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全防护技术是星座通信系统研究的重点。文中论述了安全防护技术在星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星座通信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对国外"铱星"系统和全球星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概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投资巨大,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性能分析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星座覆盖特性分析是星座通信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军用卫星星座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能评估是军用通信星座系统研发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科学完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才能使评估更加合理有效。给出了军用通信星座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分析了军用通信星座系统的主要参数空间和影响军用通信星座系统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军用通信星座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为军用通信星座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星座通信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星座通信系统,特别是研究Orbcomm系统的组成、特点、应用以及成功运营的经验,中低轨星座通信系统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星座通信系统在全球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 星座系统和安全防护 1.1 星座系统安全肪护规划 星座通信系统信道组成如图1所示。星座通信系统的用户分为境内和境外用户。星座通信系统在主权领域内设置有信关站,卫星覆盖范围内有信关站时不做星上交换,采用透明转发方式,信息经由地面网络传送至对方所在信关站,再传给对方用户终端。若覆盖范围内没有信关站,则采用星际路由或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信息转发。  相似文献   

6.
星座通信系统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必须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星座通信系统的工作特点和任务需求,建立了星座通信系统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过程;最后,以"铱"系统为例,对星座通信系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验证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合理性,对其他通信系统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地面移动通信网目前在移动通信中居于主流地位,但在边远地区、沙漠、海洋上仍然无法覆盖。灾害发生时,地面通信设施被破坏,卫星通信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正是星座通信系统具有的种种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国竞相发展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进步,我国发展星座通信系统的时机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际上出现的三种星座通信系统,重点分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发展卫星移动通信做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卫星通信相比地面蜂窝通信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卫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通信卫星。而星座通信系统中,多颗卫星灵活组网工作,可以完成单颗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卢山  刘金灿  李刚 《通讯世界》2016,(10):129-130
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星座设计是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分析了GEO和IGSO组成的混合星座的星座覆盖性能、对地通信时长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2颗或3颗IGSO卫星构成的星座能够提供较好的覆盖性能(多星覆盖率及高通信仰角),采用混合星座能够有效解决GEO卫星在高纬度区域的低仰角问题,满足某些特殊区域的应用需求.因此,采用GEO和IGSO的混合星座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略论GLONASS系统的建设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余  刘仲谋 《导航》1997,(4):7-11,22
24颗卫星组成的GLONASS星座于1996年1月18日开始全面投入全球性和全天候的导航定位服务,为全球卫星导航的广泛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据最新资料,本文主要论述了GLONASS系统的建设失误,以供我国建设地球静止卫星定位/通信系统之鉴。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对信息处理与传输的要求愈来愈高。作为全球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各国提出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多达85个。目前正在设计中的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基本都是覆盖全球的星座系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Teledesic.CyberStar.Spaceway系统等。本文对这三个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刘燕 《中国新通信》2008,10(9):37-40
本文简要介绍了星座通信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多波束天线的性能特点,提出了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应用于星座通信系统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可行性方案,针对星座通信系统特点,对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宽带通信需求的增长,世界各国提出并建设了多种低轨通信星座,我国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也在紧张建设中,星间链路将是通信星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星间链路特点和建链需求,以极轨通信星座为例,从几何角度给出了星间链路指向角和距离的数值计算公式,分析了顺行轨道星间链路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异轨星间反向缝建链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星座参数,可以实现卫星跨反向缝的接续建链,从而保证反向缝两侧卫星之间始终存在可用的通信链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星座通信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多波束天线的性能特点,提出了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应用于星座通信系统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可行性方案,针对星座通信系统特点,对数字多波束天线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CSMCS,Constellation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具有覆盖面积大、通信距离远、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等优点,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CSMCS的研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承担高额投资和高风险,尤其是Iridium计划和ICO公司先后破产重组,使人们对星座移动通信系统的经济风险有了更高的认识。所以,我国在建设自己的CSMCS以及参与国际CSMCS竞投标工作时,有必要对CSMCS费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严格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从CDMA在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全球星导航系统及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现状出发,介绍码分多址方式的特点和小卫星星座测控通信系统;重点阐述小卫星星座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设计、工作原理等;给出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并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表明CDMA体制是小卫星星座测控通信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频率轨道资源一直是非静止轨道(NGSO)宽带通信星座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现有星座的频轨解决情况、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网络资料申报现状、相关无线电规则的演进趋势等三个方面对NGSO宽带通信星座系统频率轨道资源的全球态势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中简述了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并用威胁分析模型对星座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的可能安全威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其分析结果对构建安全可靠的星座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采用TD-SCDMA多址接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通过对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特点的分析,提出在现有TD-SCDMA系统基础上进行适应性改造,满足卫星通信的要求,使得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最大限度的重用已有的成熟技术,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延伸和补充,这将大大提高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经济性、可运营性、易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