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根据气象业务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警的需要,文章开发了基于MapX和CIMISS(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宜春市区域预警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宜春市的各气象要素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将读取的加工后的数据和气象信息员手机号码以及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叠加到地图上;监测多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发展过程,并及时编制相关预警信息向气象信息员发送预警短信。区域预警平台使预报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视减少了很多负担,为对外做出及时、准确的气象预警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自动气象站为监测对象,设计开发基于GSMMODEM短信猫应用程序、并用borlandC++语言进行编写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资料传输,可对其故障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报警。本系统采用GSMMODEM短信猫发送报警信息到手机终端,不受有线网络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采集本地或远程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气象资料或定时气象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加工整理成满足中国气象局要求的文件形式.系统同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界面,将各气象观测要素直观地显示出来,并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以及相关的气象通信.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封装在通信模块内部,用标准的数据通信模块(ActivX控件),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采集本地或远程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气象资料或定时气象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加工整理成满足中国气象局要求的文件形式。系统同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界面,将各气象观测要素直观地显示出来,并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以及相关的气象通信。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封装在通信模块内部,用标准的数据通信模块(ActivX控件),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据库通信系统收集各种预警服务资料,及时传递到预警服务器,根据不同服务用户的需求,将预警资料及时发送到各服务用户终端。通过BROWSER/SERVER模式对预警资料进行查询,对预警控制信息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129作为的定位器的控制器单元,结合GPS定位模块LR9548S和GSM模块设计了车载定位系统.定位器通过GPS模块获取实时的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行驶速度、方向和时间日期等,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定超限报警范围,车辆驶出设定区域会立即发送短信至预先设定好的手机号码报警;用户端可以随时向定位器发送短信获取当前车辆的位置信息.一旦发生车辆被盗案件,用户通过短消息查询方式对被盗车辆位置信息随时掌握,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气象自动站是无人操作的,能够定时对气象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能够向控制中心发送观测数据和预测结果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自动站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促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对气象自动站的维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确保气象自动站的正常工作,可以对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8.
以J2EE技术为核心,根据国家级、省级用户的需求,从增加省级库、国家级查询全国气象装备数据库、自动入库、自动盘点等方面对原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进行了升级完善。该系统在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中心投入试验与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省级可增加本级气象装备库、装备调拨自动入库以及库存自动盘点等多种功能,满足了省级、国家级不同用户的需求,为未来全国气象装备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通过.NET和GIS技术建立海南省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对各市县气象局遥测自动站、区域自动气象站、海岛自动站等各类观测资料进行实时监控,并为故障站点发送报障短信,实现了市县局—省气象信息中心—国家局的数据传输全程监控,为自动站数据传输提供高保障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气象业务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和SQL Server 2000开发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系统。系统可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中按照固定时间自动地提取数据,并把数据录入数据库。用户可利用数据库查询实时或者历史的相关气象数据,并实现气温、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数据作为地面气象观测的原始数据,已成为气象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保证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及时准确地上传,成为当前地面测报工作的重点。文章就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同时针对如何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的现状,对建立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进行探讨。通过在省市县三级气象站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和规范自动气象站的保障工作,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确保气象探测资料准确度的提高,满足自动气象站以及其后诸多现代化设备保障时效性的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地面气象观测人工站与自动站记录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出现差值大于规定标准时,应结合天气现象、测报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供电、数据传输等综合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方法,提高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江西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和处理流程,并结合实际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大量观测站、高频次、小文件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3min到达用户桌面的需求,最后根据流程优化前后数据对比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贵州黔南都匀国家基本观测站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近几年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实例,通过建立地面观测业务ISOS软件报警阈值,分析、统计相关气象要素值,确立了采集器电压阈值,使用新型站串口命令和实时状态信息,快速诊断、定位故障,及时排除故障,可有效保障气象要素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性,提高台站人员的综合气象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WP3103型中尺度自动站的维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1997年开始实施“珠江三角洲、粤东南中尺度天气监测基地第一期建设方案”,台山市从1998年4月安装第一台WP3103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开始,至今已有21台自动站分布于全市各地。WP3103型自动站是一种先进的地面气象探测设备,12a来,中尺度自动站提供区域性的气象观测资料,同时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台山市除了上川、下川、赤溪、广海等4个站点为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向、风速6要素站之外,其余全部都是温度、雨量、风向、风速4要素站。随着自动气象站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相关的仪器故障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更好地对自动站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气象数据的稳定传输,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各要素传感器、电源、通信网络、采集器等组成部分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法,供大家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CAWS600B型自动气象站广泛应用于气象业务系统,业务传输质量时效要求高,需要保证其极小的故障率,此类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电源系统造成的,为方便同行更好地对自动气象站进行维护维修,文章对CAWS600B型自动气象站的电源系统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阐述了自动气象站在气象观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自动气象站的现状,研究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自动气象站的结构应该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必须改进气象传感器生产工艺,根据观测项目的需求增加传感器种类,提高气象传感器的国产化水平,尽快研制通用数据采集器以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扩展性和系统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区域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常因为不同原因而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采集观测数据,从而影响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与时效性。文章针对一次信号干扰引起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故障,进行现场排查、分析、计算并查找出故障原因,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因为信号干扰而导致的故障提供有益参考。文章指出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建设过程中的选扯、防雷装置、信号测试等工作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