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耗散能原理的冲击损伤与疲劳损伤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体橡胶基混凝土(LRBC)材料进行了压缩疲劳和冲击循环交叠加载,测量了弹性模量随着加载试验的变化情况。考虑到累积耗散能对于疲劳损伤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因素,采用耗散能的累积定义损伤,对加载过程中的冲击损伤和疲劳损伤进行了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冲击损伤和疲劳损伤是相互耦合的;冲击损伤对疲劳损伤的扩展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器装备战场损伤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器装备战场损伤的内容、地位、作用、损伤评估标准和损伤等级评定现有方法进行了研究,剖析了我军武器装备战场损伤评估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发挥武器装备战场损伤评估在战场抢修中应有作用、提高武器装备战场抢修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曲率模态的基础上,结合各模态分析的结果,考虑结构损伤前后曲率模态差平均值的曲率模态损伤指标,即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CDFAMM),利用双正交小波函数对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进行了小波变换,通过分析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小波变换系数的变化和分布情况建立了结构损伤指标。通过对一悬臂梁结构的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对于判定损伤存在和确定损伤位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研究方法可以在细观的尺度上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损伤失效进行研究。通过细观尺度上的胞元建立损伤萌生与演化模型,根据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确定细观损伤变量,当细观损伤变量达到阀值时可预报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宏观性能。细观损伤有限元分析已成为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的重要手段,可以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为了更好的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对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研究进展情况从理论研究和有限元研究两方面做了一个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5.
瞬态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身管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身管的损伤除了具有传统金属身管的损伤模式外,还包括复合材料层的损伤,金属层与复合材料层间界面损伤;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瞬态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身管损伤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影响复合材料身管损伤的因素,主要研究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身管损伤的影响;不同载荷工况下复合材料身管的损伤模式;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含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拓展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场损伤分析过程及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准确快速的损伤评估需要大量损伤信息的支持,如何获取装备损伤信息是战场损伤评估研究中的首要问题.进行战场损伤分析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装备进行系统分析,获取战场上可能发生的损伤信息.本文以某火炮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利用基本功能项目分析、损伤模式及影响分析、损伤树分析及损伤定位分析等技术进行战场损伤分析的过程,阐述了三种技术在分析过程中相互支持的关系,指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战场损伤分析过程为装备损伤分析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是获取损伤评估信息的有效途径,并为开发计算机辅助战场损伤快速评估系统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火箭子母弹未来战场技术保障的需求,提高战场技术保障能力,对简易控制火箭子母弹战场损伤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基本功能项目分析、损伤模式及影响分析、损伤树分析及损伤定位分析方法进行火箭子母弹战场损伤分析,获取了火箭子母弹战场损伤的信息。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火箭子母弹战场损伤情况,为火箭子母弹战场损伤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含能材料的损伤特征与点火过程有密切的联系,炸药、推进剂的内部损伤及其对力学特性、安全特性和点火行为的影响规律受到了含能材料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推动这一重要研究方向的学术交流,本刊特设立"损伤与点火"专栏。专栏主要征集炸药、推进剂等含能材料的损伤观测与多尺度表征技术、含损伤的本构方程、准静态与动态损伤演化规律、损伤与破坏的宏(细)观模式、损伤对起爆、爆炸、爆轰成长以及非冲击起爆行为的影响等方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来稿请注明"损伤与点火"专栏。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了破片式战斗部引起的巡航导弹制导系统损伤,根据巡航导弹制导系统的一般工作特性,给出了巡航导弹制导系统损伤评估等级,并以战斧式巡航导弹为研究参照的目标,用损伤树法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损伤分析,在损伤试验模型一般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拟定多层间隔靶板系统为制导系统的损伤等效靶,并最终探讨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损伤准则.  相似文献   

10.
