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地下水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水源,但存在处理设施管理水平低以及出水铁、锰浓度经常超标的现象,水质安全保障性差。研发出了一体化除铁除锰滤罐,并与超滤技术耦合形成接触氧化/超滤除铁除锰组合工艺。近4个月的生产性运行结果表明,滤罐具有良好的除铁除锰效果,出水总铁和总锰的含量分别达到0.20和0.04 mg/L,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超滤出水总铁和总锰平均值分别为0.01和0.03 mg/L,浊度平均值达0.10 NTU,显著提高了除铁除锰滤罐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和保障率。在恒定膜通量为50 L/(m2·h)、过滤周期为45 min的条件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平均增长率仅为0.26 kPa/d,膜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接触氧化/超滤除铁除锰组合工艺的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为今后超滤技术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物除铁除锰在地下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黑龙江省兰西镇地下水处理厂采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取得了满意的铁、锰去除效果。尽管原水含铁量为10~14mg/L、含锰量为0.65~1.1mg/L,出厂水水质仍然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总铁<0.05~0.1mg/L,总锰<0.05mg/L,彻底解决了兰西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效生物除铁除锰工程菌MSB-4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贫营养培养基,从运行多年的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跌水曝气池壁上筛选获得了生物除铁除锰菌种MSB-4.16S rDNA的测序表明,菌株MSB-4为金黄杆菌属,同源性为99%.MSB-4是具有除铁除锰功能的好氧菌,具有异染颗粒、类脂粒,易形成菌胶团.除锰最适温度为8~12℃,最适pH值为8,少量的Fe2+对Mn2+的去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模拟高锰高铁地下水环境(即水温为12℃,pH值为7.5,Mn2+和Fe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6 mg/L和14 mg/L)中,菌株MSB-4于48 h内对Mn2+的去除率达94.44%,对Fe2+的去除率达90%.该工程菌株的获得将为高效生物除锰滤池的构建,及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快速启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联合液氯氧化净化低温(3~4℃)、含CODMn、氨氮、铁、锰地下水,但投产以来出厂水锰浓度一直难以达标,鉴于此进行了在滤池配水槽投加液氯同步去除CODMn、铁、锰及氨氮的调试运行研究。A系列4#滤池的氯接触氧化除锰、直接氧化除铁及CODMn、折点加氯去除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投氯量为12 mg/L可使滤池出水CODMn、铁、锰、氨氮浓度同时达标。根据该池调试结果,对水厂原有加氯管线进行改造并进行全厂的生产性调试,运行数日后,出厂水CODMn、铁、锰、氨氮浓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5.
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与生物除铁除锰技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在pH中性条件下生物接触滤层中Mn^2 的氧化是生物氧化,滤层中以除锰菌为核心的生物群系的平衡与稳定是除锰活性的基础。生物滤层不但可以同时氧化去除Fe^2 、Mn^2 ,而且对进入滤层前已氧化成Fe^3 的微细颗粒也有良好的截留作用。以此生物固锰除锰机制为基础开发了弱曝气、一级过滤的生物除铁除锰简缩流程,确定了相应的设计与运行参数并指导了沈阳市开发区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设计与运行。投产一年多来出水水质良好,总铁为痕量,锰<0.0.05mg/L。  相似文献   

6.
