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净化电源     
在分析电网干扰情况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由超级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电子开关和控制电路等构成的净化电源。这种电源能够抑制掉电网里的极大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2.
为了抑制开关类电磁干扰,缝制设备控制系统中常用到EMI电源滤波器。论文以缝制设备IPM模块的低频开关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滤波器理想共模、差模等效模型的插入损耗进行分析,设计出匹配的EMI电源滤波器。并对设计出的EMI电源滤波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对开关噪声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技术动态     
微机专用的带插座盒电源滤波器浙江建德县仪器厂在杭州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帮助下、研制成功MKZ-1带插座合电源滤波器,经有关技术部门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八十年代的水平。这种滤波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排除微机在工作中遇到的,由于电网中局部负荷增减、雷电、可控硅设备及电抗性负载的瞬态干扰时产生的瞬态突变电  相似文献   

4.
在逆变弧焊机工作过程中,其本身与电网之间相互产生电磁干扰,以致影响电网、焊机本身及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对电网、弧焊电源之间产生干扰的各种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干扰因素提出了对策及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谐波干扰对电网环境的危害,通过设计某型有源谐波滤波器,调谐在特定谐波频率。设计了一种有源谐波抑制装置控制算法以满足设计效能,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该型有源谐波抑制装置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雷达系统中整流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晶闸管或者二极管电路,雷达系统负载种类多、非线性严重、工作模式多,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使得电网电压波形变形严重,影响电网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对电源系统本身进行改造,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功率元件,然后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谐波源的发生,但此方法成本较高,不适合实际工程上采用;第二种方法是在电网侧增加电流谐波抑制装置,达到矫正电网侧电流以及电压波形的目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其动态性能好,不与电网产生谐振,对不同频率的谐波均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前端电流检测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工作原理,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子仪器、计算机系统大都使用市电220V,50HZ。然而,不规整的电源本身往往便是一个噪声源,电网中某一设备的负荷突变时,就会在电源线和地线上产生强的脉冲干扰,这种干扰电压的峰值可达几百伏至2.5KV,其频率为几百赫至2MHz,电网的冲击,频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甚至由于电网的冲击还会给整个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二级EMI滤波器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电机驱动系统中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传输路径,设计阻抗失配滤波器。在saber中建立了电机驱动系统仿真模型,在传导干扰测试频率范围内,仿真了系统初始干扰,只接入二级EMI滤波器以及接入所设计的滤波器后的共模/差模干扰,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设计的二级EMI滤波器对系统干扰抑制效果的测试波形,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干扰限值,对电力电子装置传导电磁干扰的抑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开关电源由电源引线传至电网的电磁干扰(传导干扰)及其抑制方法。传导干扰包括常态噪声(两电源引线之间)和共态噪声(电源线与地之间)所产生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检测和实时控制中,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微机系统的抗干扰问题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或较恶劣的现场,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为克服由于电源故障、瞬间短路、过载以及各种串入电网中的干扰所造成的使CPU误动作和数据丢失等现象,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提高电源质量的角度出发,诸如考虑电源滤波器、屏蔽等,试着采用UPS,以期待克服来自电网电压的干扰。这些方法尽管都是有效的措施,但总的来说都存在体积大,价格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源电力滤波器滤波效果差、易与其他无源设备或电网发生谐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采用功率MOSFET的高频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解决方案。在现有的无源滤波系统基础上,另加入一条单调谐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支路,使其有针对性的滤除11次基波频率及以上的高频谐波电流分量。根据滤波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推导出电网和混合支路的谐波电流增益,详细分析了有源滤波器的谐波电流增益对谐波分流和抑制效果的影响,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样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整个系统的滤波效果,滤波频带宽、谐振抑制效果好,并且系统有源部分容量小。  相似文献   

12.
APF的控制关键就是对输出电流及直流侧电压进行控制,L,LC型并网的并网电流由于开关频率受限,并网电流含有较大的开关频率附近的谐波电流,同时滤波电感过大导致设备体积大,成本高,并影响并网控制的动态性能.LCL型滤波器有着更好的效果,该文就LCL型滤波器PI控制的稳定性,内电感电流跟踪特性,并网电流跟踪特性和电网电压抑制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并网指标对闭环根频率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静压油垫带来的非线性干扰对大口径天文光学望远镜跟踪精度的影响。分析了油垫干扰的成因;综合采用加速度计法和编码器法,精确测得了油垫的非线性干扰频率;通过分析油垫开启前后的振动曲线、编码器位置曲线及其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曲线,提出了油垫液压振动是一种窄带干扰。然后,采用Notch数字滤波器,将陷波频率设置在主要干扰频率处来抑制油垫液压振动干扰。给出了滤波器的具体设计过程及其Bode图和零极点图。当需要调整油膜厚度时,可改变Notch参数来适应干扰频率的变化。最后,给出了带Notch滤波器的控制系统和滤波结果。仿真和2.5 m天文望远镜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检测并抑制油垫0.825 Hz的主要干扰,望远镜可在保证运动控制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的情况下,方位轴跟踪精度达到RMS值为0.0837″,PV值为0.571″。相对于脉动衰减装置,该方法灵活、简单、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徐欣歌 《机电技术》2011,34(3):74-77
由于市电电网存在着波动,干扰现象较为严重,会给一些重要的仪器带来不可估计的冲击,而一些设备对于电源频率有特殊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对调制方法的选择,对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编程,设计并制作了一台三相逆变电源,实验结果基本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采用锁相技术使时钟频率与电网频率严格保持同步的方法,以此提高数字多用表抑制50Hz串模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多速率锁相环相位同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为兵  李开成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174-1175
采用常规锁相环技术可以很地的实现扰动较小条件下的交流电网的实时相位同步.为了克服当电网频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而且具有凹陷型扰动时常规锁相环的相位同步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抗混叠滤波器的多速率锁相环方案,通过改变采样频率可以使抗混叠滤波器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从而实现准确的相位同步.  相似文献   

17.
金勇  孙玮 《机电工程》2014,31(11):1469-1473
针对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磁骚扰问题,对电磁骚扰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抑制手段进行了归纳,建立了电容和电感的高频等效电路和谐振频率模型,基于更换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电容和电感的滤波器,利用测试接收机、人工电源网络和模拟手对150 kHz~30 MHz的骚扰电压项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频段差模干扰的抑制效果,提出了电容、电感的选用和安装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为抑制手持式电动工具电磁骚扰,应充分重视电容电感的高频特性,合理地选择容量和型式,缩短引线,提高谐振频率,从而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最佳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开关电源的特点及原理。论述了开关电源对电网产生干扰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联系实际提出了抑制干扰的三种有效措施,进线端接EMI滤波器,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装置,加接吸收电路。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每一位电气工程师都听说过吴于谐波的一些事情。谐波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的,如传统变速驱动装置、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以及以整流器电桥的一些形式将交流变为商流的任何其他电力转换设备。从电网引起不到整个电压波的电流脉:中的任何设备产生谐波。谐波是这些失真波形的数学表示,据此我们可以对多种频率下电网响应建立模型,并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电网如何对该高频内容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机械电子设备主要由集成电路、电子管、晶体管等部件组成,在机械制造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其易受电源、电磁等因素干扰,影响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因此,相关人员要增强对电子设备的认识,掌握维修方法,按照电子设备受到干扰的类别、特征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本文简单介绍了机械电子设备中电气干扰发生的原因以及传播渠道,重点探讨了其主要措施,包括电气隔离抗干扰、滤波器抗干扰、屏蔽抗干扰等,旨在清除机械电子设备发生电气干扰,降低电气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电子设备可以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