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国产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对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认证, 推荐超超临界汽轮机进口参数为25MPa、600/600 ℃, 相应锅炉的设计参数为26.25MPa、605/603 ℃, 锅炉蒸发量的选取一般与汽轮机的VWO 工况相匹配。目前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单轴技术, 蒸汽参数为25~27MPa、600/600 ℃,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三大主要设备锅炉、汽机、发电机的生产厂家努力发展超超临界技术, 促进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国产化, 为我国大火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东雷  张鹏 《电力建设》2015,36(2):131-136
为了进一步推动1 200 MW等级机组发展,从主机容量、主机参数、主机技术条件、主要系统配置和热经济性指标等方面对某沿海电厂2×1 200 MW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是可行的、可靠的,已具备推广应用条件。与1 000 MW等级机组相比,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单位占地面积更小,年供电量更大,经济效益更高。该1 2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为46.20%,发电标煤耗为266.25 g/(kW·h),供电标煤耗为277.34 g/(kW·h),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已投运和在建的1 000 MW级超超临界机组项目情况和国内主要主机制造商的引进技术特点、标准系列参数和投运业绩,从容量选择、汽轮发电机组的布置型式、参数选择、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几方面进行汽轮机选型要点分析;从锅炉炉型、主蒸汽参数、布置型式几方面进行锅炉选型要点分析;从现有技术条件、运输条件、绝缘系统、冷却方式、励磁系统几方面进行发电机选型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雅罗 《华中电力》2005,18(2):8-12,16
刚刚形成商业化运营规模的国产600MW级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应当及时规范其铭牌和铭牌工况及主机的容量、蒸汽参数和机组轴系的匹配。国产600MW级超临界机组的锅炉、汽轮发电机以汽轮机TRL的工况做为额定工况进行容量匹配,汽轮机THA工况是作为汽轮机验收工况,其热耗率作为验收保证值,汽轮发电机最大容量的工况为汽轮机VWO工况,相应与之匹配的锅炉工况为BMCR工况。汽轮机VWO工况为能力工况:汽轮机和锅炉过热蒸汽参数的匹配应考虑机组在不同机炉过热蒸汽压降下的等焓温降数值和管道散热损失的合理分配,并综合管道布置、管材价格、燃煤价格和实际的年平均冷却水温度等因素,锅炉过热器出口和汽轮机进口的额定工况温度差设计值可取为3.0-4.0℃,相应机炉压降可选择为2.75%-3.25%为宜。锅炉再热器出口和汽轮机中压缸进口的温度差设计值可取为2.0℃;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蒸汽参数提高以及超高电压电网的运行和远距离送电,使得机组轴系的转子动力学特性有较大的改变;机一电耦合振荡的危害加剧,汽轮发电机组与电网的安全性更加紧密相连。应当从轴系弯曲振动、扭转振动、稳定性和转子材质结构工艺来评估和优化国产600MW级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安全性匹配.以便机组形成规模生产之前,预先制定对策,防范轴系损坏事故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黎英 《湖南电力》1995,(1):32-35,20
1 前言湖南省石门电厂一期2×300MW机组工程是湖南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的首台300MW机组,也是湖南省第一台国产300MW机组。三大主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分别采用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的设备。  相似文献   

6.
刘继平  方联  任宏伟 《发电设备》2010,24(2):114-115,119
结合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1 000 MW机组的建设,对汽轮机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从主机对旁路系统的功能和容量要求及设备的性价比进行比较,最终选择35%容量的一级大旁路系统,达到了安全可靠及经济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引进型300MW/600MW机组亚临界参数与容量匹配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兴有 《中国电力》2002,35(12):7-11
针对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燃烧工程公司300MW/600MW级火电机组制造技术与美国依巴斯公司电站设计技术后的发电机容量与锅炉、汽轮机参数匹配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未来煤电定位的综合考虑,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的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煤电机组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路线,对1 250 MW等级电站机组的主机参数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推荐1 250 MW等级电站机组采用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入口主蒸汽参数选取30 MPa/600℃/620℃。  相似文献   

