TLCP)/聚苯硫醚(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TLCP微纤的形成将有效增强PPS基体的力学性能,并能优化纺丝工艺。考虑到实际纺丝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结晶过程,因而首先研究了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过非等温结晶方法研究了TLCP微纤对PPS基体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用Jeziorny模型描述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表明,TLCP/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能够使用Jeziorny模型来描述。在共混过程中,TLCP微纤结构起到异向成核的作用,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此外,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挤出共混物表面形貌及共混纤维的TLCP微纤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异丙醇铝(AIP)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A1203)溶胶。研究了酸解剂、酸铝比[n(H+)/n(Al3+)]、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溶胶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稳定、透明纳米A1203溶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酸解剂HN03;n(H+)/n(Al3+)=0.18~0.25;陈化时间20h。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性能,通过PVDF与AIP的原位聚合,制备了不同PⅥ)F含量的PVDF/A1203杂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I-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膜的纯水通量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截留率则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逐渐升高;AIP的加入使得杂化膜两相之间存在键合,可以增强Al2O3和PVDF之间的化学连接,从而提高杂化膜的亲水性和机械强度;添加AIP后,杂化膜的热分解温度向低温移动,即杂化膜的热稳定性下降;而AIP对PVDF膜的熔点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有效途径,将其与紫外光固化技术结合,制备得到的杂化材料具有固化速率快、环保、适用于热敏感基材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残留水分子影响紫外光固化过程、有机无机网络形成速率不一致造成的体系不稳定等问题。文章综述了该类杂化材料的原理及其在耐磨材料、阻燃材料、光学增透膜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其在多种功能材料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纳米Al2O3溶胶的稳定性及PVDF/Al2O3杂化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异丙醇铝(AIP)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Al2O3)溶胶。研究了酸解剂、酸铝比[n(H+)/n(Al3+)]、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溶胶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稳定、透明纳米Al2O3溶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酸解剂HNO3;n(H+)/n(Al3+)=0.18~0.25;陈化时间20 h。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性能,通过PVDF与AIP的原位聚合,制备了不同PVDF含量的PVDF/Al2O3杂化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I-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膜的纯水通量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截留率则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逐渐升高;AIP的加入使得杂化膜两相之间存在键合,可以增强Al2O3和PVDF之间的化学连接,从而提高杂化膜的亲水性和机械强度;添加AIP后,杂化膜的热分解温度向低温移动,即杂化膜的热稳定性下降;而AIP对PVDF膜的熔点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为整理剂,次亚磷酸钠(SHP)与不含磷催化剂HD-SP为复合催化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该体系对布面pH值及抗皱性能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离子相对浓度计算,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复合催化剂整理后的织物达到GB 18401-2010对布面pH值在4.0以上的要求,可省去焙烘后的水洗工序;与SHP 16 g/L相比,以SHP 10 g/L、HD-SP 20 g/L复合时,整理织物的抗皱性能相当,但SHP的用量减少37.5%。根据FTIR结果,复合催化剂与纯SHP相比,BTCA与纤维素纤维酯化交联程度相当;根据离子相对浓度计算,更多羧基被复合催化剂转化成了羧酸盐,布面pH值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经过加工处理的天然羊毛粉末与有机物(PP)杂化作为合成纤维的形状种子,在纤维成形过程中将其分形结构放大,研究了以该原理制得的一种羊毛粉/合纤杂化纤维(皮芯型、共混型)的性能,如力学性能、瞬间回复性、染色性、吸湿性等.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粉的加入,可大大改善该种合纤的瞬间回复性、明显改善合纤的吸湿性和染色性,虽然会使其力学性能有所降低,但仍可满足服用纤维的强度要求.该研究为羊毛粉/合纤杂化纤维的工业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丝素与明胶共混静电纺丝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纺织学报》2007,28(3):1-4
 丝素和明胶以不同质量比共混于甲酸溶剂,将此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分析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其形貌和直径的影响,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的纯丝素纳米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丝素与明胶质量比为70∶30,纺丝液质量分数为11%,极距为13 cm,电压为22 kV的工艺条件下,静电纺纤维平均直径为83.9 nm,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用明胶共混不仅有利于克服低质量分数丝素纺丝液静电纺丝中出现的珠状物和断头多等问题,而且有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中。  相似文献   

19.
Conventional sterilization in palm oil mills utilizes heat to soften the fresh-fruit bunch in a pressurized vessel to detach the mesocarp, kernel and nut from the fruitlet. It also inactivates the generation of lipase enzyme that triggers the formation of Free Fatty Acid (FFA) and breaks the oil-bearing cells for easier oil extraction. However, the utilization of a pressurized-vessel encounters frequent production interruptions due to regular inspections of pressure vessel, which finally reduces production efficienc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to efficiently halt the reaction of enzymatic lipolysis leading to FFA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n innovative atmospheric-pressured hybrid steam-microwave method to perform sterilization of palm oil fruits under a continuous process without a need to use the pressurized vessel. The analysis is focused at establish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doption of hybrid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future implementation in palm oil industr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ruit were determin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microwave process heated up the kernel efficiently with a shorter duration. The post steaming process also maintaine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mesocarp, which in turn yields better oil quality. The temperature under the hybrid system increased by 17.5% for the mesocarp and 25.1% for the kernel. The process exhibited shorter heating duration and could be usefu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compare two anaerobic reactor configurations, a hybrid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h) reactor and an 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ith immobilised biomass (ASBBR) treating dairy effluents. The reactors were fed with effluent from the milk pasteurisation process (effluent 1—E1) and later with effluent from the same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one from the cheese manufacturing (effluent 2—E2). The ASBBR reactor showed average organic matter removal efficiency of 95.2% for E1 and 93.5% for E2, while the hybrid UASB reactor showed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90.3% and 80.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