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城市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体现入手,以景德镇为例,阐述了陶瓷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认为景德镇市城市公共艺术,应把握陶瓷艺术的语言特点,合理地继承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2.
杭东 《佛山陶瓷》2015,25(3):61-63
陶瓷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长久以来,陶瓷艺术始终是以使用和审美双重功能的角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直到今天,陶瓷艺术介入当代公共环境中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出现公共艺术这一新概念的时候,人们也对公共空间及环境提出了新的理念和需求。陶瓷艺术以独特的材料质感和自身的审美价值,在公共环境的应用中展现着魅力,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将阐释陶瓷艺术和公共环境的概念,介绍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并提出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陶瓷艺术介入公共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长久以来,陶瓷艺术始终是以使用和审美双重功能的角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直到今天,陶瓷艺术介入当代公共环境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出现公共艺术这一新概念的时候,人们也对公共空间及环境提出了新的理念和需求。陶瓷艺术以独特的材料质感和自身的审美价值,在公共环境的应用中展现着魅力,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将阐释陶瓷艺术和公共环境的概念,介绍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并提出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之中,彰显着社会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统陶瓷走出了室内,但并不单纯地走出,而是结合公共空间环境再次发展,设计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在公共艺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宜兴陶瓷作为传统陶瓷之一,它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宜兴陶瓷作为案例,将进一步拓展传统陶瓷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共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从实用和美观上升到文化和艺术的追求。陶瓷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显现出鲜明的文化时代特征。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运用陶瓷艺术,可以增添公共环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环境陶瓷艺术(Environmental Ceramic Art)是90年代后期在日本、韩国等地开始出现的,中国的陶艺家近些年才引入这一艺术概念。它主要指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建筑物、广场、公园、道路、绿地及其他场地设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是进入公共环境中,与环境对话,审美与实用功能相互融合,与公众形成交流互动,体现隐喻的人文精神。那么陶瓷材料在环境陶艺中又成为举足轻重的表现因素,本文就目前陶瓷艺术在环境中的运用进行一些分析。摘要  相似文献   

7.
环境陶瓷艺术(Environmental Ceramic Art)是90年代后期在日本、韩国等地开始出现的,中国的陶艺家近些年才引入这一艺术概念.它主要指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建筑物、广场、公园、道路、绿地及其他场地设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这类作品的特点是进入公共环境中,与环境对话,审美与实用功能相互融合,与公众形成交流互动,体现隐喻的人文精神.那么陶瓷材料在环境陶艺中又成为举足轻重的表现因素,本文就目前陶瓷艺术在环境中的运用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提高,公共环境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欣赏要求也逐步提高,从最初的美观实用已提升到了一种文化艺术的要求。公共艺术是一门人文艺术,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社会和其他相关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环境雕塑又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门类。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环境雕塑多以石材、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公共环境质量的优秀程度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陶瓷艺术对公共环境设计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现代公众的这种精神文明以及审美的要求。本文首先提出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点线面的整体性特征,在基于此观点的基础之上,分别讨论分析公共环境设计中陶瓷艺术点线面的新概念以及运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余峰 《陶瓷研究》2000,15(2):36-39,,49,
1 汉画像砖艺术的形成汉画像砖艺术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思想内容;二是其艺术形式及制作工艺技巧。汉画像砖这两方面均受到汉以前与汉代多样艺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兼之自身的发展,并由此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比较汉画像砖与汉以前和汉代的其它相关艺术,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及继承与发展情况。有多样艺术对汉画像砖艺术的形成曾产生直接影响。在制作上,对汉画像砖影响较大的是制陶工具及其制作工艺的继承。先秦时期,制陶工具及其制作工艺在不断地延续与发展。早在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制作陶器纹饰时就用拍印,在…  相似文献   

11.
余剑峰 《陶瓷研究》2006,21(2):36-37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环境艺术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体现,它来源于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例如景德镇把陶瓷艺术完善的运用在城市环境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陶瓷》2007,17(4):I0001-I0001
乐穹 原籍江西东乡,当代中国人物画家。从事美术研究、创作四十多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理事,景德镇美术馆馆长,景德镇画院常务副院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学院等人学客座教授及景德镇艺术陶瓷商会、高岭陶瓷艺术研究所等多个民间陶瓷艺术团体的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3.
论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丰银 《中国陶瓷》2003,39(6):59-60,56
陶瓷艺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家庭装饰过程中,在美化生活和陶冶人们文化与精神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陶瓷艺术发展与家庭装饰关系出发,论述了现代社会中陶瓷艺术发展的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历史悠久,世界闻名--全球各地博物馆中,只要陈设了陶瓷,里面就一定会有景德镇的艺术陶瓷. 这只是一种历史,在景德镇艺术陶瓷特别是当代的发展中,其与同类艺术品相比的应有价值和地位影响魅力,都非常的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5.
刘拾云 《陶瓷研究》1994,9(2):108-110
浅谈民间青花中的抽象艺术刘拾云(景德镇红光瓷厂·景德镇·333000·)民间青花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其绘画形式以抽象、写意为主,还有工笔、图案画。潇洒道劲的线条、新奇别致的构图和生动活跃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青花艺人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6.
邵继梅 《陶瓷研究》2007,22(2):I0001-I0001
十几年前,北京有位全国著名的陶瓷专家说:“景德镇不缺少陶瓷艺术家,而且少的是陶瓷艺术评论家。“当时正是这种情况,陶瓷艺术评论重视的人不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为数很少。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陶瓷艺术评论逐渐被人重视,报刊上评论文章随之增多了,还陆续编写出版了不少陶瓷艺术方面的书籍和画册。  相似文献   

17.
浅谈室内环境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陶瓷研究》1995,10(1):5-7
浅谈室内环境艺术与陶瓷艺术的结合刘毅(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333001)现代室内坏境的没什与陶瓷艺木的装怖是分不开的,它是实践人们美的追求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作力一门学科,应是科学技木与文化艺术的结晶体,是人类社合迸程中的必然产物,并反映和体现著...  相似文献   

18.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慧文 《中国陶瓷》2006,42(6):63-64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领域,是公共艺术领域的新拓展,它使当今纯艺术化的、孤芳自赏的、远离普通人的现代陶艺找到了走进人们生活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一个非常恰当的契合点。它有别于一般的陶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它顺应公共艺术的要求注重人文文化和艺术性。与此同时,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的过程中陶艺的材质特性和成型工艺也给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周红  丁虹 《陶瓷研究》1999,14(4):43-45
穿枝是陶瓷装饰中比较普遍,广泛的一种艺术手法。特别是自唐朝以来,从小的杯、碟、碗到大的瓶、罐、缸……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穿枝花纹。它不但可以把最常见的花(如牡丹、番莲、荷花、山茶、芙蓉、秋葵、菊花)穿在一起,还可以连瓜果(如西瓜、葫芦、葡萄等),甚至把狮子、龙、凤等也穿在一起,题材非常广泛。穿枝装饰的名称较多。除穿枝外,还可称串枝、缠枝、转枝等。综观其它艺术(如石刻、铜镜、金银器、建筑彩画、壁画等),都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穿枝装饰。陶瓷穿枝装饰仅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它不是弧立存在和发展的,总…  相似文献   

20.
张丽霞 《陶瓷研究》2006,21(1):24-26
陶瓷艺术的装饰形式,是由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生活需求而形成的。探求其发展过程及某些本质规律,为我们学习和了解艺术陶瓷装饰提供一些参照和经验,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创作设计中获取有益于促进现代艺术陶瓷发展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