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中国水驱油田开发测井及水淹层测井技术的发展概况,系统地讲述了水淹层在水驱过程中岩性、物性参数等发生的变化,综述了中国测井工程师在岩石物理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系列的选择和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本文还提出了水淹层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油田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中国注水开发油田开发测井及水淹层测井技术的概况,系统地阐述了水淹层在水驱过程中岩石物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论述了岩石基础实验、水淹层测井系列的选择和以求准高含水期剩余油饱和核心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并提供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或残余油饱和度)、产能、含水率、水淹级别等参数,为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回顾测井系列及其参数解释的变化历史,深入剖析了物性参数、电性参数、物性划分标准、电性划分标准的演变历程,揭示了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建立和完善了油田静态数据库,使测井技术的发展带动测井解释水平的提高,也为电性标准的研制落后于测井系列的变化提出新的要求,使单井解释向多资料综合化、集成化的区域性解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淹层测井解释一直是测井界的一项难题,辽河油田地况复杂,油品性质种类较多:有稠油、稀油和高凝油,水淹层后测井曲线特征各异,这增加了测井解释的难度,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利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方法,编制一条测井解释程序对水淹层进行研究,适用于辽河油田的各个地区,使用的资料是原始测井曲线与测井解释得到的成果曲线,文章以齐40块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测井在文中油田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东部许多油田各类油、气藏的主力区块大多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不断上升。文中油田为了提高水淹层解释精度,对W区块WJ井进行了核磁共振、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成像测井,通过核磁共振测井的差谱法、移谱法结合阵列感应测井资料的一维反演等综合分析,对水淹层水淹级别进行了准确、合理划分,提高了水淹层测井资料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介绍一种有效地评价水淹层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油田地质基础、水驱油特点和水淹类型说明注淡水开发的油田中,水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显示特征及其基本原理。应用测井资料确定淡水水淹层内地层水电阻率,提高了新钻调整井中淡水水淹层的解释精度。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聚合物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层聚合物水淹后.油层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电性特征变化.过去水驱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已经不再完全适合聚合物水淹层.针对胜利油区聚合物配注2种类型(清水配制母液清水注入和清水配制母液污水注入)的水淹层.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导电性.表明聚合物溶液具有弱导电性;研究不同配注方式下聚合物水淹层的测井曲线电性特征,从测井曲线特征变化来判定油层的聚合物水淹状况;实验证明了阿尔奇公式仍然适合聚合物水淹层,为聚合物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提供基础;针对聚合物水淹层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聚合物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并求取了不同聚合物浓度下岩电参数.对注聚期间新井二次解释,解释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高水淹层的测井解释精度,对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非常重要.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定量测井解释方法将测井数据规格化为测井参数的相对值;根据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规律划分水淹级别,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分数维法定性识别水淹层;建立试油、压汞等资料与测井相对值的关系图版,考虑地区经验,用抛物线拟合方法建立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并建立研究区水淹层定量解释标准;利用井间油层对比结果及邻井分析结果进行水淹层综合评价.经大港油田枣1281断块16口井验证,水淹层解释结果符合率达86.3%.图6表1参5(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水淹油层的测井解释流程基础上 ,研究了孤岛东区馆陶组水淹油层水淹类型及不同水淹阶段水淹油层的测井特征。利用密闭取芯井资料建立了三个不同水淹阶段的判断图版及测井解释模型 ,对孤岛东区不同阶段的井进行了测井二次解释。利用这个解释结果开展了储层描述研究工作并对新钻井进行了水淹层分析 ,分析结果的符合率达到 70 % ,这对于研究剩余油分布、指导开发方案的调整、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A油田是大庆西部外围地区的典型低渗透油田,主要目的层萨尔图油层具有储层薄、物性差、含泥含钙重的特点,其水淹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从水淹层导电机理入手,分类建立了水淹层解释图版和标准,同时考虑测井的局限性,利用录井和动态水淹分析成果对测井水淹层解释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建立了测井-录井-动态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应用该方法,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75.0%。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水淹层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常规测井方法在评价水淹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油层、水层、水淹层在核磁共振测井的标准T2谱、移谱、差谱上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水淹层响应特征定性识别水淹层的方法;在对不同类型的水淹层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于中等粘度油的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稠油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差分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可动水饱和度.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优化的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强调了加强移谱测井是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观测模式.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水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变化特征,以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沙二段1、2+3砂层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划分了水淹级别。对该区135口并进行了测井资料数字处理与解释。试油结果表明,解释符合率在86%以上,说明该方法在本区定量计算水淹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注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测量开发井水淹状况 ,分析层间油水关系 ,根据其结果采取合理措施降水增油的新技术。该技术在华北油田推广应用以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应用过程中 ,不断优化选井原则 ,优选注硼参数和测注工艺 ,突出综合对比解释 ,进一步提高了工艺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解释结果的吻合性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注硼中子寿命测井理论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齐40块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块地质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采油动态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稠油水淹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分析了利用激发极化电位、地层测试、碳氧比测井技术特征,有效进行水淹层识别及解释,为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的解释评价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取心井和观察井的动态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数据为依据,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模型,通过对辽河油田锦16块油藏部分开井的精细评价,计算出相应的储层参数,剩余油饱和度等,达到水淹层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水淹层综合解释方法在马厂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厂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油藏各向渗透性的差异,油水粘度差异及开发过程中水动力场的不平衡,势必造成注入水在纵向上的单层罕和平面上的舌进现象,油井在生产初期的主力层逐渐成为高压水淹层。利用电测和物性参数对水淹层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解释,该方法确定了马厂油田的岩性、物性、电性、水淹层的评价标准,并在马厂油田得到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基于国内外煤层气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 ,综合评述了常用的煤层气测井方法、技术系列与煤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其优缺点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煤层气测井的应用研究情况 ,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 ,分析了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值得注意的几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随着水淹程度的不断增加,储层中的原油性质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开发调整井的岩心或岩屑进行地球化学录井,可以获得单位岩石含油量ST,氯仿沥青“A”等多项参数,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判别油层的开采状况,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解释符合率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勘探开发测井技术及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作为主导工程技术之一,是识别煤层、分析煤层特性、评价煤层气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煤层气勘探开发测井技术应用调研,阐述了煤层气测井采集技术、解释评价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层气测井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指出了当前煤层气勘探开发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马宏宇  杨青山  杨景强 《测井技术》2009,33(3):261-265,303
为识别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大庆喇萨杏油田厚油层内水淹部位及准确划分其水淹级别,对油层含水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对渗透率实验法和测井含水饱和度参数法的局限性,提出驱油效率加权计算方法.以油藏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驱油效率预测储层含水率数理模型,并对水淹级别界定标准进行重新划分.室内并联岩心模拟实验以及在大庆油田的实际开发井解释结果表明预测效果与测试结果接近,证明利用驱油效率预测储层含水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