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开发了面向服务架构的大气电场和闪电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搭建布达拉宫地区雷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和大气电场情况,实现雷暴预警。系统具有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产品制作功能,为布达拉宫地区的雷暴监测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服务。通过部署试用,系统运行稳定,可显著提高雷暴监测能力,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气中电场监测是雷电监测重要部分。通过交互式蜂窝雷电预警设备来监测油储区域大气电场及其变化,并将雷云变化及局部区域潜在雷暴活动进行预报。同时,通过判断雷电距离油储区域距离分别进行一级黄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三级红色预警。对生产进行精准指导,减少非必要停工时间,提升了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闪电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暴天气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潮州市每年由于雷电引起的人身伤亡、电力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破坏等各种雷击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加强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在雷电预警、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利用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能够实时快速地探测和记录数百公里以内的闪电活动,并得到每一雷击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强度、极性等特点、本文叙述了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在雷电预警、雷灾调查与鉴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鹰潭市2016~2018年雷电、雷达回波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形态对比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雷达带状回波、短带回波和团块状回波的具体特征,总结出了鹰潭市雷电主要分布的月份、强度及逐年增加的特点。该研究为在业务中应用的强雷电监测预警技术和开展精细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的雷电监测预警气象服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雷暴过程中的大气电场特征与地闪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云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和大气电场仪资料分析了滇中2007-04-30的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由午后强对流活动引发的雷暴过程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负地闪所占比例较高,正负地闪为中等偏弱电流,在时间上正地闪落后于负地闪;大气电场不仅能很好的反映带电云的产生、聚集、消亡过程,也能较好的反映出地闪发生频数、性质;结合地闪发生频数,可将大气电场的演变可分为6个阶段,各个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电场特征,其中地闪初期阶段电场的变化对雷电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闪电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新的雷电监测手段,被广泛应用,闪电定位系统可以昼夜不间断连续进行雷电监测,对空中雷电的生成、演变进行实时的跟踪定位,为判断对流云团位置,准确、及时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避雷防护等应用提供指导依据.由于从设备启用和资料分析处理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范围还未建立大规模数据格式统一的雷电监测系统,使资料的共享和应用受到很大制约.  相似文献   

7.
基于GMap.设计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以大气电场测量为基础,利用地面电场仪组网,实现自动、连续、实时监测强雷电活动中地面产生的电场强度变化,存储大气电场数据,回放历史数据,同时采用时序差分法设置三级电场阈值,使得预警更加准确,提高准确率,减少虚警率。通过对2011-05-11南京六合地区的雷暴作为个例进行分析演示发现:在测站范围内,当电场的快变抖动出现并且电场值达到一定阈值时,电场值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达到事先设定的闪电出现的强度,很少会有电场快变而没有产生闪电的情况出现,预警效果相对理想。  相似文献   

8.
为了做好铜鼓县雷暴大风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文章使用铜鼓国家站数据、江西省闪电数据、江西WebGIS雷达拼图数据等,分析了雷暴大风年分布与地面要素的关系以及“威马逊”台风外围飑线回波带的回波特征和演变规律,以期为监测预警铜鼓飑线天气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监测地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电场,间接实现对云层中带电状况实时监测,对大气电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应用电场资料进行雷电临近预报的尝试,实际表明:扰动天气下的大气电场,如雷暴、强降水出现时,大气电场特点为电场方向和数值上均有明显的不规则变化。雷暴临出现前会出现一个较强的、持续时间在数分钟到几十分钟的负电场区,利用这个特性可进行雷暴的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气电场仪组网资料、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和常规观测数据等,对克拉玛依地区2013年晴天大气电场和雷暴天气中的地面大气电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4个晴天大气电场样本的平均场强日变化存在"双峰双谷"的特征,峰值出现在09:00和18:00左右,谷值出现在14:00和00:00左右,平均场强值的几何平均值在0.18~0.30kV/m之间。设置了三级本地化的雷暴电场警报阈值,电场仪自动监测预警的雷暴事件与闪电定位仪监测资料较为一致,地面大气电场的演变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地闪的活动信息。  相似文献   