生物固定化锰砂/石英砂滤柱的除铁除锰效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锰砂及石英砂上固定自行分离的纤发茵属细菌,研究了生物固定化锰砂及石英砂滤柱的除铁除锰能力.从水厂成熟滤砂上分离出的纤发菌属细菌,经16S rDNA鉴定为却Lepto-thrix cholodnii(98%)、Leptothrix discophora(99%)、Leptothrix mobilis(99%).纤发菌属固定化锰砂及石英砂滤柱对铁的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但锰砂滤柱的处理能力高于石英砂滤柱.当DO为5 mg/L时,锰砂及石英砂滤柱对锰的平均去除量分别为0.9 ms/L和0.6 mg/L;当DO提高到9mg/L时,两滤柱对锰的平均去除量分别增加到1.45 ms/L和1.1 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从45%、34.5%提高到74.29%、59.32%.对生物膜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纤发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与铁、锰氧化物形成了聚合体,同时还能观察到由嘉氏铁杆菌(Gallionella ferruginea)形成的麻花状沉淀物.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建设部最新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锰含量≤0.1mg/L,对齐齐哈尔市自来水公司北市区的三个地下水水厂的工艺即:分别在曝气溶氧和过滤两个环节进行了改造,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烟台市宫家岛水厂水源分为门楼水库及地下水水源两部分,为保证在门楼水库大坝维修期间城市供水的安全及可靠性,以地下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经检测地下水中铁、锰超标。为解决地下水铁锰超标的问题,决定建设永福园地下水库水除铁锰工程。该工程处理规模为5×10~4m~3/d,采用跌水曝气+生物除铁锰过滤工艺,处理出水Fe~(2+)≤0.3 mg/L、Mn~(2+)≤0.1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多层纤维除铁除锰滤塔工艺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其性能良好,结果可靠,操作管理简单,节省投资,降低能耗,经济效益显著。该工艺是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及工艺上的又一突破,拓展了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除铁除锰滤层的溶解氧需求及消耗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高铁、高锰地下水中含有氨氮的问题,进行了生物除铁除锰过程中溶解氧需求及消耗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弱跌水曝气难以适应含氮地下水的净化对溶解氧的需求,在原水氨氮为1.2 mg/L、铁为15 mg/L、锰为1.5 mg/L左右的条件下,控制溶解氧>7.5 mg/L时,生物滤层才能培养成熟,出水锰离子浓度才能达标;过滤过程中溶解氧主要消耗在上部的45 cm滤层之内,用于铁的去除以及氨氮的硝化,下部除锰生物滤层能否得到充足的溶解氧是决定除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曝气+一级过滤工艺进行高锰含量的地下水除铁除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在适当的运行参数下能够有效地去除铁锰,使出水水质达标。同时对铁锰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50年的努力,我国在地下水除铁除锰机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总结分析了接触氧化除铁除锰的机理,认为曝气后含铁地下水在接触氧化除铁活性滤膜的化学催化下达到了氧化除铁的目的;曝气后含锰地下水在接触氧化除锰活性滤膜的铁细菌生物催化和化学催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氧化除锰的目的。因此地下水接触氧化除铁是无机的化学氧化过程,地下水接触氧化除锰是由铁细菌生物氧化过程和无机的化学氧化过程共同完成,据此将地下水除铁除锰统称为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是客观、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地下水中铁、锰的危害及去除机理。总结出生物除铁除锰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分析了生物法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影响因素,指出由于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对较少,生物除铁除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地下水除铁锰装置的工艺设计、原理及流程安装、操作程序,并根据应用实例,证明了含铁锰过量的地下水,采用充氧曝气接触催化氧化法处理后,其水质符合国家GB5749-85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洞庭湖区地下水中铁、锰含量高的问题,选择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剂对其进行除铁、锰的预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投加浓度为1.8mg/L时,铁、锰的去除率分别为47.0%和58.5%。在此投量下,通过锰砂滤料过滤出水中铁锰残余量分别为0.14mg/L和0.15mg/L,优于国家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铁锰的控制值,并且增加的制水成本仅为0.03元/吨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生物滤池地下水同步除铁除锰过程中的“漏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漏锰”现象是由亚铁离子与锰氧化物的反应引起的;砂样生物活性、溶解氧及浸泡时间等对亚铁离子与锰氧化物的反应影响不大;增加浸泡次数可使“漏锰”现象得到缓解;出水锰浓度与砂样质量和亚铁离子含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底物浓度越大,出水锰含量增大越快;酸性条件可以促进亚铁离子和锰氧化物的反应,碱性条件下“漏锰”现象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朱勇 《供水技术》2012,6(3):55-57
针对次坞镇水厂出水锰含量超标问题,对该水厂除锰工艺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向澄清池中投加混凝剂和催化剂,形成催化剂悬浮层,可以增强除锰效果,达到澄清池除锰的目的;改造后出厂水的铁、锰含量分别降低至0.1和0.05 mg/L以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 2006)中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湛江发电厂自备水厂地下水除铁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其出水铁含量超标的原因,并通过试验确定了自然氧化直流混凝除铁工艺改造方案,确保了全厂工业,生活用水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勇 《城镇供水》2012,(6):18-19
针对次坞水厂出水锰含量超标问题,对该水厂除锰工艺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向澄清池中投加混凝剂和催化剂,形成催化剂悬浮层,可以增强水中锰的去除效果,达到澄清池除锰的目的;改造后出厂水的铁、锰含量分别降低至0.1和0.05mg/L以下,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