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中国照明》2014,(12):86-87
目前,LED照明产品依托着产业的高景气度和市场机遇,正以取代传统照明产品之势席卷全球渐成主流光源。与此同时,一直身处照明行业的传统照明企业也迫于时局压力纷纷转型和布局LED照明。眼下,转型LED已成为传统照明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和面临的必然考验。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实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照明行业专利布局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期力量相对薄弱,这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照明产业的转移,我国逐渐成为照明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科技实力与日俱增,专利权得到行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照明专利申请累计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围绕照明行业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技术特点等进行分析,阐述我国照明领域相关专利的布局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照明》2012,(10):46-47
近年来,节能减排的火热趋势。催热了LED照明行业,各地政府更是大力支持LED项目的发展.LED照明节能产业已成为各地政府促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的重要行业。广东省政府发文强推LED照明带动5000亿市场机会。从佛山市启动LED照明应用推广项目和惠州市发布《惠州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中可看出广东作为LED照明行业大省。在推动行业发展和促进节能减排上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正在多部门、多举措共同推进下,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为发展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强国奠定了基础。当前,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增速放缓,正在从替代照明市场进入以智能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按需照明及超越照明应用领域。1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现状1.1关键技术形成突破我国半导体照明领域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断缩小。2016年功率型白光LED产业化光效已达1601m/W  相似文献   

5.
《中国照明电器》2010,(4):42-42
<正>2010年被业内诸多专家认为是全球LED照明市场"井喷"之年,如此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国在标准制定上进行"角力"。暗潮汹涌的LED标准之争如今成为各国抢夺LED照明市场的砝码,亟欲藉着LED照明标准的及早发布争取掌握本国LED产业在全球发展的话语权,获得LED产业海外市场全球竞争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中国照明》2006,(1):42-43
随着照明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照明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光源与灯具生产量已占全球的1/3.中国已成为灯具的生产大国,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在不断地扩大.客户对照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工艺、质量也越来越讲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照明》2010,(7):I0001-I0001
在全球环境污染加剧、能源资源剧减的今天,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照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时代要求。以LED照明技术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也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而逐渐升温,绿色照明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在照明领域实现低碳经济,各国政府都提出和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纷纷制定政策扶持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开发“低碳经济”也已成为照明行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蒋宇 《照明工程学报》2023,(1):154-158+163
在新冠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不利影响下,当前照明行业正从通用照明替换热潮转为专业细分市场。2022年,传统领域已呈红海之势,同时多个新兴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从2022年上半年中山市照明产业的产业规模、LED企业规模和LED专利情况着手,分析中山市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困惑,并提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于技术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9.
《照明设计》2012,(2):101-101
LED亚洲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LED产业平台。与全球最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广州国际照明展同期举行!展品跨越整个产业。为您提供一站式产业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照明》2007,(6):42-43
在全球绿色照明应用领域对磁电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大环境推动下,作为绿色照明产品的配套核心部件的磁电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照明产业年均保持着2096的增幅,目前市场总产值达到2000多亿。但由于国内磁电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多以小规模加工型企业为主,能够达到高档节能照明商陛能要求的全系列磁电元器件制造企业为数不多,全球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路灯》2011,(4):37-38
LED从1990年代就已开始应用,但限,于技术瓶颈,直到近几年才随着技术突破式发展,成为改变全球照明业格局的新兴光源,且一经突起,LED就势如破竹般在全球照明市场迅速蔓延开来。LED照明产品用它出色的色彩表现力、变光变色极强的控制能力、体积小易隐藏及其长寿、节能、稳定等特性,迅速带动了照明市场快速的增长,被大量应用于景观照明市场,并助力繁观照明成为LED照明应用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分之领域。  相似文献   

12.
IALD奖是表彰优秀建筑照明设计的历史最长的奖项,荣获IALD奖已经成为全球照明设计业内的最高荣誉。第28届IALD国际照明设计奖的结果又一次强调了IALD的承诺:从美学和专业技术双方面评判照明质量。因为项目焦点和照明规则要求照明方式的转变,即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维护,严格的评判标准让IALD国际照明设计奖意义重大并能反映全球的设计环境。多年来,这一奖项已成为行业标杆,其最高质量的照明设计参数已成为行业遵守的准则。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国家把照明行业列入《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扶持产业。一系列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出台、实施,为照明行业创造了发展机遇,内外销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创新提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照明行业必将迎来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到了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203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升至8.6亿,由于城镇照明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艺术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因此,在清晰分析我国照明行业在新型城镇建设蕴藏巨大经济市场之后,理性地看待它目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看到我国照明行业现有的优势和潜力的同时,清醒认识到我国LED产业发展中尚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性、行业投资盲目等严峻现象,并进一步关注OLED的潜在市场,依据视觉科学照明理论突破发展瓶颈,开拓未来城镇照明市场,其意义势必会是相当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照明行业作为轻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照明行业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照明产品生产大国。实时监测行业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情况,分析行业的发展走势,对于政府部门、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全国行业组织以及行业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照明制造业以设备水平发达和制造工艺精湛著称,德国拥有众多全球领先的照明产业配套厂商。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德国照明市场的特点及规模,列举了2011~2016年间我国出口德国的传统光源产品、灯具、LED照明产品出口量等数据,并对德国照明行业组织及照明展会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尽管目前全球照明市场竞争激烈,但是LED照明产品渗透率持续增长。得益于照明技术提升和产品质量标准化,LED照明产品价格壁垒实现了突破,逐步发展成为日常性消费用品,并广泛应用于居家、商业办公、医疗、工业照明等多个场景。近年来,全球绿色意识兴起,而中国工业化发展所导致的社会环境问题日渐严峻,中国推动绿色照明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LED照明产业在顺应全球照明市场趋势的同时,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时代不断更新的智能化技术,对照明产业产品进行革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国LED照明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国内外LED产业特征、国内外LED照明产业市场规模和标准化发展现状,说明我国LED照明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已取得成效,并且LED照明未来几年市场广阔。最后针对我国LED照明产业标准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LED照明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各相关单位:中国LED照明论坛自2011年创办以来,始终围绕LED照明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品质提升,搭建了技术与市场的交流平台,引导了LED照明产业的持续健康成长,促进了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经过10年的历程,在行业上下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当前LED照明已经是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主要构成,在跨界创新的驱动下,LED照明产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照明电器行业也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及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照明行业从半导体照明向系统化、互联化发展,智能照明产品大量涌现市场。标准作为规范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基本技术文件,如果没有恰当的标准作为技术支撑,将会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政府的政策制定、消费者的认知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对目前智能照明相关标准做了梳理总结,同时结合智能照明市场现状和国内外智能照明标准化工作情况,对智能照明标准发展趋势做初步探讨,期望为指导智能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