炸药冲击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低速气炮对B炸药和PBXN—5高聚物粘结炸药进行冲击损伤加载。通过控制弹速对试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记录冲击加载过程中应力变化过程。对冲击损伤形貌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对冲击损伤前后试样密度和声衰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B炸药和PBXN—5炸药均表现出脆性材料的损伤特征,但其材料组成上的不同也导致了二者损伤特征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聚焦型破片战斗部对目标毁伤概率的工程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晋庆  胡焕性 《兵工学报》2003,24(4):555-557
本文讨论了聚焦型破片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特点,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目标毁伤概率的工程算法,并同时给出了一种聚焦型破片战斗部毁伤典型空中目标时毁伤概率的计算实例。通过与普通型杀伤战斗部的比较和分析,表明聚焦型破片战斗部有利于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同时也说明该方法可用于战斗部毁伤概率的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外舰艇抗水下爆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水下爆炸对舰艇破坏的特点和开展舰艇抗水下爆炸研究的意义。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仿真计算研究、毁伤评估和规范标准研究、抗冲击防护研究5个方面对国外舰艇抗水下爆炸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我国要加强舰艇抗水下爆炸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空地导弹对导弹发射车毁伤的计算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攻防对抗仿真中 ,空地导弹对地面目标的毁伤计算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提出毁伤准则、目标结构、毁伤树的基础上 ,建立破片式战斗部导弹对导弹发射车的毁伤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无末修子母弹突击机场跑道的目的,提出分析无末修子母弹对机场跑道实施突击的火力运用的"五步法"流程:选取突击对象的类型、选取子母弹类型、确定瞄准点、计算对机场跑道实施突击的毁伤概率,以及兵力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晋庆  胡焕性 《兵工学报》2004,25(5):529-531
本文讨论了聚焦型破片杀伤战斗部聚焦曲线的工程设计,给出了一种可用于工程设计的聚焦曲线计算方法及工程计算实例.计算与实测表明,该方法可有助于聚焦型破片杀伤战斗部聚焦曲线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计算弹药对钢筋混凝土楼房的毁伤效能,基于工程计算模型建立了弹药打击下钢筋混凝土楼房的毁伤评估方法。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爆炸载荷下楼房构件毁伤的计算方法; 建立构件毁伤与楼房整体毁伤的关系,得出了指定弹药攻击位置上楼房毁伤程度的计算模型; 结合弹药落点的散布规律,提出了弹药在命中误差下对楼房毁伤期望的计算方法。同时构建了弹药与楼房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毁伤评估方法计算了弹药对楼房的毁伤效能,并分析了高低角、方位角及终点速度对毁伤效能的影响,验证了所建立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目标打击方案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礼炮声响对人员伤害的机理,将试验测试的礼炮声场数据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对礼炮声场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校核,确保礼炮在使用时对操作人员的噪声伤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工业态AZ31B镁合金超塑性变形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态镁合金板材在一般情况下受力易断裂,工业生产中复杂机械零部件的成形加工十分困难。通过镁合金板材超塑性变形的拉伸和胀形试验研究,并通过其试件断口轴剖面的扫描电镜观察,使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和研究了空洞的损伤演化情况,得到了超塑性变形条件下的空洞生成扩展规律及损伤条件,建立了空洞生长及损伤的数学模型经验公式。研究结果为板材镁合金的成型加工等工业应用制定工艺路线与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反舰导弹半穿甲战斗部主要利用其侵彻能力和爆破能量对目标构成毁伤作用。通过对目标结构特性的分析,采用合适的材料模型对导弹不同入射角攻击不同厚度和加筋特征的结构板进行了多工况的预测,比较了大筋与小筋及其交叉处对弹道的影响程度;获得了弹体贯穿靶板的侵彻规律与撞击速度的关系。同时运用ALE算法和流固耦合方式,结合内爆热辐射和焊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温度相关和应变率效应材料模型,对舰艇舱室内爆流场及毁伤效应进行了动态描述;数值计算了冲击波在舱室内的传播规律和反射特性,确定了舰艇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海上靶场舰空导弹拦截目标飞行试验中战斗部毁伤效果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计算战斗部破片毁伤目标部位的方法。该方法依据杆条或聚集破片战斗部动态飞散角的唯一性,利用外弹道光学同帧画幅测量数据、目标几何参数等计算动态飞散角进而确定毁伤部位。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利用蒙特卡洛统计法仿真分析相关测量因素对毁伤部位计算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双站单侧布站合理、经纬仪测角精度和采样周期一定的情况下,同帧画幅获取数量以及事后画幅判读误差对计算精度影响较大。结论是:目标毁伤部位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精度可以满足舰空导弹飞行试验毁伤效果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