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富集驯化的亚硝酸菌和亚硝酸型反硝化菌对氮肥厂高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的变化特征,研究了进水氨氮负荷对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菌能够耐受高pH废水并能高效脱氮,氨氮去除速率最高达36.07 mg/(L.h);连续运行时水力停留时间24 h,进水NH3-N负荷在0.387~0.667 kg/(m3.d)范围内,稳定运行后硝化出水氨氮去除率大于97%,亚硝化率为80%左右,总氮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苯胺废水处理站剩余污泥为菌源,经富集、扩大培养获得高含量的硝化菌菌液,并以自行研制的纤维颗粒为载体进行了挂膜试验,考察了pH、溶解氧(DO)和无机碳源等主要工艺条件对苯胺降解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5d内微生物开始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30d后膜厚稳定在120~150μm。条件试验结果表明,pH为8.5时硝化效果最佳,氨氧化速率达到43.22mg/L·d;DO为3.0mg/L时满足苯胺降解菌及硝化菌代谢需要;添加无机碳源可有效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当NaHCO3添加量为300mg/L,可使硝化速率提高30.68%。由此证明了在三相生物流化床中通过条件优化可消除苯胺废水降解过程释放的富余氨氮。  相似文献   

3.
采用SH-A强化脱氮除碳工艺处理煤制油废水,进水CODCr<2500mg/L,氨氮<250mg/L,控制一段好氧反应器中水温为33℃,pH值为8.0,溶解氧为2.0mg/L左右的条件下,反应器中生物相丰富,活性强,废水CODCr去除率达70%,氨氮硝化率达60%。  相似文献   

4.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短程生物脱氮工艺处理高氨氮制药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制药废水高氨氮、高pH值、高碱度的特点,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对该废水短程生物脱氮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常温(23±1)℃的条件下,实现了低碳氮比制药废水的短程硝化与反硝化,脱氮效率达99%以上.结果表明,在高游离氮条件下,硝酸菌比亚硝化菌对游离氨更为敏感,反应体系中亚硝酸盐的平均积累速率远大于硝酸盐的平均积累速率.在处理该制药废水的短程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中,pH值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变化反映了硝化和反硝化进行的程度.可以利用pH值变化的特征点来准确判断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结束,进而实现对该过程的在线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荣  余兆祥 《现代化工》2005,25(Z1):57-60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随着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出现了很多焦化废水处理技术,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缺氧/好氧法等.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生物处理新技术,包括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生物强化技术、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及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含氨氮废水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培养的硝化细菌处理含氨废水,当氨氮含量为1500 mg/L时,连续试验装置水力停留时间14 h出水氨氮即可低于10mg/L,氨氮去除率达95%以上;培养的硝化菌可以耐受COD含量140 mg/L的炼油废水并保持较高脱氨氮活性,氨氮含量120 mg/L左右的炼油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氨氮小于10 mg/L.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氨氮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目前实际应用中多采用生化联合法技术,在生物处理前,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物化处理。短程硝化反硝化等一些新型生物脱氮法技术前景看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亚硝化法生产香兰素废水的治理方法。亚硝化法生产香兰素主要有亚硝化反应废水(简称亚硝废水)与缩合反应废水(简称缩合废水)两种废水。缩合废水COD约为35000mg/L,氨氮浓度约为35000mg/L;亚硝废水COD约为12800mg/L,硝基物含量约为500mg/L,氨氮浓度约为2800mg/L。缩合废水先经浓缩回收氯化铵,再与亚硝废水混合,先后经铁碳还原、电解催化氧化、缺氧/好氧(简称A1/O)生化处理,最后排出的废水COD约为180mg/L,氨氮约为19mg/L,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进入嘉兴市污水管网。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结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评述了主要的氨氮处理技术,包括折点氯化法、吹脱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及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同时还评述了硝化反硝化、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亚硝酸型硝化一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研究现状、适宜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焦化废水中NH_3-N严重超标问题.研究了循序间歇式工艺(SBR法)对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通过对硝化菌、反硝化菌的驯化、pH值调节、曝气方式影响因素的考察.表明该工艺对焦化废水中氨氮处理具有显著效果,处理后废水的出水NH_3-N浓度为4.6 mg/L.脱氨率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