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设计一种转管机枪用高效缓冲器.所设计的缓冲器可大幅度降低转管机枪发射时的后坐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采用活门反向工作的弹簧液压缓冲器可在抑制后坐位移过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后坐力,是转管机枪实现低后坐力发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反器材步枪应用弹簧液压缓冲器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优化设计和仿真的方法,寻求一种有效的反器材步枪低后坐力发射技术.得到了一组优化后的缓冲器结构参数和该组参数下的全枪动力学特性.采用弹簧液压式缓冲器可以大幅度降低反器材步枪发射时的后坐力,是实现反器材步枪低后坐力发射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某转管机枪缓冲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力学分析的方法设计一种转管机枪用高效缓冲器.所设计的缓冲器可大幅度降低转管机枪发射时的后坐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采用活门反向工作的弹簧液压缓冲器可在抑制后坐位移过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后坐力。是转管机枪实现低后坐力发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缓冲器的结构分析和参数设计, 以减小大口径机枪的后坐阻力. 方法 采用环型弹簧与节制杆式阻尼器相结合的缓冲器原理. 结果 确定了缓冲器的结构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了设计; 理论分析表明, 达到了减小后坐阻力的目的. 结论 弹簧节制杆式缓冲器原理可行, 是减小大口径机枪后坐阻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机枪弹簧节制杆式缓冲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缓冲器的结构分析和参数设计,以减小大口径机枪的后坐阻力,采用环型弹簧与节制杆式阻尼器相结合的缓冲器原理,结果确定了缓冲器的结构并有关参数进行了设计,理论分析表明,达到了减小后坐阻力的目的。结论弹簧节制杆式缓冲器原理可行,是减小大口径机枪后坐阻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反器材步枪应用弹簧液压缓冲器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优化设计和仿真的方法,寻求一种有效的反器材步枪低后坐力发射技术.得到了一组优化后的缓冲器结构参数和该组参数下的全枪动力学特性.采用弹簧液压式缓冲器可以大幅度降低反器材步枪发射时的后坐力,是实现反器材步枪低后坐力发射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口径机枪低后坐浮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大口径机枪减小后坐力提供应用技术 .方法 利用理论和试验方法研究浮动自动机的性能 .结果 获得了某机枪连发射击时的位移、后坐力和射击精度数值 .结论 研制的弹簧液压式浮动机实现了机枪的稳定浮动 ,并大幅度减小了后坐力 ,显著提高了射击精度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流变技术在自动武器应用中的可行性 .方法 描述磁流变缓冲技术的原理 ,探讨了磁流变缓冲系统的工作程序以及电源和缓冲器的微型化 .结果 磁流变液技术获得迅速发展 ,在一些领域获得成功应用 .一些关键技术可以突破 .结论 磁流变减振技术可以应用到自动武器缓冲器上  相似文献   

9.
大口径机枪低后坐浮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大口径机枪减小后坐力提供应用技术。方法 利用理论和试验方法研究浮动自动机的性能。结果 获得了某机枪连发射击时的位移,后坐力的射击精度数值。结论 研制的弹簧液压式浮动机实现了机枪的稳定浮动,并大幅度减小了后坐力,显著提高了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减小弹射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出一种新型的气液缸混合动力弹射系统.系统采用气液混合式液压缸和蓄能器互联的紧凑结构,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减小液压缸的外形尺寸,并且可以缩短蓄能器的行程,从而降低了系统的重量.系统的难点是活塞杆的高速缓冲,采用了单腔单级锥形缝隙的缓冲装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气液缸的缓冲装置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锥形缝隙的缓冲结构具有易加工,压力波动小,缓冲效果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碰撞理论和小孔节流原理,研究了多孔式液气工业缓冲器;通过对碰撞过程中能量关系和缓冲压力确定依据的分析,建立了活塞前方所有小孔理论面积的计算公式;介绍了用有限个小孔逼近理论面积的方法;同时分析了确定气室容积和复位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运用碰撞理论和小孔节流原理,研究了多孔式液气工业缓冲器;通过对碰撞过程中能量关系和缓冲压力确定依据的分析,建立了活塞前方所有小孔理论面积的计算公式,介绍了用有限个小孔逼近理论面积的方法;同时分析了确定气室容积和复位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磁流变液技术在自动武器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流变技术在自动武器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描述磁流变缓冲技术的原理,探讨了磁流变缓冲系统的工作程序以及电源和缓冲器的微型化。