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铝电解或铝加工行业,一般都需要在熔炼炉、混合炉内对铝液进行熔炼或精炼处理。向铝液中加入精炼剂或除渣剂后,均需要用一种工具或设备对炉内铝液进行搅拌,搅拌后的铝液经过15-20分钟的静置,还需将铝液表面的金属或非金属氧化渣扒出,以达到净化熔体、均匀铝液化学成分、调节铝液温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成为电解铝的生产大国,大量的铝液从电解槽内吸入真空抬包,运往铸造车间注入混合炉(保温炉)内,经过对铝液进行成分调配、搅拌、静置、扒渣、除气及化学成分检验后,铸造成铝锭或轧制成铝板、圆锭、扁锭或其他形状的成品、半成品.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如熔炼、精炼、扒渣、氧化等的影响,铝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烧损.如何控制铸造过程中的铝液烧损,对于减少金属损失,提高企业的产品出品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洪美琴 《铸造》2012,61(7):786-789
采用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铝合金,在熔炼后期,因为感应涡流对铝液的搅拌,致使铝液产生较大的驼峰现象,吸气倾向剧增,导致铝液含气量过高,在铝液完成精炼除气后,铝液中的气体仍然难以彻底去除,从而使生产的铸件产生大量针孔.本研究对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铝合金的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阐述了熔炼过程中感应涡流对铝液的搅拌是铝合金中形成针孔的主要原因,以及通过筑炉,调整坩埚位置高度,有效地克服驼峰现象,降低铝液吸气倾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民章  李贤 《轻金属》2013,(1):52-55
本文分析了铝锭铸造过程铝液烧损的机理以及导致铝液烧损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造成铝液烧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铝液转注以及搅拌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提出了一种降低铝液烧损的混合炉设备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据苏刊《钢》报道,苏联某炼钢厂的第1平炉车间研制成并采用了加铝渣预脱氧法冶炼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经过多次冶炼实践表明,在乎炉内妥善利用铝渣前提下(用料斗或惰性气流搅拌),钢液脱氧5—10min,可保证生产所需含碳量的钢。此外,出钢温度比第2平炉车间低30—40℃,最终渣碱度较高且稳定。因此钢液的回磷率处于普通水  相似文献   

6.
使用真空定向凝固炉制备高纯铝,固定搅拌频率、搅拌电流、拉晶速度等参数,试验研究了铝液温度对杂质元素除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液温度的升高,杂质元素(平衡分配系数小于1)的除杂率提高;在同一样品中,杂质元素的除杂率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情况。在铝液温度为760℃、拉晶进行到110 mm180 mm长度时,Si、Fe杂质元素的除去率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混合炉内铝液的烧损机理,分析了混合炉内铝液烧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混合炉内铝液烧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铸造》2016,(7)
本试验中对比了静置炉与塔式熔炼炉对A356.2铝合金液质量的影响,探究了获得高质量铝液的最佳静置处理时间。结果表明,经过静置处理后,与塔式熔炼炉内铝液相比,静置炉内各位置铝液成分更加均匀,温度分层现象得以改善,试棒伸长率相对于塔式熔炼炉内铝液试棒提升了12%。最佳静置时间确定为40 min,铝液静置40 min后,铝液化学成分均匀,元素烧损量小;温度分布均匀,铝液顶层与底层之间温差稳定在15~20℃度内,试棒力学性能最优,晶粒细化效果好,变质完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铝锭铸造过程铝液烧损的机理以及导致铝液烧损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造成铝液烧损率高的是要原因是铝液转注以及搅拌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提出了一种降低铝液烧损的混合炉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10.
改良铝熔炉     
要获得机械性能良好和无缺陷的铝铸件,控制铝液在坩埚内的温度十分重要.许多厂采用电炉熔铝来控制炉温,保证质量;但也有很多厂仍用地坑坩埚炉熔炼,往往难于控制炉内温度,我厂在熔制铝合金13、铝合金2等时也有类似情况.经多次摸索,终于获得了一台比较理想的炉子,可以控制炉内温度,保证质量,取得很大效果.我厂改良铝熔炉主要由炉身、坩埚、炉栅、鼓风机等组成.熔化量80公斤/包左右,第一炉要2.5小时,自第二炉开始只需1.5小时,炉子实际温度最大达到1190~1210℃,铝液温度最大达到890~910℃.鼓风机转速2800转/分,风压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