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开发初期含水现象,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为手段,通过水驱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初期含水率是由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决定的.在低含油饱和度条件下,油藏初始含水率存在一个不为0的稳定波动阶段,并且可以根据室内相对渗透率实验得到的一维含水率曲线和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来预测油井初期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基础上,利用交会法、重叠法以及贝叶斯判别分析识别阳离子附加导电低电阻率油层,实现了用测井资料进行阳离子交换量和束缚水饱和度的连续计算。运用阳离子交换量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以及用双孔隙、比表面和骨架导电模型计算可动水饱和度的方法判别和合理解释低电阻率油层,为塔里木油区低电阻率油藏产液特性的定量描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导油田中后期调整挖潜的有效方法。利用测井资料结合生产井的含水率和注水井的吸水情况,可确定中高含水期和剩余油饱和度和可动油饱和度,进一步描述中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地区打补充调整井,不但可以增加采油量,而且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油田生产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能为油田中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因素尚无明确认识,选择水驱特征曲线的依据仍不够充分,因此水驱特征曲线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充分认识水驱油藏的含水上升规律,从相对渗透率曲线入手,结合油藏开发过程中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导出了5种典型的含水上升规律方程式。通过研究补充完善了5种典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基础理论,并确定了根据油藏渗流规律来选择水驱特征曲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子寿命测井在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子寿命测井是一项成熟的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产层的水淹状况、定量解释剩余油饱和度,为高含水油井堵水与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利用面积劈分等静态方法研究单井井控地质储量难以反映其真实情况。基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深入分析出口端各含油饱和度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油井见水后井控区域内油水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新方程。通过联立方程求解获取了无因次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这一重要参数,从而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单井井控地质储量的新方法。新方法充分利用了累计产液量、含水率等生产动态资料,能够反映单井开发过程中井控地质储量的动态变化。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注水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面河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快,产量自然递减加快,部分井水淹严重,为稳油控水,利用氮气的特性,促使油藏压力场重新分布,改变驱油剖面,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实现老区稳产。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能够快速、无损、精确地检测出岩心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饱和度。核磁共振技术与常规流动实验相结合,可测量压裂液侵入岩心后引起的束缚水增加量以及返排后可动水的滞留量,进而判断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原因及机理。此方法有助于认识压裂液对储层的主要伤害类型,可用于压裂液配方的优选与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微波信号透射岩芯时,岩芯中的水对微波信号产生强烈吸收而岩芯中的其他成分(油、气、砂岩等)对微波信号吸收较弱的原理,讨论了圆柱状油藏岩芯含水饱和度的微波测量技术。由此方法而构成的X波段测量仪器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实时显示的特点。该仪器具有良好的测量重复性,测量饱和度的误差小于±3.0%。  相似文献   

10.
致密砂岩含水饱和度建立新方法--毛管自吸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了能够准确模拟原地条件,在岩心中建立所需的含水饱和度并保证水在岩心中均匀分布、不改变岩心的孔隙结构和成分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方法主要有烘干法(或风干法)、离心法和驱替法.鉴于致密砂岩气层岩性致密,并普遍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利用这些方法在致密砂岩岩心中建立低于束缚水饱和度的含水饱和度状态是十分困难的或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建立含水饱和度的新方法-毛管自吸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致密岩心中建立所需的含水饱和度,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