结果 磁流变液技术获得迅速发展,在一些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一些关键技术可以突破。结论 磁流变减振技术可以应用到自动武器缓冲器止。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和有效控制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提出了采用增大后坐长度,弹箱与自动炮共同浮动射击的方法,形成一种低后坐力的射击模式,达到以大后坐行程后位浮动的射击方式来降低后坐力的目的.以小口径自动炮为例,建立了该自动炮后坐运动的数学模型,经过动态仿真分析,在两种射速下与常规射击模式的最大后坐力进行了对比,同时考虑到射击过程中弹箱中炮弹数量不断减少而引起后坐质量变化的因素,得出此低后坐力射击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自动炮射击过程中产生的后坐力,相比于常规射击模式,后坐力降低了50%以上,为小口径自动炮的减小后坐力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磁流变液变阻尼和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特点,结合飞机起落架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可应用于飞机着陆缓冲系统的磁流变变刚度变阻尼缓冲器结构方案,建立了其变刚度变阻尼控制模型.针对飞机缓冲着陆动力学过程不连续,设计了加速度反馈和LQG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研究了缓冲器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自适应变刚度变阻尼缓冲系统,能在不增加缓冲器行程的情况下,降低着陆时的冲击载荷,提高滑行阶段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磁流变缓冲器多维灵活可调的阻尼输出,设计多阶并联式线圈结构的磁流变缓冲器,并以火炮后坐缓冲为研究背景,讨论该新型缓冲器动态特性.利用各线圈可独立加载控制特点,对不同工作线圈、电流组合加载及各线圈延时加载进行冲击试验,分别分析磁流变效应在几何维度、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对缓冲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并联式磁流变缓冲器的优势.结合后坐缓冲模型及冲击试验结果,分析缓冲器在火炮后坐缓冲的可控性.研究表明:多阶并联式磁流变缓冲器可以通过改变几何维度及时间维度上电流加载实现多变的阻尼特性输出,然而由于缓冲器结构未能优化设计,导致缓冲器的可调系数不高,当最大后坐速度小于2.16m/s时可以实现部分后坐输出理想阻尼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浮动技术在大口径高射机枪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并对浮动机参数进行设计. 方法 采用单目标优化的方法. 结果 通过优化设计, 得到了一组满足条件的浮动机结构参数, 并分析了该组参数下机枪的性能. 结论 浮动技术应用于大口径机枪是完全适合的, 它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后坐力, 而且通过参数的合理匹配, 具有良好的浮动稳定性, 对提高射击精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大口径机枪弹簧液压式浮动机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浮动技术在大口径高射机枪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浮动机参数进行设计。方法采用单目标优化的方法,结果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组满足条件的浮动机结构参数,并分析了该组参数下机枪的性能。结论浮动技术应用于大口径机枪是完全适合的,它不权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后坐力,而且通过参数的合理匹配,具有良好的浮动稳定性,对提高射击精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根据磁流变液体的粘度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变化的特性 ,探讨阻尼特性可控的抗冲击缓冲器的原理及工程可应用性 .方法 通过设计磁流变液体缓冲器结构、控制方法和理论分析 ,论述了磁流变缓冲器的有关理论和技术 .结果 磁流变缓冲器可获得良好的缓冲特性 .结论 利用磁流变液体的表观粘度随外加磁场可变的特性 ,可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控制缓冲器的抗冲击性能 .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摩擦吸能原理的气动灭火炮用缓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动灭火炮的后坐缓冲问题,给出了一种新型摩擦吸能缓冲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了摩擦吸能缓冲装置的结构.分别运用ADMAS和ANSYS软件进行了气动灭火炮动力学仿真分析和应力应变计算,并与传统弹簧缓冲方案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摩擦吸能缓冲方案的气动灭火炮后坐缓冲特性明显优于采用弹簧复进机缓冲方案的传统气动灭火炮,摩擦吸能缓冲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后坐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并能使气动灭火炮的后坐运动过程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