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文娟  王其  王晓慧  牛健 《机械制造》2011,49(11):55-57
工艺尺寸式是工艺尺寸关系的文字表达式。对工艺尺寸式的结构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得出了“工艺尺寸式蕴藏着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结论,使工艺路线有了一种文字表达方法,有利于工艺路线的优化,最后给出了工艺尺寸式还原成工艺路线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图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新兴的数学分支,它主要用于分析研究某些因素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工艺尺寸链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零件各表面间的尺寸联系所构成的,因此用图论原理来查找工艺尺寸链是很适宜的。特别是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较复杂时,用图论查找工艺尺寸链更显出其简单、方便的优点。用图论查找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方法曾有过介  相似文献   

3.
工艺尺寸关系的尺寸式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于工序较多,各工序又有各种基准不重合的清况,用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常常很不方便而又易出错。本文提出尺寸式概念。它用尺寸式的形式来表达工艺尺寸关系,是一种查找工艺尺寸关系简便实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不必画出繁琐的尺寸链图,仅靠简单的字母表达式就可来寻求工艺尺寸关系,从而使分析工艺尺寸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4.
陈穗玉 《机械制造》1991,29(10):14-16
一个零件的各个表面之间具有众多的尺寸关系和相互位置关系,这些尺寸和相互位置的精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工序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的计算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位置误差较尺寸误差具有更复杂的传递形式,它的合成计算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尺寸链矩阵网络尺寸链矩阵是个方阵。矩阵的行表示尺寸链中尺寸的串联关系,列表示尺寸链间并联关系的尺寸公共环,元素表示目标尺寸(设计尺寸、余量尺寸)加工尺寸之间的相关系数,+1为增环,-1为减环,0无关。网络尺寸链矩阵,不仅简洁地表示出机械加工过程中全部尺寸联系,而且是工艺尺寸计算的数学模型。借助公式:{目标尺寸列向量}={网络尺寸链矩阵}={加工尺寸列向量}整体解算出全部工艺尺寸,比传统的尺寸链单链计算法更完善,电算更方便。  相似文献   

6.
零件加工尺寸的测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作者对外圆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后,提出建立相应加工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实时分析,计算加工尺寸、可以完成在线尺寸测量的一种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SGMZCY-1型测量仪中。  相似文献   

7.
为彻底改革传统的工艺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产品制造中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使之成为一体化集成制造系统(CIM’S)。机械加工尺寸向量矩阵图解新方法为CAPP提供有效途径。它抓住了加工尺寸及误差的传递规律,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出发,建立了确定性数学模型,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快速而准确地处理工艺设X. 一、工艺尺寸向量表达法 制订一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时,为使零共图和工艺图表相辅相成,作如下规定: 1.端面在零件图上,从左至右用大写:$文字母A、B、C、……依次顺…  相似文献   

8.
小批量生产质量的灰色-支持向量回归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控制是产品在制造阶段的质量保证。针对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质量预测补偿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灰色-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进行质量参数预测。通过分析机械加工系统误差来源,建立了零件尺寸的数学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零件尺寸的趋势项,采用灰色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残差项,符合样本数据自身的发展特性。实验表明,灰色-支持向量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其它模型,适合用于小批量生产环境下的质量预测控制。  相似文献   

9.
超声振动的挤滚压光整加工变幅特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机械加工中轴类零件外圆表面加工的新型超声振动挤滚压式加工方法。介绍了超声振动挤滚压式强化的加工原理及特点;分析了该工艺的加工特性与超声换能的聚能作用;进一步从金属表面微观塑性变形机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变截面杆纵向振动的波动方程,推导出圆锥型复合变幅杆频率方程和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阐述了变幅杆的变幅特性及其设计参数间相互的关系,并通过实例验证变幅杆的尺寸设计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零件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大批量生产中,许多工厂在调整机床时,习惯采用极限量规测量试切零件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调整机床费时,工艺稳定性差,零件尺寸分散,一致性差,产品精度贮备低。应用正态分布理论调整机床,采用计量试切零件的加法,可以克服以上的缺点,提高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一、采用极限量规测量试切零件方法的缺点从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零件的尺寸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因此用正态分布理论,分析用极限量规测量试切零件调整机庆的方法,就会发现它有许多缺点。  相似文献   

