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NO分子420~495 nm波长范围的共振多光子离化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皮秒Nd: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OPG/OPA)做激发源,得到了NO分子在420~495nm波长内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REMPI)谱,离化信号随激光强度的近4次方变化关系表明,NO分子通过吸收4个光子而离化,NO分子由基电子态X^2Ⅱ(v”=0)经过中间共振态A^2∑(v’=0.1)、F^2△(v’=0,1,2)和H^2∑(v’=0.1,2),通过(2 2)或(3 1)过程而离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NO分子A^2∑、F^2△和H^2∑态的振动常数及平衡位置的力常数,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光谱技术,获得了NO分子A^2∑(u′=0,1)态的2 2共振多光子离化光谱。通过对上述离化过程中NO分子所表现出的不同于普通双原子分子的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的分析与讨论,得出NO分子由基态向A^2∑态的双光子跃迁遵循与碱金属原子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相类似的结论,并利用NO分子A^2∑(u′=0,1)态的双光子荧光激发光谱对上述分析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3.
用Nd1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200~370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谱线峰值归属于A^2∑(v’=1)→X^2∏(v”=1,3~11)跃迁,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X^2∏态振动常数,计算出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通过测量NO分子在不同气压下A^2∑→X^2∏跃迁的时间分辨谱,得到A^2∑(v’=1)态的自然寿命为180ns。结果可为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光谱技术 ,获得了NO分子A2 Σ(υ′=0 ,1)态的 2 2共振多光子离化光谱。通过对上述离化过程中NO分子所表现出的不同于普通双原子分子的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的分析与讨论 ,得出NO分子由基态向A2 Σ态的双光子跃迁遵循与碱金属原子双光子跃迁选择定则相类似的结论 ,并利用NO分子A2 Σ(υ′ =0 ,1)态的双光子荧光激发光谱对上述分析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5.
用Nd:YAG激光器泵浦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200~370 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谱线峰值归属于A2∑(v′=1)→X2∏(v"=1,3~11)跃迁,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X2∏态振动常数,计算出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通过测量NO分子在不同气压下A2∑→X2∏跃迁的时间分辨谱,得到A2∑(v′=1)态的自然寿命为180 ns.结果可为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理论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的信号中带有共振中间能级的信息。在364~370nm和475~487nm两个波长范围内的NO分子多光子电离光谱分别对应于NO的(2+1)和(3+1)REMPI过程。 我们对光谱作了分析。并得到了其它电子态的高振动激发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由Na_2-Na系统中不等频两步混合共振四波混频这一特殊过程产生紫外宽范围(319.2nm—354.2nm)可调谐相干辐射的新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用一YAG激光泵浦的脉冲染料激光激发钠分子,在激发波长550—670nm范围内,钠分子总能共振吸收入射光(设频率为ω_1)而跃迁到A~1∑_u~+态或B~1∏_u态,通过受激发分子与基态原子的碰转能量转移过程,分子的激发态能量可转移给原子而使钠原子3P_(1/2,3/2)态获得布居。将由同一YAG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调谐到3P_(1/2)→4D共  相似文献   

8.
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温加热进样系统的激光质谱仪上获得了260~285nm波段气相苯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结合在266nm激发波长下得到的C6H7N^+、C5H6+、C4H3^+、C3H3^+、C2H4^+及H2CN^+离子的光强指数及不同激光能量下备离子信号强度的分支比,对分子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波段范围内,苯胺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跃迁至。B2第一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苯胺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电离生成分子离子C6H7N+,分子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解离为C5H6^+、H2CN^+、C6H^+,碎片离子C6H5^+继续吸收光子解离产生C4H3^+、C3H3^+、C2H4^+,并给出了可能的解离通道。  相似文献   

