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德温 《化学世界》1991,32(7):322-323
<正> 由丙烯酰胺与甲醛合成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CH_?CHCONHCH_2OH)作为一种理想的交联剂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塑料、皮革、涂料等工业部门。通常用蒸氮法测定总氮量以确定其含量,由于样品中含有微量的丙烯酰胺,往往使结果偏高。本文采用次碘酸盐氧化-碘量法,获得满意结果。 1.方法原理碘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次碘酸钠,它既能氧化样品中的游离甲醛,又能氧化N-羟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间接碘量法测定三磺化三苯基膦的方法。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碘溶液,利用碘的氧化性将三价磷氧化,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通过反应方程式可计算出样品中三磺化三苯基膦的含量。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便、准确,且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避免了指示剂法的显色观察误差,提高了数据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方法即离子交换膜制备高纯度的碘化氢,该方法氧化碘时在阳极上不会产生碘固体污泥。两室、三室电化学电池含有阳极溶液,阳极溶液中的化学组分将碘氧化为溶解态的碘,从而防止碘固体固结在电池上。其他的设备包括含有去极化的氢电极电池,产生自身需求的能量同时,生成HI,或者是在阳极室内生产高纯度HI的同时,多相水溶液或非水溶液阳极液溶解固体碘。  相似文献   

4.
在碘和碘离子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中,由于碘的水溶液较难配制且与碘四氯化碳溶液构成的复相系统不易建立平衡,文章因此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KI溶液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构成两个复相平衡系统,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确定各组分平衡浓度,并在此实验基础上推导出了碘的分配系数及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实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建立的复相系统较易达到平衡,实验测定的分配系统和平衡常数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郭开华 《电镀与涂饰》2021,40(4):318-321
测定样液中微量甲醛的含量时,需事先配制和标定含微量甲醛的标准溶液。碘量法是标定甲醛溶液的常用方法。为获得具有较好精确度的微量甲醛标准溶液,根据滴定分析原理进行计算后认为,配制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标准甲醛储备液既适宜标定,也便于稀释应用。在标定中所用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碘液配制成合适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标定甲醛储备液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甲醛,由于来源广、危害大、挥发时间长备受人们关注.现有室内甲醛的处理方法可以分类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法.物理法包括吸收法和吸附法.化学法包括化学溶液吸收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离子体法、臭氧氧化法和热催化氧化法.生物法包括植物法和微生物法.组合法为多种处理方法组合共同处理甲醛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这些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在硫酸介质中,甲醛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橙溶液褪色,褪色程度与甲醛含量成正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甲醛的新方法。方法是体系溶液在50℃水浴中反应30min后加入抗坏血酸饱和溶液还原溴酸钾以终止反应,于最大吸收波长505nm处测量吸光度。溶液中甲醛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此法测定化工废水中微量甲醛的含量,RSD为2.97%(n=6),加标回收率在99.8%.106.9%之间。  相似文献   

8.
在硫酸介质中,甲醛对溴酸钾氧化溴甲酚绿溶液褪色有显著的催化作用,褪色程度与甲醛含量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甲醛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在50℃^-1水浴中反应22min,甲醛含量在0-14.0μg·(25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水中微量甲醛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大氮肥》2003,26(5)
碘催化氧化甲烷制甲醇催化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克尔烃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 ,碘溶解在发烟硫酸中形成的溶液是甲烷低温氧化的有效催化剂。碘发烟硫酸溶液催化甲烷转化形成硫酸氢甲酯 ,后者再与水反应很容易生成甲醇。据称 ,这是迄今报道的在 2 0 0℃以下将甲烷转化成一种甲基产物的最简单的催化体系。其甲烷转化率在 40 %以上 ,硫酸氢甲酯选择性在 95 %以上 ,在已报道的数据中属最高的一类。而且 ,这种氧化体系与其他甲烷氧化体系不同 ,不需要过氧化氢等昂贵的催化剂碘催化氧化甲烷制甲醇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专利说:通过向稀H3P04中填加H2O2,可以从含碘磷矿制得的稀H3PO4中把碘提取出来。其时要鼓入热空气并用碱性亚硫酸钠溶液,或者二氧化硫(SO2)的酸性溶液来吸收氧化生产的碘。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次氯酸或次氯酸钾,使碘变为单质碘,过滤并分离之。该方法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简单易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在硫酸介质中,甲醛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溶液褪色,褪色程度与甲醛含量成正比,由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双甘膦废水中微量甲醛的方法。体系溶液在50℃水浴中反应10min后加入乙酸钠溶液以终止反应,于最大吸收波长585nm处测量吸光度。溶液中甲醛浓度在0.8~5.6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4 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1.78%(n=6),加标回收率在9 5.97%~102.62%之间。  相似文献   

