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解决制作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过程中泡沫破灭严重的问题,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效果,分析了HPMC在不同掺量下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对掺量分别为0.0、0.2%、0.4%、0.6%和0.8%(HPMC百分比为占发泡剂溶液质量的质量比)的HPMC制作的泡沫体系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制取的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PMC存在最佳掺量,HPMC掺量为0.4%时效果最佳,泡沫泌水量、沉降距及发泡剂发泡倍数均有很好的改善,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浆体流动性、稳定性较好,试件3d、7d、28d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其他掺量,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HPMC掺量,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2015,(11)
将再生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以一定比例等量取代水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后,研究不同取代率的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差异,分析再生微粉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化学激发和物理激发的方法对不同取代率的再生微粉混凝土进行活性激发,分析不同活性激发处理对再生微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在一定掺量之内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促进作用,其最佳掺量在10%左右;相同掺量情况下,Ca(OH)_2对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激发效果最优,随着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激发效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试验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经超微气流粉碎机处理后代替部分水泥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再生微粉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的影响。为了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研究纤维长度和掺量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气流粉碎机可有效提高再生微粉的细度和活性,当掺量为10%时,能显著提高泡沫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在泡沫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再生微粉的掺量可达到20%;长为12 mm、掺量为0.4%的聚丙烯纤维泡沫混凝土的强度较好,提升了45.8%。  相似文献   

4.
建筑垃圾再生泡沫混凝土是用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微粉、白色废弃物泡沫塑料为原料。试验研究泡沫塑料掺量、漂珠掺量、粉煤灰掺量和微粉掺量4个因素分别对泡沫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掺量的变化将引起泡沫混凝土强度的显著变化。以抗压强度为基准,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泡沫混凝土的适合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钢渣为掺合料制备泡沫混凝土,研究了钢渣替代水泥量、单位体积发泡剂掺量对钢渣-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干体积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位体积凝土中发泡剂掺量一定时,随着钢渣替代水泥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干体积密度却不断增加,当替代量为50%时,干体积密度增加43.3%;当钢渣掺量在20%时,随着单位体积发泡剂掺量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干体积密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分析法分析矿渣粉、粉煤灰、引气剂、聚丙烯纤维和再生粗骨料5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和劈拉强度的影响,得出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试验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分别降低2.6%~8.8%和0.6%~4.7%,粉煤灰掺量30%的再生混凝土90 d抗压强度比28 d提高了49%;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抗压强度增幅为4.9%~8.1%,劈拉强度增幅为0.4%~4.6%。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不同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取代率的泡沫混凝土,研究了再生微粉取代率对泡沫混凝土流动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干燥收缩值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微粉取代率的增加,泡沫混凝土流动度减小;掺加再生微粉明显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再生微粉取代率对各密度级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影响不明显;随着再生微粉取代率的增加,各密度级泡沫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值、吸水率逐渐增大,且其对低密度级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3)
以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等量取代30%的水泥,配制C30再生混凝土,利用均匀设计法制定了6组试验方案,对其流动性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矿渣微粉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强度最优;当矿渣微粉为0,粉煤灰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流动性最优,从而确定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再生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西藏高寒地区制备轻质高强的泡沫混凝土,探究了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其中各掺量的定量控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双氧水制备氧气的产率为55.7%;高锰酸钾的最适掺量为1.2%;随着稳泡剂掺量的增加最终发泡高度呈下降趋势;随着双氧水的加入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的趋势;以双氧水作为发泡剂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富余系数最适参数应在12.5~13.2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比再生微粉与粉煤灰掺量变化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本论文采用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分别以掺量为0%、10%、20%、30%、40%去取代水泥配制C40混凝土试块,研究再生微粉和粉煤灰随掺量和龄期增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发现:再生微粉掺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取代水泥能发挥比粉煤灰更好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最佳掺量为10%,再生微粉的最佳掺量为20%。当再生微粉的掺量小于20%时,再生微粉混凝土(RMC)抗压强度高于对照组混凝土(NC)且略低于粉煤灰混凝土(FAC),当再生微粉掺量大于20%时,再生微粉混凝土的7d、14d、28d抗压强度均高于对照组混凝土和掺粉煤灰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将再生微粉与粉煤灰按照不同质量比复掺后作为复合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制备C40混凝土。研究了复合胶凝材料取代率、再生微粉掺量及研磨时间对C40混凝土坍落度、吸水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拌合物坍落度随复合胶凝材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取代率为10%和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气孔率和吸水率在取代率为20%且再生微粉掺量为30%时达到最低。经过研磨的再生微粉会导致C40混凝土坍落度、气孔率和吸水率降低以及抗压强度提高。综合而言,最佳研磨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iO_2气凝胶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密度随着SiO_2气凝胶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SiO_2气凝胶的掺入能够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显著改善泡沫混凝土的热工性能;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气凝胶掺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当气凝胶掺量较小时,抗压强度略有提高;泡沫混凝土吸水率随气凝胶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软化系数与吸水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2016,(12)