11.
张永军 《工具技术》2012,46(10):63-65
在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建立工艺尺寸链来计算工序尺寸。当零件同一方向上设计尺寸较多时,定位基准需要多次转换才能保证这些设计尺寸,其工序尺寸的确定就变得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基于工艺过程的工序尺寸的确定方法,用这种方法建立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非常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基于误差累积理论和应用几何矢量整体计算原理,在求解复杂的工序尺寸问题上应用工艺尺寸矢量式图解法,显示了直观、简便、实用等优点。尺寸矢量式表达工艺尺寸关系是一种比“尺寸跟踪法”更简便适用的方法;再用条理清晰的图表表达各工艺尺寸及加工过程就一目了然了。实践证明:此法科学简明,便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当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通过建立工艺尺寸链来计算工序尺寸。当零件同一方向上的设计尺寸较多时,需要多次转换定位基准才能保证这些设计尺寸,其工序尺寸的确定就变得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基于工艺过程的工序尺寸的确定方法,用这种方法建立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非常实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工艺问题,它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等。因此应按照机械加工工艺理论,尽可能地执行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各项原则,合理地选择工艺基准,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减少尺寸换算。工艺规程中的工序尺寸是指工艺文件上明确规定的各工序必须保证的尺寸,也是检验的标准。所以,确定的工序尺寸应该  相似文献   

15.
陶水才 《机械制造》1992,30(1):25-26
随着现代工程应用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图论的应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由于工艺尺寸链表达了机械加工中零件的点、线和面的复杂几何关系,利用传统的工艺规程设计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公差、尺寸链等既不方便,又繁杂而易出错。利用图论原理来进行分析,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本文拟结合一个阶梯轴加工的实例,介绍如何用图论原理去分析与计算工艺尺寸链。  相似文献   

16.
数控铣床是一种在现代机械加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数控铣床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等特点,一般来说,使用数控铣床加工的零件一般尺寸相对较多。我们在使用数控铣床时,如何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优化零件加工工艺和高效精加工方法,明朗化,高效合理、按质按量的完成零件的加工,是每一个从事机械加工行业人所需要重视和追求的。本文介绍了两种能应用在数控铣床上的精加工零件尺寸的方法:其中一种是使用数控加工编程软件上余量设置为中差来调整精修尺寸,另一种使用软件编程图形绘制中差使用机床上刀具磨耗来调整精修尺寸。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通常用手工计算工艺尺寸,既繁琐又易出错。本文从线性尺寸实质上是两个平行平面(中心线)的坐标差出发,建立了尺寸与测量面坐标之间的关联矩阵,进而建立了设计尺寸与工序尺寸之间的关系矩阵。这些矩阵都可由微机根据已知条件自动生成。因此只要输入已知条件便可输出和打印计算结果,十分方便。对于加工表面和加工次数较多的零件此法尤为优越。1 线性尺寸的表示法线性尺寸(以下简称尺寸)是两个平面(中心线)之间距离的度量。为了用矩阵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尺寸,可先将零件改成零件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图示),其中虚线引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工艺尺寸链只能够描述工艺尺寸关系而未能提供零件的加工信息,不能体现零件各个要素的加工顺序及其各工序尺寸基准,这无助于工艺路线与尺寸公差的并行设计。用带下标的英文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加工要素,用有向线段表示基准至加工要素之间的工序尺寸,将各个工序尺寸按加工顺序依次用树图的形式画出,得到各要素的形成路径—工艺尺寸路径图。路径图所表达的尺寸关系更加简洁直观、完整,易于建立全相关尺寸模型;从路径图中挖掘出粗基准的一些本质特征,为毛坯尺寸的合理标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路径图中某些要素的位置或顺序,可以实现对工艺路线的改进。通过实例对工艺尺寸路径图进行优化而实现对工艺路线的改进,证明了工艺尺寸路径图对工艺路线的合理制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计算工序尺寸和标注工序尺寸偏差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之一。工序尺寸是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应保证的尺寸,工序尺寸的极限偏差是各工序尺寸所允许的变化极限值。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往往由于零件的结构形状,工件在夹具中或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定位方便,稳定,可靠,以及机械加工的方便性和可能性等方面的原因而使得某些设计尺寸的加工在工序中不能选用该尺寸的设计基准做为定位基准或测量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工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工业的稳定发展为现代化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在工业领域的发展中,机械加工工艺是重要的核心内容,但是会对零件加工精度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对机械化工艺详细分析,合理地选择出适合的施工方法,逐渐地对零件毛坯尺寸、性质等进行处理,使零件能够满足工业领域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以数控方式为主,不仅对相关的加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零件的大小、尺寸、形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逐渐地降低机械加工工艺的误差,从而促进现代化工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