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概述 乙二醛(C2H2O2)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醛。纯净的乙二醛单体是黄色晶体,无气味,低毒性,易溶于水;沸点50.4℃,密度(20/20℃)为1.26~1.31。一般市场上流通的多为30%~40%乙二醛水溶液,乙二醛水合后以四醇型结构存在。乙二醛有2个相互连接的羰基,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脂肪醛的通性,按照参加反应化合物的不同,或者生成线型分子,或者生成环状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乙二醛的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二醛(Glyoxal)又名草酸醛,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二元醛,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多是浓度为30%~40%的乙二醛水溶液。乙二醛除了具有脂肪醛的通性外,由于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羰基,因而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与醇、胺、酰胺、醛和含羟基的化合物等进行加成或缩合反应,还可以与类蛋白动物胶、纤维素、聚乙烯醇以及脲等发生交联反应。乙二醛与具有单个亲核中心的化合物反应,可生成直线型分子化合物;与具有两个稳定亲核中心的化合物反应,可生成环状化合物,特别是杂环化合物,使得其在纺织印染、建材、皮革、医药、农药、国防、涂料、轻工、粘合剂、石油冶金、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乙二醛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二醛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二醛,它能与大分子纤维素的羟基、蛋白质的氨基发生反应,也能与肼、胺、碱类化合物反应,也可发生环合反应,因而在有机合成方面应用较广;还可用作高分子交联试剂,在精细化工各领城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泡沫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限碳培养能有效地生产乙二醛氧化酶,乙二醛氧化酶的底物丙酮醛、乙二醛等不能诱导乙二醛氧化酶的合成,藜芦醇、苯甲醇能诱导乙二醛氧化酶的合成。Mn2+浓度为2.96×10-5mol/L时活力最高,Fe2+、Cu2+对产量影响不大,空气中能合成乙二醛氧化酶,但效果不如通氧。在较优的培养条件下,乙二醛氧化酶活力为29.1U/L。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淀粉-乙二醛对棉织物免烫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可溶性淀粉-乙二醛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可溶性淀粉-乙二醛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效果优于树脂整理和其它低醛或无醛免烫整理,整理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没有环境污染,整理过的织物符合人体卫生要求,耐洗性好,是一种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免烫整理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乙二醛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二醛是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化工界重视的新的化学品。通常乙二醛以40%~41%浓度的水溶液使用,该溶液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260~1.310,乙二醛水溶液呈现弱酸性,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氨、酰胺、醛、含羧基的化合物进行加成或缩合反应,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工业、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相似文献   

7.
硅胶负载钨钼杂多酸催化合成聚缩季戊四醇乙二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胶负载钨钼杂多酸为催化剂,乙二醛与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聚缩季戊四醇乙二醛,系统地研究了乙二醛与季戊四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醛):n(季戊四醇)=1:18,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2.5h条件下,聚缩季戊四醇乙二醛平均收率在67%。  相似文献   

8.
乙二醛的工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二醛是一种用途广泛、市场潜力巨大的精细石油化工产品,属低碳脂肪族二醛类化合物,40年代首先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由于近年来乙二醛应用性能的开发取得长足进展,导致市场需求迅猛增长,2000年我国乙二醛的总消费量约为1.45万吨。因此,乙二醛逐渐成为颇爱国内化工界关注和重视的精细化学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位于德国路格维希港的BASF称改进工艺就可使其世界范围的动H醛生产能力提高40%,而且无需投资。乙H醛主要生产者BASF把Gesmar的生产能力从12·5hi/a提高到20hi/a,把路德维希港的生产能力从20hi提高到25hi/a。BASF通过气相氧化乙H醇的方法制造乙二醛,并称主要通过加入稳定剂延长催化剂寿命,改善工艺。乙二醛用于制造纺织助剂以及用作药物和农药中间体的咪吐。BASF称催化剂可提高乙二醛产量  相似文献   