11.
以制造业产业链企业间的关联业务为对象,介绍产业链中企业的构成特点与业务关联,对设计关联业务的信息化需求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建立基于信息服务平台的协同设计过程业务模型。对协同设计项目过程的3个阶段及其预警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作为一种产品研发的新方法,其更好地发挥了企业的核心优势和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12.
基于DNDY大气电场仪的雷电监测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雷电预警和雷电防护技术,有效探测雷电的发生,2012年四川省气象局在21个地市州建立了24部大气电场仪,形成了对特定区域的雷电短时预警,以避免和减轻雷电可能造成的灾害和损失.文章对DNDY大气电场仪的主要结构、功能、业务范围及布网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系统、GPS/MAT探测系统等大型系统设备运行保障中的监控报警阈值设计,结合业务实际制订科学的报警机制,通过短信发布平台实现自动手机短信报警,以使故障报警信息能及时得以发现并处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川省各种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频发,提出了应急移动气象台的设计思路,以加强气象应急反应能力和指挥能力,应急移动气象台分为气象业务系统、综合保障系统、舱体与装载平台3个部分。灾害发生时,气象应急保障人员通过应急移动气象台,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利用综合保障系统和舱体与装载平台构建应急业务运行环境,并通过气象业务系统实现预报预警和应急指挥。应急移动气象台可以作为应急移动气象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业务系统的有效延伸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大型工程项目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技术工艺复杂,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大,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预防雷电风险,是平衡防雷设施投资及减少雷电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了分析,从评估对象的角度讨论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步骤,从而得出结论:大型项目应按功能分区讨论,每一区域宜选用综合整体评估与突出重点单体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FY-3极轨气象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功能最全、应用最广的民用卫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FY-3地面系统是FY-3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南中国区域的FY-3卫星云图。广州雷暴较频发,针对广州站FY-3设备的分布特点而精心设计的防雷方案,经过近4年的运行证明:该防雷方案设计合理、适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避免和防御雷电对设备的侵袭,为整个FY-3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能够完成帧-帧背景去除算法的闪电识别系统,用于实时识别闪电事件并编码.该系统将闪电成像仪拍摄到的高速图像数据分成8个区域,用8个相同的子系统分别完成各个区域的闪电探测;在每个子系统中利用7片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以流水读写的方式完成7帧背景评估,并利用该方法实现7帧数据的帧-帧背景去除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完成2.88 Gbps高速数据流的接收,背景信号评估和去除,并且可实时识别闪电事件.这些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气象卫星闪电识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设备遭受雷击而损坏是自动气象站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本文根据茂名地区自动气象站雷击事故情况的分析,提出观测站雷电防护的可行性建议,并结合实际经验,讨论了因雷击造成气象观测系统设备故障时应立即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实践证明,所讨论的雷电防护建议及故障处理方法操作方便,维护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2004—2008年新余雷电过程的气候概况、天气影响系统和雷达回波产品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新余雷电具有明显月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7—8月;雷电的日变化主要集中在13:00—20:00,17:00出现次数最多,而夜间到上午则很少出现。(2)有利于新余发生雷电的天气影响系统有:地面冷锋和西南倒槽、高空低槽和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3)南昌站单站有利于产生雷电天气的物理量参数有10个,满足其中5个以上就有可能出现雷电天气。(4)雷电天气的雷达回波产品主要有:回波顶高度ET,基本反射率CR,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5)雷电天气预警信号的发布标准有3种:一般雷电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较强雷电发布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强雷电发布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物防雷具有其复杂性,本文提出防雷审核重点是基础平面防雷、侧击雷、等电位连接措施、供电、计算机网络及消防控制系统防雷、合理的综合布线、天面防雷等,掌握了防雷审核要素,能够快捷、高效无遗漏地审核高层建筑物防雷装置,找出防雷审核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