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及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再生粗骨料掺量为100%时,掺加了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强度均比未掺加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强度要低。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变化不大而碳化深度则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发泡方式,以碱激发粉煤灰-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为胶凝材料,制备出密度低于400kg/m~3的地聚合物轻质泡沫混凝土。研究了材料组成对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及导热系数的影响,并对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水料比增加,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吸水率增大,导热系数降低,平均孔径越小,孔隙率越大;在偏高岭土-粉煤灰激发材料体系中,偏高岭土掺量由40%增加至50%时,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当水玻璃掺量增加时,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增加,吸水率降低。当水料比为0.55、水玻璃掺量50%、偏高岭土掺量40%时,制备的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性能最佳,其干密度、14d抗压强度、吸水率和导热系数分别为366kg/m~3、1.18MPa、30.2%和0.084W/m.K。  相似文献   

15.
稻草泥胚与再生骨料混合后和普通混凝土采用相同的配合比,以此来评价稻草泥胚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了稻草泥胚再生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并且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对稻草泥胚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以期找到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稻草泥胚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之下降,拉压比也有减小的趋势,混凝土脆性增强;随着稻草掺量的增加,稻草泥胚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渐增强,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之减小,拉压比不断增大,混凝土的延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对16组256个粗骨料替代率为50%的双掺矿物料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的粉煤灰和硅粉对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和抗压强度增长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时,各龄期下抗压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减小;在粉煤灰和硅粉的掺量均为10%时,对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较为明显,是普通再生混凝土的1.5倍。各矿物掺量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速率整体呈先降后增的趋势,但粉煤灰掺量为30%再掺入硅粉掺量分别为15%、20%较其他掺量下的有所区别,在龄期14 d时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对混掺改性再生混凝土进行研究,为工程实际运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玖  王静  杨粉 《混凝土》2012,(4):64-66
选用0、40%、70%、100%4个再生骨料掺量及0、0.5%、1%3个钢纤维掺量,对C20、C25、C30、C35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进行了48组配合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再生骨料和钢纤维掺量这两个配合比因素对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钢纤维的掺加增加而增大,当再生骨料掺量为40%、70%、100%时,其抗压强度分别降低约2%~9%、5%~11%、10%~29%;当钢纤维掺量为0.5%、1%时,其抗压强度分别增加约3%~10%、5%~13%。用再生骨料掺量为70%、钢纤维掺量为0.5%进行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使其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满足强度及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被称为21世纪无污染的"绿色工业材料和新材料"。该试验通过研究5种不同体积掺量的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玄武岩纤维掺入量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都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因此掺入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都有显著的提高。当掺量为4.05kg/m~3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最高,比素混凝土提高了20.2%,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当掺量为1.35kg/m~3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达到最高,比素混凝土提高了12.3%,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抗折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存在一个最优掺量,最优纤维掺量为1.35kg/m~3,在最优纤维掺量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Design-Expert软件研究了原状粉煤灰及铁尾矿砂对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吸水率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观察了泡沫混凝土断面的细观结构。结果表明:原状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会使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吸水率降低,当原状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的40%时,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固定粉煤灰掺量为40%,铁尾矿砂掺量在0~50%范围内增加会使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增加,吸水率降低;当原状粉煤灰掺量<40%时,原状粉煤灰掺量越多,泡沫混凝土内部的气泡越稳定;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可使泡沫混凝土的孔径减小,密实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赖新波 《福建建材》2023,(8):6-8+12
结合某生态公园道路工程需求,以水胶比、硅灰掺量及再生骨料级配为参数,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28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1.93MPa和2.02MPa;而当水胶比为0.30时,透水系数达到最大值2.37mm/s;硅灰掺量≤10%时,增加硅灰掺量能够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而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均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当5~10mm粒径再生骨料与10~15mm粒径再生骨料质量比为3∶1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最终选用T8组配合比作为某生态公园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