9.
由与Na_2-Na双光子混合共振相关联的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可调谐紫外相干辐射。当以614.5~617.4nm的染料激光泵浦钠蒸气时,第一个光子将钠分子从基态X_1∑_g~+激发到A~1∑_u~+态;通过Na_2~*-Na近共振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将处于基态3S的钾原子激发到3P(3/2),(3/2)态;第二个光子将钠原子共振激发到5S态,从而产生5S→4P的受激辐射和4P→4S的串级受激辐射。而在离共振激发时,除上述受激辐射(或串级受激辐射)外,还存在分别起始于3P_(1/2)和3P(3/2)态的受激喇曼散射。上述受激辐射(或串级受激辐射)和受激喇曼散射分别与泵浦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单光子激发NO分子A~2∑~+(υ=0)能级的LIF光谱研究,其观测到A~2Σ~+(o=0)→X~2Ⅱ(1″=0~11)跃迁的12个振动带。运用两步激发的方法,研究了E~2Σ~+(扣=0)能级激发后在紫外波段的LIF光谱,明显测量到了E~2Σ~+(1=0)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X~2Ⅱ的荧光振动带。  相似文献   

11.
激光质谱法对氯代乙烯的痕量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马靖  丁蕾  顾学军  郑海洋  方黎  张为俊 《中国激光》2005,32(9):202-1206
获得了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305.0~325.0nm波长范围内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的(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在此波段,三氯乙烯分子通过双光子跃迁至3d里德堡态再吸收一个光子电离而后解离成CCl^-等碎片离子,四氯乙烯分子则经历了π到3p德堡态的(2+1)多光子过程。实验分别获得两种氯代乙烯分子电离解离后产生的碎片离子CCl^-的分质量光谱及光强指数。研究表明,该波长范围内三氯乙烯的最佳检测波长为310.8nm,四氯乙烯的最佳检测波长为322.5nm。根据CCl^-信号强度与样品浓度的线性关系,实现了这两种环境污染物的低浓度探测,探测限可达到μg/L量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把多光子电离(MPI)方法用于气体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通过NO分子中间态O~2H的多光子电离作为对NO的检测方法,在流管体系中测得的NO与O_3反应速率常数为1.l×10~(-14)cm~3·mol~(-1)·s~(-1),与已报道的数据相符.在激光波长为365.45nm时,必须考虑NO~2光解产生的NO对MPI信号的贡献,在该波长时测得的NO_2的表观解离率为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分子束技术,以飞行时间(TOF)质谱仪,于410-371nm内,在不同能量的激光作用下,着重检测了气相Si(CH3)4分子在15个波长点处的多光子电离(MPI)TOF质谱分布。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Si(CH3)4可能的MPI机理,得到了Si^ 主要来自于母体分子及中性碎片的多光子解离-硅原子的共振电离、Si(CH3)n^ (n=1,2,3)主要来自于中性碎片Si(CH3)n(n=1,2,3)的自电离、而Si(CH3)4^ 则来自于母体分子的(3+1)电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强激光诱导NO分子的多光子光声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银  关荣华  靳一东 《中国激光》2007,34(8):1069-1072
以Nd∶YAG激光器抽运的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为激发源,采用脉冲光声(PA)光谱技术,获得了NO分子在420.0~470.0 nm波长区间的激光诱导光声光谱,光谱由规则的振动序列组成。通过测量光声信号随激光强度的变化,确定了光声信号产生于NO分子经X^2Π(v″=0)→A^2Σ(v′=0,1)的双光子激发跃迁及X^2Π(v″=0)→E^2Σ(v′=2,3,4),F^2Σ(v′=1,2,3),R^2Σ(v′=0,1)的三光子激发跃迁,对应于双光子激发跃迁的光声信号比通过三光子激发跃迁产生的光声信号强,由此确定了以可见光作激发光源,采用光声技术对NO分子进行探测的最佳激发波长为452.4 nm或429.6 nm。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获得了NO分子A^2Σ,E^2Σ,F^2Σ,R^2Σ激发电子态的振动常数分别为2346 cm^-1,2342 cm^-1,2397 cm^-1,2381 cm^-1,与采用其他方法测量的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用632.8nm CW激光获得了Li_2分子A~1∑_u~+(v′=15,J′=2)→X~1∑_g~+(v″=1~13,J″=1,3)R、P支双线LIF光谱。同时用光谱分析及碰撞动力学研究识别出另一支单线序列光谱来自b~3Ⅱ_u(v_b=21,N_b=1)→X~1∑_g~+(v″=3~6,J″=1)CIF发射。  相似文献   