12.
<正> 四、氧化还原滴定法1、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标准滴定溶液的种类多较常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有:a、碘量法氧化剂有碘、溴、碘酸钾等际准滴定溶液。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等标准滴定溶液。b、高锰酸钾法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还原剂有硫酸亚铁、草酸标准滴定溶  相似文献   

13.
原理最近几年来,有机化合物直接微量測定氧的方法已广泛地应用。这个方法是J.Unterzaucher在1940年建立的,应用的原理如下:在氮气气流中,物貭妥热气化,經过900℃的鉑-炭反应炉,便氧轉变为一氧化碳,并用氫氧化鉀除去干扰气体,然后一氧化碳与五氧化碘在120℃溫度下反应,轉变为二氧化碳和碘。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碘,用溴水氧化碘成碘酸,最后用甲酸破坏剩余的溴,加入碘化鉀和硫酸,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鈉滴定。1 毫克的氧(?)7.5毫升0.02N的硫代硫酸鈉本法用3~5毫克标准样品,准确度为士0.2%,測定  相似文献   

14.
用准级数和初始反应速率方法对过氧化氢-硫酸氧化碘离子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无[SO2-4]存在时,总氧化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系统中加入硫酸时,总氧化反应呈现零级反应特征.分析了硫酸的催化机理.氢离子浓度对该反应的作用较为复杂.研究结果对极低浓度碘原料的催化氧化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醛是一种电活性不活泼的有机物质,其很难在电极表面直接电催化氧化,所以利用复合纳米材料对甲醛的催化作用,将复合纳米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修饰电极,进而利用修饰电极对甲醛的电催化活性,从而建立甲醛的电化学检测分析方法。以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将氧化石墨烯用滴涂法滴涂于基础电极表面,再在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还原,随后采用电沉积法将纳米铂粒子沉积于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出纳米铂/石墨烯复合电极,依据甲醛在电极表面反应时,产生了电流的改变,甲醛的浓度与产生的氧化电流成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甲醛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并对其条件优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1.测定原理: 本法不需要分离丙烯醇,而可直接测定其含量;甲醛、乙醛、丙烯醛、乙醇共同存在时,没有任何干扰是丙烯醇的特殊反应。反应实质是利用丙烯醇的不饱和双键,在氯化汞存在下与碘起加成反应,而丙烯醛双键上的碘加成物,在酸性溶液中非常不稳定,迅速解离出碘。丙烯醇的碘加成物比较稳定,籍碘的消耗量多少而求得丙烯醇含量: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碘量法须消耗大量碘的当量溶液,为回收其中的碘,笔者试用亚硝酸钠在酸性下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再蒸馏精制。原理:H_2O_2,KMnO_4,K_2Cr_2O_7,Cl_2,Br_2,NaClO,NaBrO,亚硝酸盐,高铁盐等均能自碘化物中将碘游离,其中Cl_2及Br_2均有害人体,装置较麻烦,只有亚硝酸盐和高铁盐在酸性下只氧化碘游子而不氧化Cl~-及Br~-。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室内甲醛催化氧化脱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运兵  纪红兵  王乐夫 《化工进展》2007,26(8):1104-1109
综述了国内外采用氧化技术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各种脱除甲醛技术的缺陷,提出采用催化氧化方法脱除甲醛;介绍了光催化氧化装置的原理、效果及其改性研究;对采用多相催化氧化脱除室内甲醛的研究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介绍了在室内甲醛脱除中催化氧化同其他方法的一些复合技术.通过对室内甲醛催化氧化脱除的分析,从甲醛脱除效果和能耗的角度看,低温催化氧化是一种脱除室内甲醛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化工中间体》2003,(7):37-37
根据美国《化学工程新闻》最近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洛克尔烃研究所化学助理教授波里阿娜及其同事发现,碘溶解在发烟硫酸中形成的溶液是甲烷低温氧化的有效催化剂。碘发烟硫酸溶液有稳定的活性催化甲烷转化形成硫酸氢甲酯(methyl bisulfate),后者再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制取甲醛有甲烷氧化法、高级烃氧化法、甲醇氧化制甲醛等方法,最主要的方法是将甲醇转化为甲醛。目前,由于甲醛的毒性很危险,因此对于甲醇转化为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制作方法,制作过程中的安全工艺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