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整体挤压双金属翅片管是一种空冷器的新型元件。外翅片管对纯铝L2,内衬管根据流动介质不同,可以采用紫铜T,黄铜H62,H68,镍铜Cu-Ni,不锈钢,碳钢及钛金属等管材。翅片管为旋压挤出,双金属挤压应力为8.5MPa,这种翅片管的特点是防腐性能强,风阻小,接触热阻小,传热性能强,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三种内复合双金属轧制铝翅片管传热性能的研究比较,得出了传热系数k_1的经验计算式。又经对管壁导热(接触)热阻R_w变化规律的探讨,分析了钛铝复合管的传热特性及其比铜铝管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轧片式和缠绕式翅片管单管热工试验结果为依据,对两者的传热性能、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等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4.
从翅片管外侧传热系数的通用表达式出发,分析了翅片效率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推导出了翅片热阻的计算式,对空气冷却器管外膜传热系数计算式进行化简,得出了以基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翅片对空气的传热系数计算式,介绍了一组常用的空气冷却器间隙热阻关系图,最终得出了以基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加氢装置用双金属轧制翅片管高压空冷器的研制内容及成果,并给出了双金属轧制翅片管与普通缠绕式翅片管接触热阻的试验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6.
▲ KLM翅片管一法川生产的一种双重滚辗L型绕片管,具有抗腐蚀性能良j,。.|I锯齿型翅片管一在已整体轧制的双金属翅片管上,均习地沿径向一刷升24~36/f’l=[J口,切口深度约为翅片高的三二分之一. A 双金属挤压翅片管——铜质内管,铝质外。:.可君举『1诼渐牟llm|拿高的翅片。 ..1美国高速绕片祝一可绕制L、双L型及镶嵌式翅片管,最高转速为3300转/分,片距为8~11片/时。空冷器上用的几种翅片管及绕片机  相似文献   

7.
管束排列及管间距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圆形翅片管换热器管束排列及管间距的传热性能实验,得到雷诺数(Re)、纵向管间距(Sl)及管束排列方式对圆形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再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这3个因素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圆形翅片管换热器的努赛尔数(Nu)及阻力系数(f)均随Re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趋势逐渐下降。增大Sl可提高顺排圆形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是提高幅度随Sl的增加而减小,在Sl为110 mm时换热效果最好;增大Sl反而会降低叉排圆形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其换热效果在Sl为66 mm时最好。相对于顺排方式,叉排圆形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更好。速度场与温度场间的协同角度大小、回流区面积及尾流涡尺度大小与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提高有关,可以从这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寻找改善换热器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开槽螺旋翅片管换热器是在连续螺旋翅片管的翅片上均匀开许多小口 ,与普通的连续螺旋翅片相比 ,其传热面积有所增加 ,间断的翅片反复地激发传热边界层上的湍流 ,可强化传热效果。将开槽螺旋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和流动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普通连续螺旋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开槽螺旋翅片管换热器具有更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在实验范围内 (Re =30 0 0~ 15 0 0 0 ) ,开槽螺旋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普通连续螺旋翅片管换热器的 1 2~ 1 4倍 ,而流阻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9.
花瓣形翅片管的开发及其纵向冲刷冷凝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瓣形翅片管在纵向冲刷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性能及传热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知,由于该翅片管既能充分发挥冷凝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又能干扰汽液两相流态,增加边界层的湍流,因而对强化纵向冲刷冷凝具有明显的效果,其平均冷凝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1~18倍。  相似文献   

10.
应用FLUENT软件对纵向翅片管、圆形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流场中温度和压力的分布,并分别将纵向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与圆形翅片管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纵向翅片管的传热效果最差,椭圆翅片管与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效果相当,但椭圆形翅片管对流体造成的压降略小,综合传热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