16.
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温加热进样系统的激光质谱仪上获得了260-285 nm波段气相苯胺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结合在266 nm激发波长下得到的C6H7N 、C5H6 、C4H3 、C3H3 、C2H4 及H2CN 离子的光强指数及不同激光能量下各离子信号强度的分支比,对分子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波段范围内,苯胺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跃迁至1B2第一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苯胺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电离生成分子离子C6H7N ,分子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解离为C5H6 、H2CN 、C6H5 ,碎片离子C6H5 继续吸收光子解离产生C4H3 、C3H3 、C2H4 ,并给出了可能的解离通道。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了产生电子态化学发光的Ba+Cl_2、I_2反应。在基态Ba原子反应情况下,我们得到了BaCl_2电子激发态波长在4000—6000范围的连续辐射谱,以及BaCl电子激发态A~2Π,B~2∑、C~2Π→X~2∑~+的辐射谱。实验发现,亚稳态Ba原子与基态Ba原子不同,它和Cl_2反应不产生BaCl_2电子激发态的连续辐射,却增加BaCl电子激发态的辐射,特别是BaCl(C~2Π)态的辐射。用电子跳跃模型计算得到:亚稳态Ba原子产生BaCl(C~2Π)态的光子产率较基态Ba原子大近三个数量级。实验还得到Ba(~3D)+I_2反应产生的Bal(C~2Π_(3/2)-X~2∑~+)△v=0辐射带高分辨光谱,从中计算得到BaI(C~2Π_(3/2))态具有非热振动布居,近似有双模振动布居,使人设想这个反应具有比一个更多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2(2^3S)原子与N2H4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NH(A^3п→X^3∑^ )、NH(c^1п→a^1△)、NH2(A^~A1→X^2△B1)的发射光谱,由相对光谱强度求得了形成各产物的通道比;分析NH(A^3п,v′=0)的转动分辨谱的结果表明,v′=0能级上的转动布居是“双模”分布,激光态产物NH(A)、NH2(A)的形成机理可能是:He(2^3S) NH2H4 N2H4→NH2H4^*→NH(A) NH2(A) H。  相似文献   

19.
在390.60nm的紫外激光作用下,利用超声分子束技术与飞行时间(TOF)质谱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相四甲基硅分子多光子电离(MPI)的TOF质谱,在较低能量的激光作用下主要检测到了Si(CH3)^ 、Si^ 、C2^ 等离子的信号,有时甚至只检测到了Si^ 离子的信号:在较高能量的激光作用下主要检测到Si(CH3)^ n(n=1,2,3,4)、Si^ 、C2^ 甚至还有SiC3^ ,SiC2^ 等离子的信号。据此并结合以前得到的结论,讨论了四甲基硅分子可能的MPI过程。得出了Si^ 主要来自于Si(CH3)4的多光子解离-Si原子的(1+1)电离、Si(CH3)n^ (n=1,2,3)的(3+1)电离、Si(CH3)^ 4来自于Si(CH3)4的(3+1)电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马靖  丁蕾 《中国激光》2008,35(12):1975-1980
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温加热进样系统的激光质谱仪上获得了262~272 nm波段气相氯苯的(1 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研究表明,该波长范围内获得的光激发谱的光谱结构是氯苯第一激发态1B2(S1)振动能级的反映,对其中14条谱线进行了尝试性指认.分析了氯苯在266 nm波长处不同激光能量下的光电离质谱特点,讨论了造成77C4H5 质谱的非对称增宽的原因.实验研究了266 nm波长处氯苯分子离子信号强度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估算出氯苯的探测限为ng/L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