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大运河(主要是江南运河段)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历史时期工业发展在运河沿线遗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在目前运河工业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改造的压力下,通过建立“工业遗产廊道”以实现大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对大运河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分布概况,以及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基本原理,即运河工业遗产与运河的三种关系:“功能相关”、“空间相关”和“历史相关”。接着对大运河工遗产廊道的基本范围与层次,以及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上篇见本刊6月上半月号)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不仅影响到了运河的岸线,也影响到了运河周围的生态环境。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它表明中国大型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国外运河遗产廊道理念、慢行系统建设逐步兴起,而淮安水网密集、遗产丰富,这正是一个发展运河遗产廊道来促进淮安市经济、文化、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环境的好时机,也能为我国其他大型线性文化的规划保护提供样例。京杭运河是世界上第一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个省份,大运河淮安段  相似文献   

4.
遗产廊道是美国针对其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本文从自然资源保护、历史与文化资源保护、慢行游憩系统完善、解说系统构建、市场与营销策略以及管理体系等六个方面对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大运河的整体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19,(8):10-13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沿线遗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江苏地理位置优越,大运河为沿线城市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城市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运河城市工业的发展。文章旨在保护历史文脉和尊重地域性原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江苏运河沿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情况,以江南运河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和文物保护价值较高的工业遗产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研究典型案例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大运河江苏段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将工业遗产保护与运河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设符合江苏地域特征的京杭大运河文化带。  相似文献   

6.
大运河开凿至今2 500余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承载着厚重的遗产资源,是华夏大地的历史瑰宝。但长期以来,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冲击下,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困境,遗产价值逐渐被消解。基于遗产廊道理论,以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为例,从大运河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适宜性两方面分别对遗产资源点及城市空间环境展开分析,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规划布局提供重要依据。这对各地进行的遗产保护规划、线性廊道构建、城市风貌建设等内容同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量区域性遗产需要整体观照、动态保护。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率先开展了运河遗产廊道/区域的动态管理。经过30年的探索,其动态管理的机制在实践中日臻成熟。这些对我国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剖析了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管理模式的动态性特征,并提出了它对中国大运河动态保护与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郭浩  马源 《工业建筑》2022,(5):9-15+76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城市化发展不断进步,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加深,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时代的象征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沿岸的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分布特点和内在价值,并针对其现状特征及现存问题,引入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遗产廊道模式,提出在江河沿岸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中,可以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利用体系、划分廊道等级、细化内部结构、完善廊道内部空间建设的方式,形成多元化发展保护与利用策略,并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加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以期为同类型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徽建筑》2019,(11):18-20
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支流水系丰富,是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紧密联系文化、商业、交通等要素的重要遗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开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尤其是对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南通拥有江苏大运河遗产的很多支流航道,主体有通扬运河、通吕运河等,星罗密布的水系河流组成了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带,对沿线城镇建设、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选取大运河南通段重要历史遗存展开调研,分析南通大运河文化带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大运河文化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再利用策略,为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沿线建筑遗产保护提供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社会中运河属于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运输要道,可以为当地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运河开始逐渐转变为城中河,如何对工业景观遗产实施改造和利用成为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工业景观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扬工业文化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基于此,论文以扬州市区近现代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为例,对当前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运河活态保护、工业景观遗产的概念以及扬州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分析了在运河活态保护基础上进行工业景观遗产再利用的策略,以期可以充分发挥运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元 《城市规划》2015,39(6):90-98
通过解析世界遗产英国庞蒂斯沃特水道桥及运河的管理规划,指出对于"活态"遗产的保护管理,复合管理主体的协作是其内在要求,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划构成了根本保障,专业分工的遗产监测及公众参与形成了有效支撑。从而指出对于新近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应在协作管理、法规落实、遗产监测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何方 《城市建筑》2014,(27):4-5
本文从复兴城镇整体机能的目标出发,以数百年历史积淀为基础,以优化城镇老中心区的功能结构、提升环境品质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目标的“运河遗产江南片段的复兴”,实现并恢复了浒墅关镇的地区历史意象,再现了历史繁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复兴城镇整体机能的目标出发,以数百年历史积淀为基础,以优化城镇老中心区的功能结构、提升环境品质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目标的“运河遗产江南片段的复兴”,实现并恢复了浒墅关镇的地区历史意象,再现了历史繁荣。  相似文献   

14.
作为属于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已经得到了我国遗产保护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从保护运河遗产的完整性出发,对大运河(无锡段)在技术、经济、社会、景观等方面表现的综合价值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其次,在判定航运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就其对综合价值产生的影响与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通过对航运的协调发展,提出大运河综合价值的保护对策。本文所构建的大运河航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不但可避免航运发展对于运河综合价值的破坏,而且还可借助航运建设来增强大运河的功能及意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俞孔坚 《中国园林》2006,22(8):8-12
介绍了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3项建议,指出,(1)国土生态安全乃国家头等大事,若要高效地维护脆弱的中国大地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必须建立具有综合功能的、结构完整的景观安全格局:(2)建立中华大地上的乡土遗产景观网络是维护和谐安定社会的根基,同时乡土遗产景观与生态安全格局密不可分;(3)大运河遗产廊道具有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和建立南北休憩廊道等方面的战略意义,是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文化遗产网络的一条关键廊道,应尽快规划实施;(4)工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像重视文物那样重视保护中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同时要科学、合理、艺术地利用这些遗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Jiangnan Civilization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where numerous rivers and waterways have worked together as a natural and cultural matrix of the canal for thousands of years.To preserve it as a heritage,i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that the local civilization has very much benefited from the flourishing natural and artificial network of waterways that is an indivisible part of the Grand Canal.Thi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canal as a heritage different from the present concept of "cultural route."  相似文献   

17.
线型旅游空间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芳  廉华 《华中建筑》2007,25(8):108-112
在旅游地空间结构和相关"线"状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先进理念"文化线路",提出"线型旅游空间"概念,界定为基于遗产保护进行旅游开发的旅游地空间类型.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将其空间特征总结为历史悠久、跨越区域、文化多元和产品趋同等4个主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运河旅游规划的启示,应树立保护为先的理念,在全局的视角下避免目前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趋同的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差异性定位;同时,基于大运河的大尺度、跨区域性,提出建立相应机构加强协调管理,并进行流域联合营销和区域联合营销.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作为后申遗时代面临的与运河相关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及遗产构成梳理已迫在眉睫。柯桥作为浙东运河流域入选省级规划的古镇,无论从聚落空间形态的特色、遗产构成的丰富度,以及富有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都使得其具有鲜明的"文化线路"基因。本研究基于此,通过对于柯桥古镇遗产构成的梳理整合,试论其与文化线路暗合的内在联系,并为柯桥古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理念古已有之,但其所涵盖范围持续扩展,近一百年尤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揭示这一重要观念在我国的扩展历程。主要采用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空间角度切入,阐述文化遗产的认知主要经历了从金石器物及其铭文,到重要历史建筑、世界遗产、城市遗产的扩展历程。并指出,这些扩展本质上都是源于价值观念的不断扩展,亦即越来越具包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