10.
乙二醛(Clyoxal)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醛,市场上流通的多为30%~40%的乙二醛水溶液。乙二醛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原料,在造纸、纺织、染料、粘合剂、医药、建筑、涂料、制革、水处理、洗涤、化妆品等方面等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上,乙二醛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二醇气相氧化法和乙醛氧化法两种。国内乙二醇气相氧化法的单程收率可达到85%,与国外相当,但在后处理方面,国内一般采用离子交换、减压蒸馏和活性炭脱色的方法,所得产品中醇和甲醛的含量一般都在6%~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乙二醛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化学性能较活泼和用途很广的二元醛。在1856年首先由德伯斯(Dubus)合成制得乙二醛,到1946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首次建厂投产。由于乙二醛具有两个化学性能活泼的羧基官能团,能和大分子纤维素的羟基、蛋白质的氨基发生交联反应,和胺类、肼类、碱类等进行一系列的反应、以及环合反应的特点,因此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制取纺织品整理剂、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以及高湿强度纸张和纸制品、油漆、涂料、胶粘剂、胶片坚膜剂、香料等的化工原料。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纺织品整理工艺的迅速发展,乙二醛在国外  相似文献   

12.
两种合成香料——α-烯烃氧化制脂肪醛(简称脂肪醛)、肉桂腈,经小试技术方案论证,并列为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现已完成小试,并于今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脂肪醛是香料行业的老品种,广泛应用于调配皂用、化妆、食品香精做顶香剂。长期以来,国内脂脂醛生产工艺复杂,香气不够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乙醛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技术发展及其市场应用状况,并对从乙醛出发生产乙酸乙酯、季戊四醇、乙二醛、乙醛酸、丁烯醛、吡啶等下游产品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萍  郭瓦力  王晓冰 《现代化工》2011,31(12):53-55,57
研究了原料乙二醛在酸性、常压条件下,以氧化氮为催化剂,经催化氧化后得到的生成物无需另加酸性催化剂直接与尿素缩合制得尿囊素的新工艺。考察了氧化和缩合反应中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乙二醛质量分数为25%,酸醛物质的量比为0.25,氮醛物质的量比为0.17,乙醛酸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4,氧化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2 h,缩合反应温度为75℃,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尿囊素的收率为61.99%。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植物油中甲醛、乙醛、丙醛和丙烯醛含量的方法,并且,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包装瓶中4种低级脂肪醛向植物油的迁移规律。植物油中的脂肪醛经提取、衍生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4种脂肪醛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较好,检出限为0.4~2.0μg/kg,定量限为1.0~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91.3%~108.5%,相对标准偏差≤7.1%。4种脂肪醛的迁移量差异较大,甲醛、乙醛的最大迁移量(≥7.8μg/cm2)远高于丙醛、丙烯醛(≤1.4μg/cm2)。各脂肪醛的迁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55℃下的迁移量是25℃下的2.2~2.7倍。在避光和光照环境中分别储存4、3个月时,各脂肪醛均达到最大迁移量,然后,开始缓慢降低。与避光时相比,光照条件下各脂肪醛的迁移量提高了44%~150%,同时,光照条件加快了脂肪醛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6.
《化工中间体》2008,(5):42-42
绿色植物散发的新鲜的青香香气的主要成分是己醛、己烯醛、庚醛、壬烯醛等化合物,它们是植物体内脂肪氧合酶、裂解酶作用下的脂肪酸代谢产物。己醛、己烯醛、庚醛、壬烯醛等脂肪醛类成分现已是批准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常用于花香香精、果香香精、肉味香精、蔬菜香精、辛香香精等多种香精产品中。  相似文献   

17.
76001合成盐酸黄连素中试概要——东北制药总厂,1975年,共11页。本文介绍了黄连素的物化性状,合成路线,中试规模及结果、原料消耗定额等。指出盐酸黄连素是从苯酚出发,经儿茶酚、胡椒环、胡椒醛、胡椒乙胺、最后经与甲基邻位香兰醛缩合及与乙二醛环合得产品。总收率为6.41%,接近小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选择加氢方法合成铃兰醛……阎永利等2009/1 1 高顺式-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研制……季根忠等2009/1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乙二醛的方法研究……王依春等2009/1 7  相似文献   

19.
乙醛酸结构式为■,是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或粉末,其商品一般为20%~60%的水溶液。乙醛酸是一种最简单的酮酸(醛酸),兼有酸和醛的性质。依反应对象的不同可同时与酸、醛发生不同的反应,有时还会发生环化反应而成环,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工业中,尤其在精细化工行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 1 乙醛酸的制备方法 1.1 化学法 (1)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反应机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织物整理剂的发展概况,讨论了采用多元醇醚化2D树脂研究低醛织物整理剂,分析了其反应机理,总结出以脲,乙二醛,甲醛和乙二醇的原料合成E2D的方法及其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