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轧机阀前蓄能器对液压压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轧机液压压下(AGC)系统的控制精度对轧制带材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轧制工况下,液压压下(AGC)对阀前油源压力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不同容积蓄能器和不同充气压力进行实验,得出该轧制工况下所应选择的阀前蓄能器和充气压力,以及相应的轧制效果,为进一步改善油源压力输出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蓄能器在AGC液压系统中吸收液压冲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AGC液压系统,在忽略连接管道和阀参数影响的前提下,针对蓄能器吸收负荷波动产生的压力波动与冲击的功用,建立并分析系统简化数学模型。分析表明蓄能器可以有效地吸收液压冲击,建议选用合理的蓄能器,并设置合适的参数,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平整机组伺服液压系统为平整机液压压下及工作辊弯辊控制系统提供油源。由于压下伺服阀对供油系统的压力、压力稳定性、油液的清洁度、油温以及油液品质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系统需要单独设置伺服油源。  相似文献   

4.
板带轧机轧制力控制系统的精度对板带的出口质量有重要影响。该文针对300 mm四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中,伺服阀前蓄能器对轧制力控制的影响进行实验,旨在选择合理的阀前蓄能器和阀前蓄能器充气压力,提高轧制力控制精度,以减少轧制时因调节轧制力控制精度而造成的带材浪费。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油源动态特性与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间的关系展开实验研究,得出了负载变动与油源压力波动之间的耦合规律,并对阀前蓄能器进行不同初始充气压力和不同初始容积的负载实验,得出其初始充气压力和初始容积的影响规律,为根据系统控制精度要求选择充气压力和初始容积提供实践参考。

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公司750 mm冷连轧机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压压下系统产生的振荡现象,以液压压下AGC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液压压下AGC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实际工况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液压压下AGC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探讨相关参数变化对液压压下系统振荡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节能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杰  徐兵  杨华勇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24):2081-2084
介绍了采用蓄能器作为压力油源的液压电梯系统的工作和节能原理,给出评判其节能效果的依据,详细论述了压力油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节能设计方案的液压电梯不仅速度控制性能良好,而且显著降低了其运行时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8.
正挖掘机液压系统安装了蓄能器,蓄能器的气室内填充有一定压力的氮气。发动机运转后,蓄能器气室里的氮气被压力油压缩,将压力能储存。当发动机熄火后,操作人员若操纵动臂或斗杆的先导阀,蓄能器内储存的压力能被释放。蓄能器内输出的压力油推动动臂、铲斗主阀芯移动,动臂、铲斗即可在自重的作用下放置于地面。蓄能器内的氮气还具有的缓冲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液压驱动往复增压器水射流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增压器压力 流量的波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曲线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蓄能器容积、增压器运动规律控制和喷嘴数量等参数对系统压力流量特性影响,为提高系统压力 流量稳定性的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共振式波力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结合液压传动在能量提取方面的突出优势,设计出该发电装置的液压提能系统。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基于AMESim进行计算机仿真,通过补油分析、蓄能器和比例调速阀的仿真试验为系统的性能优化和能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验室环境下建立液压提能系统试验平台,通过蓄能稳压和提能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设置补油可以明显提高液压提能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输出功率;合理配置蓄能器可以改善系统运行时压力和流量波动;比例调速阀可以调节并稳定流量,进而调节输出功率。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保证系统具有发电平稳连续、功率调整迅速、过渡过程时间短等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