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7度区建筑高度198.1m、连接体跨度约33.9m的门形双塔连体结构——成都环球金融中心的设计实例,分析比较了斜向对称布置双塔楼连体结构的扭转位移比、刚重比等计算参数的控制及其与单塔结构的差别;分析比较了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对塔楼和连接体结构内力的不同影响;讨论了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结果及其对连接体的设计影响;对连接体桁架有效传力路径、连体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了验证分析和讨论。经分析发现,在结构设计时,连体结构连体层及其附近楼层的设计参数控制是设计的关键,连体层及其附近的楼板需进行加强,连体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及地震作用方向要重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设计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并满足抗连续倒塌设计要求,结构体系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某结构主楼高152.4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文中重点介绍了结构布置、抗震设防性能目标、计算分析和性能设计等内容,通过小震弹性和时程分析、中震性能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大震弹塑性分析等计算手段找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可为同类超限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理、设计特点、设计原则展开讨论,分析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内容涉及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布局设计、结构受力设计、转换梁截面设计、框支柱截面设计、转换层楼板设计、结构类型选择等,通过研究钢骨混凝土转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积累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经验,提升结构施工结果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4.
对侨乡广场工程的结构设计做了较为完整地介绍,包括工程概况、地基基础设计、筏型基础设计计算、人防设计、上部结构、大底盘多塔、转换层设计,结构整体分析等.通过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明确地基基础设计重点在于变形设计;筏基要合理地按柱下板带及跨中配筋;对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及构件分析应综合考虑;转换层结构应同时考虑整体计算结果和局部应力分析结果;对结构整体分析的设计参数确定应慎重,要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5.
某商业广场项目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3层,地上10层,主屋面高度58. 5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建筑功能多,造型复杂,结构平面及竖向存在多项设计难点,除采用SATWE,MIDAS Building软件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外,还对关键构件根据其实际受力状态进行单独的计算与分析。简要介绍了项目的结构体系、结构整体设计情况,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及大震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介绍了工程地下室抗浮设计、嵌固端设置和超长地下室的处理措施,大跨钢结构人行天桥设计、36m跨度溜冰场张弦梁屋面设计、溜冰场幕墙抗风柱设计以及大悬挑桁架设计,设计思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曲靖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布置较为复杂,屋面空间曲面钢结构挑篷造型独特,悬挑达46m。介绍了主体混凝土结构、屋面挑篷的结构选型和分析设计,阐述了性能化设计、复杂体形空间结构建模和分析设计、风洞试验及结构风致效应、超长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某大学体育馆钢结构屋盖采用空间管桁架-双层网壳复合结构体系。基于该馆的建筑造型、结构受力性能、经济性指标等因素进行结构选型分析;结合下部混凝土结构,介绍空间管桁架-双层网壳复合结构的设计分析过程、结构受力特点、杆件及节点设计等。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及节点构造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规则建筑结构大量涌现,如何分析和设计不规则结构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筑物按不规则程度可以分为:比较规则的结构、一般不规则结构、特别不规则结构和严重不规则结构。对不规则建筑结构的设计分析,应把握住设计方案优化,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认真分析薄弱部位,适当调整地震力,强化抗震构造措施等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9.
陈木生 《福建建材》2014,(5):35-36,42
本文介绍一项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工程实例。探讨目前开发量较大的高层剪力墙住宅设计,从结构选型、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计算分析及调整方法等方面,阐述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亮 《结构工程师》2022,38(2):177-183
本工程平面和立面均不规则,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屋顶局部采用钢结构。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超限情况及加强措施、线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构件设计、楼板应力分析及弹塑性分析、钢屋盖设计以及楼座设计等。通过分析,该工程能达到了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性能较好,具体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芳 《福建建筑》2011,(10):69-72
介绍了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情况及研究内容,以及随机振动理论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方向形式的FPB整体及各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功能与结构特性,认为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充分满足各方向形式FPB的功能要求,能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制造和生产组织,有利于产品质量保证,具体探讨了如何实现FPB的模块化设计,以期很好的用于指导FPB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树枝  林鹰 《福建建筑》1996,(3):31-32,30
本文结合沈铁宾馆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整体计算的两步计算法及筏基计算新方法,采用本文方法可使基础、地下室及上部结构的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文中就结构概念设计这一国内外结构理论界热衷的研究热点展开讨论,着重探讨了结构体系、结构刚度分布、构件延性以及框支转换层等问题,本项研究工作不仅对沈铁宾馆设计项目本身,而且对今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合肥某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布置、计算结果分析、地基基础设计等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注重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布置和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更好的发挥结构构件的延性.  相似文献   

15.
超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不同于一般建筑,它不可能仅限于建筑师的构思,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结构方案的可行。某广场88层主楼的方案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种与建筑工种的互为制约、互为渗透、逐步完善,最后形式了结构可行且合理、建筑适用且理想的方案雏形。两个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为超高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科学操作的必经程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化工项目生产厂房的特点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某化工项目生产厂房多层钢结构的上部结构设计,包括结构体系选择、结构布置、结构分析及节点设计等。对基于设备的性能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郝伟 《工程质量》2009,27(5):66-69
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包括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步骤、束形选择与优化、锚固节点和转向器的构造要求等。实践证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一种经济适用、施工简单、效果显著的加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西安捷瑞大厦结构设计中的结构选型,结构体系的确定,计算分析,框架梁柱剪力墙断面寸及合理配筋率的控制,基础设计及动力的时程分析,构造措施等,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62年巴克明斯特.富勒提出张拉整体结构思想,为之后钢结构的设计创新与蓬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钢结构建筑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中国以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对钢结构结构及构件艺术进行研究的课题甚少.本文即是从建筑师的设计视角、从张拉整体结构思想引领的新型构件设计这一重要分支入手,通过对钢结构的新型结构及构件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创新构件及结构新形式;探讨了与之对应的结构及构件的艺术表达性与视觉感受性;最后从结构力流塑形、构件创新运用与建筑设计理念三方面对建筑实例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历年来震害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概念设计,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定义,针对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结构设计人员合理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