9.
1 000 MW汽轮发电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国内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研发,国产1 000 MW机组性能不断提升,主要介绍国内三大主机公司(哈电、上电、东电)生产的水氢氢冷却1 000 MW汽轮发电机产品,从技术来源和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着重介绍了机座冷却器、定子风路、端部屏蔽以及油密封等结构,为1 000 MW级汽轮发电机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东方电气评论》2011,(2):22-22
2010年12月28日,东方电气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1000 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三大主机设备在华电灵武二期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相似文献   

11.
对135MW机组进行封存保养的情况目前比较少见,随着我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将有越来越多更大容量的机组进入封存保养或检修保养状态。通过总结135MW机组的封存保养实践经验,认为对锅炉采用气相缓蚀剂法、对汽机采用干风干燥法能起到较好的封存保养效果。  相似文献   

12.
1000MW单轴多缸汽轮发电机组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amek.  Y Muroh.  J 《国际电力》2000,4(1):19-24
为优化化石燃料电厂的建设投资,在保证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同时,设备的布置应更加合理。因此1000MW化石燃料汽轮发电机组的布置趋向于从双轴布置改为单轴置。本文介绍了日立公司开发的1000MW单轴多缸汽轮发电机组部件技术的情况,目前,末级叶片分别为1016mm及1092.2mm的单轴多缸4排汽汽轮机已分别应用到60Hz和50Hz发电机上。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CO2排放及气候变化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燃煤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即在不可能短期内改变我国能源和电源结构的情况下,我国火电应当怎样应对减排CO2的压力和挑战。虽然现在正在开发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有可能达到CO2接近零排放,但在CCS技术能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目前最可行、经济、可靠的燃煤机组CO2减排的途径是坚持“上大压小”政策大力发展大容量高效率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现有火电厂效率,提高现有600 ℃超超临界机组的净效率,开发先进的37.5 MPa/700 ℃/720 ℃/720 ℃双再热机组,将1 000~1 500 MW超超临界机组净效率提高至53%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主要有上汽-SIEMENS机型、东汽-日立机型及哈汽-东芝机型。超超临界机组在低负荷时能滑压运行,故有良好的低负荷运行性能,其主汽压力可随着负荷的降低而降低。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一般采用八角双切圆燃烧或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主要采用Π型布置和塔式布置。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四缸四排汽,单轴布置。  相似文献   

15.
孙张伟 《发电设备》2010,24(2):128-130,149
新建机组投运前对相关管道进行吹洗是一道必须进行的程序。由于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吹管过程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其吹管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目前国内采用的4种吹管布置方法,指出"实际模型法"是较经济、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国潮 《中国电力》2015,48(9):43-48
燃烧不同热值的煤对电厂锅炉效率、厂用电率、供电煤耗及环保指标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对多台容量为300~1 000 MW的锅炉的燃用煤种经济性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煤种热值每降低0.42 MJ/kg,300 ~1 000 MW锅炉效率降低0.10%~0.18%,厂用电率增加0.05%~0.12%,供电煤耗增加0.33~0.79 g/kWh。  相似文献   

17.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综合优化及成效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伟忠 《电力建设》2009,30(5):42-46
外高桥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为上汽(SIEMENS)机型,采用补汽阀调频及过负荷调节。文章介绍了其综合优化及成效:通过优化补汽阀开启点以及研发节能型抽汽(凝结水)调频技术,提高了实际运行的经济性;采用不小于3D弯管等,降低造价,降低主蒸汽、再热蒸汽及高压给水系统压降,提高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采用全容量单台高效汽动给水泵,降低冷却水设计温度,单独设汽动给水泵汽轮机的凝汽器,降低进入主凝汽器的蒸汽流量及热负荷,降低了机组平均背压和端差等,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刘继则 《电力建设》2010,31(12):115-118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热工自动控制具有输入/输出工艺变量多、动态过程快、参数高等特点,其控制调节效果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1 000 MW机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试验与研究,掌握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在各种扰动下的动态特性,使协调控制系统调节效果更优,保证机组自动、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李冬 《东北电力技术》2012,33(1):26-28,38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电网容量的扩大,我国火电机组的建设已跨上了百万千瓦级的台阶。根据大型超超临界机组产生汽流激振的特点及同类型机组参数的对比,针对绥电4号机汽流激振现象,通过试验分析了发生激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